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发表回复 发表帖子 药材百科首页 药材百科列表 频道列表

能致死的半夏,为何频频出现在处方中,还无人死亡呢?原因竟然是

楼主 中药网管理员099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全国中草药名鉴》


半夏剧毒,但中医处方中却是用药频率较高的中药,为何呢?半夏入药分4种,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生半夏,除了生半夏,其余三者均是经过特定工艺炮制的,理论上来说,炮制可以减低毒性,实际上也是如此。


生半夏入药一般不用做内服,只外用,且用量均需要严格控制,18万个中医方剂,未见任何使用生半夏的方剂;其余三种半夏则较多出现在方剂里,且用途多样化。


大数据统计


目前已知半夏化学成分72个,对应的化学分子适应症108个,对应靶点27个。活性个数:抗病毒: 4;抗菌:15;抗炎:6。异名26个,药对26个,中成药(《新编国家中成药》)127个,研究期刊文献1659篇,涉及新冠肺炎处方14个。


异名


止叶老,燕子尾,麻芋果,地雷公,老鸹眼,地巴豆,示姑,地珠半夏,三叶半夏,羊眼半夏,夸败,守田,药狗丹,三包跳,地文,麻玉果,泛石子,老和尚头,无心菜根,狗芋头,三步跳,和姑,水玉,小天老星,麻芋子,老鸹头

出处:《中华本草》,《中国中药资源志要》,《全国中草药汇编》




基源


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的干燥块茎。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和须根,晒干。


出处《中国药典2015》一部


原物种/矿物描述


多年生草本,高15~30cm。地下块茎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2cm,下部生多数须根。叶从块茎顶端生出。幼苗时常具单叶,卵状心形;老株的叶为3小叶的复

叶,小叶椭圆形至披针形,中间一片比较大,两边的比较小,先端锐尖,基部楔形,有短柄,叶脉为羽状网脉。侧脉在近边缘处联合;叶柄下部内侧面生1白色珠芽,有时叶端也有1枚,卵形。5~7月间开花,花葶高出于叶,长约30cm;佛焰苞下部细管状,绿色,内部黑紫色,上部片状,呈椭圆形;肉穗花序基部一侧与佛焰苞贴生,上生雄花,下生雌花。花序轴先端附属物延伸呈鼠尾状。果期8~9月,浆果熟时绿色。


出处《全国中草药汇编卷一》


生境与分布


喜生于潮湿肥沃的沙质土上,多见于房前屋后、山野溪边及林下。东北、华北以及长江流域诸地均有分布。


道地与产区


道地药材以个大、质坚实、色白、粉性足者为佳。以湖北、河南、山东所产品质较佳,并有出口。


药材性状


块茎呈类球形,有的稍偏斜,直径0. 8~1. 5cm。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中心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棕色凹点状的根痕;下端钝圆,较光滑。质坚实,断面白色,富粉性。气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炮制


①生半夏: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②清半夏:


将原药材拣净,分开大小,放缸或其他瓷器内,于阴凉处用凉水浸漂,按天气冷热及药的大小等具体情况适当掌握浸漂天数及换水次数,一般要漂1~2周,每日换水1~2次,隔一、二天应翻动一次,在浸漂的后期如起白沫时须加白矾。每50kg加白矾约1kg。有时要加两次,加白矶后泡一日再换水,漂至口尝微有麻辣味时捞出稍晾;再用白矾水将药煮透,至内无白心时取出晾干。在用时捣碎或晾至半干。闷润后切片,晾至全干即可(每50kg用白矾6. 25~7. 25kg)。有些地区除白矾外还加入鲜姜、甘草或朴硝与半夏同煮。


③姜半夏:


将原药材拣净,如上述清半夏浸漂方法漂至口尝微有麻辣味时捞出,另用鲜姜切片煎汤,加白矾与泡好的半夏同煮透,取出晾至半干,闷润后切片,晾干即可。每50kg半夏用鲜姜12. 5kg、白矾6. 25~7. 25kg。有些地区用姜汁与半夏同炒、同煮或同蒸。有些地区除白矾和鲜姜外还分别加入甘草、朴硝和皂角等辅料与半夏同煮、同蒸或浸泡。


④法半夏:


将原药材拣净,如上述清半夏浸漂方法漂至口尝微有麻辣味时捞出,另用甘草煎汤,浸泡石灰块,再加适量水,去掉石灰渣。再将浸漂好的半夏放在甘草石灰汤内浸泡,每隔1~2天翻动一次以使均匀,待浸透,至半夏中心已显黄色时捞出。阴干即可。每50kg用白矾1kg,甘草8kg、石灰块1kg。有些地区用凉水浸漂后,再用石灰水浸泡,泡后晒干,有些地区除白矾、甘草和石灰外还分别加入皂角、朴硝、陈皮等辅料。上述几种炮制的半夏都以在春秋两季操作为宜。天气太泠泡过的半夏易于破碎,天气太热浸泡的时间长易于腐坏。


