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菟丝子
别名:豆寄生、无根草、黄丝、黄丝藤、无娘藤、金黄丝子
采收加工:7~9月种子成熟时与寄主一同割下,晒干,打下种子,簸去杂质。
药用部位:种子
产地:主产辽宁、吉林、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江苏等
科:旋花科
原植物:菟丝子
一年生寄生草本-菟丝子
茎缠绕,黄色,纤细,直径约1mm,多分枝,随处可生出寄生根,伸入寄主体内。
叶稀少,鳞片状,三角状卵形
花两性,多数和簇生成小伞形或小团伞花序;苞片小,鳞片状;花梗稍粗壮,长约1mm;花萼西洋太,长约2mm,中部以下连合,裂片5,三角状,先端钝;花冠白色,壶形,长约3mm,5浅裂,裂片三角状卵形,先端锐尖或钝,向外反折,花冠简基部具鳞片5,长圆形,先端及边缘流苏状;雄蕊5,着生于花冠裂片弯缺微下处,花丝短,花药露于花冠裂片之外;雌蕊2,心皮合生,子房近球形,2室,花柱2,柱头头状。
蒴果近球形,稍扁,直径约3mm,几乎被宿存的花冠所包围,成熟时整齐地周裂。种子2-4颗,黄或黄褐色卵形,长约1.4-1.6mm,表面粗糙。花期7-9月,果期8-10月。
菟丝子饮片性状:种子类圆形或卵圆形,腹枝线明显,两侧常凹陷,长径1.4-1.6mm,短径0.9-1.1mm。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微粗糙,种喙不明显;于扩大镜下可见表面有细密深色小点,并有分布不均匀的白色丝状条纹;种脐近圆形,位于种子顶端。种皮坚硬,不易破碎,用沸水浸泡,表面有粘性,煮沸至种皮破裂,露出黄白色细长卷旋状的胚,称“吐丝”。除去种皮可见中央为卷旋3周的胚,胚乳膜质套状,位子胚周围。气微,味微苦、涩。
均以粒饱满者为佳。
菟丝子药性:
【本经上品 菟丝子 味辛平。主续绝伤,补不足,益气力,肥健。汁,去面(黑干)。久服明目轻身延年。菟芦。】
味酸,气平,入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敛精利水,暖膝温腰。
菟丝子酸涩敛固,治遗精淋浊,膝冷腰疼。
但不宜脾胃,久服中宫壅塞,饮食不化。庸工往往用之,以误人也。
【炮制】 菟丝子: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盐菟丝子:取净菟丝子,照盐水炙法(附录Ⅱ D)炒至微鼓起。本品表面棕黄色,裂开,略有香气。加沸水浸泡后,表面有黏性,煎煮后可露出黄色至棕褐色卷旋状的胚。
【性味】 甘,温。
【归经】 归肝、肾、脾经。
【功能主治】 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用于阳痿遗精,尿有余沥,遗尿尿频,腰膝酸软,目昏耳鸣,肾虚胎漏,胎动不安,脾肾虚泻;外治白癜风。
【用法用量】 6~12g;外用适量。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