农村人种植中药材白芍,有种常见病害要认清,防治不花冤枉钱
同一种病害在不同的农作物上,症状表现并不都是相同的,而这些区别,特别是在一些小众农作物上,不经过长期细致的观察摸索,是确诊不了的。比如中药材白芍,近期所发生的一种病害,很多农村种植户都反映防治效果不太理想,主要就是因为没有看透病症,做到对症下药。
这种病害表现为:前期植株顶部叶片红褐色,叶片稍微有些内卷,伸展不开,发病中期叶片开始不规则干枯病斑,没有轮纹,植株整体不健壮,茎秆上有不规则黄褐色病斑,发病后期茎秆出现纤维化部位,茎基部表现为水浸状黑褐色病斑,湿度大时有白色菌丝,有时能从茎秆内部剥出老鼠屎状菌核。
如果不通过前中后期全面观察,单从叶片上,很难分辨出这是菌核病危害,甚至有很多农技人员,诊断意见也都不甚统一,有的认为是疫病,有的认为是灰霉病,所以才出现防治效果不理想的情况。
其实,这是白芍菌核病危害症状,通过以上病症可以看出,菌核病主要危害白芍的叶片、茎秆和茎基部,特别是茎秆纤维化这一症状,是菌核病对白芍威胁最大的地方,一旦出现这种现象,局部植株就会营养受阻,最终因失去水分死亡。所以,一旦掌握住发病特点,农民朋友还是比较好辨认的。
菌核病为土传性病害,低温高湿的春季比较容易发生,病原菌兼寄生,分生孢子容易分散,主要靠气流传播,不但危害芍药等根茎类中药材,还喜欢浸染十字花科、茄科、豆科等多种农作物,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顽固病害。
预防和治疗白芍菌核病的两大方案:
一、田间管理
确定了病菌,下一步就是如何对症防治了,在农业植保技术中,应本着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病虫草害防治原则,根据菌核病发生特点,建议大家在芍药生长期结束后,莫要忘记几项重要的田间工作。
1、将干枯的植株割掉,并拉出田地进行销毁处理,经多年来种植户对比反映,收割干枯植株的田块,比不收割的田块发病率大大降低,而且对比特别明显。
2、在秋冬之时,还应为白芍进行冲沟扶垄,一是为白芍根部保暖,二来也能把土壤中的病菌通过低温和太阳直射消灭掉,从而减少来年病害的发生。
3、合理稀植,白芍过稠密、植株弱或氮肥施用过多也是引起白芍菌核病的诱因。
二、药剂防治
1、提前为白芍喷施杀菌剂,也是预防病害发生的主要途径之一,预防白芍菌核病比较好的保护剂有:克菌丹、甲基硫菌灵、枯草芽孢杆菌、吡唑代森联、嘧菌酯等,将以上杀菌剂任何一种,在发病期进行均匀喷雾1-2次,均可达到良好的预防效果。
2、对于已发生菌核病的白芍,应本着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可选择的杀菌剂有:菌核净+异菌脲、甲基硫菌灵+异菌脲、苯甲嘧菌酯+克菌丹、戊唑肟菌酯+嘧霉胺、腐霉利+甲基硫菌灵、噻呋酰胺+异菌脲等。
喷雾时需仔细周到,不能一带而过,对于病株要进行淋根处理,内吸性杀菌剂配合保护性杀菌剂一起使用,效果会更好。
温馨提示:为中药材或瓜果蔬菜防治病虫害时,应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提倡使用生物农药或微生物菌剂进行预防处理。另外,防治病虫害,一定要在农技部门的指导下,进行对症下药,这样才能起到良好防治效果,农民朋友从而不会因为喷错药而多花冤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