储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性味归经


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

出处《中国药典2015》一部


功能主治


块茎:有毒。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症;块茎生品:外用于痈肿痰核。


出处《全国中草药名鉴》


块茎: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止咳解毒。用于痰多咳喘、胸闷胀满、痰饮眩悸、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


出处:《世界药用植物速查辞典》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湿 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 胸脘痞闷,梅核气;外治痈肿痰核。


出处《中国药典2015》


块茎(半夏):辛,温。有毒。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晕,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生用:用于痈肿痰核。


出处《中国中药资源志要》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主治咳喘痰多,呕吐反胃,胸脘痞满,头痛眩晕,夜卧不安,瘿瘤痰核,痈疽肿毒。


出处《抗肿瘤中药药理与临床》


侗族块茎:用于“兜隋啃”(蛇咬伤)、“宾吓夜”(肺气肿)(《侗医学》)。蒙古族块茎:用于咳嗽痰多、胸脘痞痛闷、恶心呕吐、眩晕,生用外治痈肿(《蒙药》)。用于咳嗽痰盛、胸闷痞满、恶心呕吐、痰厥头痛、头晕不眠、梅核气、瘿瘤瘰疬、痈肿痰核(《蒙植药志》)。水族根:用于牙痛(《水医药》)。块茎:研末冲服用于咳嗽。壮族块茎:用于皮肤黑痣(《桂药编》)。


出处《中国毒性民族药志》


用法用量


内服一般炮制后使用,3~9g。外用适量,磨汁涂或研末以酒调敷患处。


常用处方


(1)诸呕吐,谷不得下:


半夏一升,生姜半斤。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金匮要略》小半夏汤)



(2)胃反呕吐者:


半夏二升,人参三两,白蜜一升。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扬之二百四十遍,煮药,取二升半,温服一升,余分再服。(《金匮要略》大半夏汤)



(3)痰厥:


半夏八两,防风四两,甘草二两。同为细末,分作四十服,每服用水一大盏半,姜=十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卫生家宝方》省风汤)



(4)湿痰:


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五钱,白茯苓三钱,甘草炙,一钱半。上药哎咀,每服四钱,用水一盏,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六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二陈汤)


中成药


(收录于《新编国家中成药》,共127个,列出5个供参考):


麝香跌打软膏


镇痛活络酊


止咳化痰丸


止咳梨浆


解肌宁嗽丸


中药成方制剂


(收录于《中国药典2015》,共33个,列出5个供参考):


暑湿感冒颗粒


藿香正气口服液


藿香正气水


藿香正气滴丸


橘红痰咳液


药对


(共计8个,以下列出3个供参考):




药理作用


(共计52个,以下列出5个供参考):




毒副作用/镇咳和祛痰作用/镇吐作用/对消化系统的作用/对胃肠道的影响


半夏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中的应用


(共计14个处方包含半夏,以下列出10个供参考)


0


1


新冠肺炎治疗推荐处方


分析统计:综合计算指数:47.88;归肺经:8 ;抗病毒活性成分统计:44 个;抗菌活性成分统计:225 个;抗炎活性成分统计:117 个


组成:生麻黄6g、杏仁9g、生石膏15g、甘草3g、藿香10g(后下)、厚朴10g、苍术15g、草果10g、法半夏9g、茯苓15g、生大黄5g(后下)、生黄芪10g、葶苈子10g、赤芍10g。


临床症状:发热面红,咳嗽,痰黄粘少,或痰中带血,喘


憋气促,疲乏倦怠,口干苦粘,恶心不食,大便不畅,小便短


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来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


0


2


荆防败毒散合藿朴夏苓汤加减


分析统计:综合计算指数:47.85;归肺经:12 ;抗病毒活性成分统计:47 个;抗菌活性成分统计:181 个;抗炎活性成分统计:122 个


组成:荆芥15g 防风15g 川芎15g 白芷15g 薄荷15g 桔梗30g 广藿香15g 紫苏叶15g 厚朴15g 炒白术30g 法半夏15g 建曲15g 薏苡仁30g 茯苓30g 豆蔻15g 杏仁15g 焦山楂30g 白扁豆30g 芦根30g


临床症状:发热,微恶寒,头身疼痛,干咳无痰,口淡无味,不思饮食,胸闷,脘腹痞满,倦怠乏力,大便质稀软不爽,舌淡,苔白腻,脉濡。


来源: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防控技术指南


0


3


王氏清暑益气汤合二陈汤加减


分析统计:综合计算指数:43.89;归肺经:8 ;抗病毒活性成分统计:49 个;抗菌活性成分统计:165 个;抗炎活性成分统计:107 个


组成:西洋参15g,白术15g,石斛10g,麦冬15g,知母9g,淡竹叶10g,黄连6g,甘草6g,茯苓15g,法半夏9g,橘红10g,陈皮15g


临床症状:无发热或时有低热,乏力,心慌,口干,自汗出,腹胀,大便不调。舌淡红,苔白或苔少,脉虚数。


来源:河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防治方案(试行第三版)


