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的收集,这些知识点你记住了么?
一、采收对药材质量的影响
中药材质量的好坏,与其所含有效成分的多少密切相关。
有效物质含量的高低取决于药用植物品种、药用部位、产地、生产技术外,药材的采收年限、季节、时间、方法等直接影响药材的质量、产量和收获率。
中药材的适时采收是生产优质药材的重要环节。
二、药材的适宜采收期
确定中药的适宜采收期,一般以药材质量的优化和产量大化为原则。
中药材适宜采收期确定的一般原则:
1、双峰期,例:莪术、姜黄、郁金、天花粉、山药等。
2、有效成分含量有显著高峰期,药用部分产量变化不大时,此含量高峰期为适宜采收期。
例:三颗针根—落果期
3、有效成分含量无显著变化,药材产量的高峰期为适宜采收期。
例:牡丹皮——三年生者为最佳采收年限
4、有效成分含量高峰期与产量高峰期不一致时,有效成分总含量高时期适宜采收期。
例:人参—6年生秋季采
5、含有毒成分的药材,应在药效成分总含量高,毒性成分含量低时采收。
三、各类药材的一般采收原则
(一)植物药类
1、根及根茎类:
应秋、冬地上部分将枯萎时春初发芽前、刚露苗时采收。
牛膝、党参、黄连、大黄、防风等;
夏季采收的:浙贝母、延胡索、半夏、太子参。
2、茎木类:
秋、冬两季:大血藤、鸡血藤、首乌藤、忍冬藤等;
全年可采的:苏木、降香、沉香。
3、皮类:
春末夏初采收:黄柏、厚朴、秦皮等;
少数秋冬两季采收:川楝皮、肉桂;
杜仲、黄柏采用“环剥技术”剥皮。
4、叶类:
应在光合作用旺盛,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采收。
例:艾叶、梧桐叶等。
少数宜在秋、冬时节采收:桑叶。
5、花类:
多含苞待放时采的--金银花、辛夷、丁香、槐米;
花初开时采的---洋金花;
花盛开时采的---菊花、西红花;
红花----花冠由黄变红时采。
6、果实种子类:
多自然成熟时采—瓜蒌、栀子、山楂;
成熟经霜后采的---山茱萸经霜变红;
川楝子经霜变黄;
未成熟的幼果---枳实、青皮;
种子——完全成熟。
7、全草类:
植物充分生长,枝叶茂盛时采的—青蒿、穿心莲、淡竹叶;
开花时采的---益母草、荆芥、香薷;
连根挖出的---金钱草、蒲公英;
茵陈(春季采的—绵茵陈、秋季采的—花茵陈)。
8、藻、菌、地衣类:
茯苓---立秋后采;
马勃---子实体刚成熟时采;
冬虫夏草---夏初子座出土孢子未发散时采;
海藻---夏、秋两季采捞。
(二)动物药类
全年可采的:龟甲、鳖甲、五灵脂、穿山甲、海龙、海马;
昆虫类:掌握孵化期—桑螵蛸(三月中旬前);
土鳖虫—活动期;
红娘子、青娘子、斑蝥—清晨露水未干时采;
蟾酥、各种蛇类—春秋两季;
哈蟆油—霜降期采;
鹿茸—清明后45~60天。
(三)矿物类:
全年可采—石膏、滑石、龙骨、轻粉等。
一、产地加工的目的
1、除杂及非药用部位,保证纯净度。
2、按药典规定进行加工或修制,使药材尽快灭活,干燥,保证药材质量。
3、对需要鲜用的药材进行保鲜处理,防止霉烂、变质。
4、降低或消除毒性刺激性,保证用药安全。
5、有利于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化。
6、有利于包装、运输与贮藏。
二、常用的产地加工方法
(适宜对象、目的、注意事项)
1、拣、洗
具有芳香气味的药材不洗—薄荷、细辛、木香
2、切片
适宜药材是:大黄、鸡血藤、木瓜
注意:具挥发性成分和有效成分易氧化的不切—当归、川芎
3、蒸、煮、烫
适合:富含浆汁、淀粉和糖分多的药材
白芍——煮至透心
天麻、红参——蒸至透心
太子参——沸水中略烫
五倍子、桑螵蛸——蒸至杀死虫卵或蚜虫
4、揉搓
干燥过程中皮、肉易分离而使药材质地松泡的
皮肉紧贴,达到油润、饱满、柔软或半透明
如:玉竹、党参、三七
5、发汗: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
6、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