0


4


银翘散合藿朴夏苓汤加减


分析统计:综合计算指数:43.82;归肺经:11 ;抗病毒活性成分统计:44 个;抗菌活性成分统计:156 个;抗炎活性成分统计:111 个


组成:银花30g 连翘30g 荆芥15g 牛蒡子15g 薄荷15g 桔梗30g 杏仁15g 广藿香15g 厚朴 15g 茯苓 30g 法半夏15g 豆蔻15g 薏苡仁30g 白扁豆30g 焦山楂30g 建曲15g 芦根30g


临床症状:发热,不恶寒,口渴,不欲饮,咽干咽痛,干咳少痰,口淡无味,不思饮食,胸闷,脘腹痞满,或呕恶,倦怠乏力,大便质稀软不爽,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濡数。


来源: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防控技术指南


0


5


二陈汤合王氏清暑益气汤加减


分析统计:综合计算指数:42.82;归肺经:8 ;抗病毒活性成分统计:49 个;抗菌活性成分统计:166 个;抗炎活性成分统计:102 个


组成:西洋参20g 石斛10g 麦冬10g 知母10g 淡竹叶10g 黄连3g 甘草6g 茯苓15g 法半夏10g 橘红10g 陈皮10g 炒麦芽30g


临床症状:内闭外脱高热烦躁,咳嗽气促,鼻翼煽动,喉中痰鸣,憋气窘迫,语声断续,花斑疹点,甚则神昏,汗出肢冷,口唇紫暗,舌暗红,苔黄腻,脉沉细欲绝。治以益气回阳固脱。


来源: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治疗方案(试行第一版)


0


6


新冠肺炎治疗推荐处方


分析统计:综合计算指数:41.56;归肺经:7 ;抗病毒活性成分统计:59 个;抗菌活性成分统计:130 个;抗炎活性成分统计:110 个


组成:苦杏仁10g 白豆蔻5g 薏苡仁15g 法半夏10g 厚朴15g 滑石10g 小通草5g 藿香10g 茯苓15g 大腹皮15g 黄芩10g 青蒿10g


临床症状:脘痞腹胀,呕恶纳差,倦怠乏力,便溏不爽,或身热不扬,汗出热解,继而复热,舌质红,苔白黄腻。


来源: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防控技术指南


0


7


新冠肺炎推荐治疗处方


分析统计:综合计算指数:40.9;归肺经:9 ;抗病毒活性成分统计:44 个;抗菌活性成分统计:156 个;抗炎活性成分统计:102 个


组成:西洋参15g 沙参15g 甘草6g 白术15g 知母6g 茯苓15g


石斛10g 淡竹叶10g 法半夏6g 麦冬15g 山药15g 陈皮10g


临床症状:无发热或时有低热,乏力,心慌,口干,自汗出,腹胀,大便不调。舌淡红,苔白或苔少,脉虚数。


来源:河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防治方案(试行第四版)


0


8


新冠肺炎推荐治疗处方


分析统计:综合计算指数:37.04;归肺经:5 ;抗病毒活性成分统计:41 个;抗菌活性成分统计:153 个;抗炎活性成分统计:103 个


组成:法半夏9g、陈皮10g、党参15g、炙黄芪30g、炒白术10g、茯苓15g、藿香10g、砂仁6g(后下)、甘草6g。


临床症状:气短,倦怠乏力,纳差呕恶,痞满,大便无力,便溏不爽。舌淡胖,苔白腻。


来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


0


9


新冠肺炎推荐治疗处方


分析统计:综合计算指数:23.52;归肺经:4 ;抗病毒活性成分统计:27 个;抗菌活性成分统计:105 个;抗炎活性成分统计:72 个


组成:法半夏 9g、陈皮 10g、党参 15g、炙黄芪 30g、 茯苓 15g、藿香 10g、砂仁 6g(后下)。


临床症状:气短、倦怠乏力、纳差呕恶、痞满,大便无力,便溏不爽,舌淡胖,苔白腻。


来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


1


0


新冠肺炎推荐治疗处方


分析统计:综合计算指数:23.52;归肺经:4 ;抗病毒活性成分统计:27 个;抗菌活性成分统计:105 个;抗炎活性成分统计:72 个


组成:法半夏 9g、陈皮 10g、党参 15g、炙黄芪 30g、 茯苓 15g、藿香 10g、砂仁 6g(后下)。


临床症状:气短、倦怠乏力、纳差呕恶、痞满,大便无力,便溏不爽,舌淡胖,苔白腻。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已经到底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