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药是我国珍贵的文化瑰宝,用中草药治疗动物疾病有悠久历史,早在北宋时期,大文学家苏轼所著的《物类相感志》中就记载有“鱼瘦而生白点者名虱,用枫树皮投水中则愈”的描述。同时我国又有丰富的中草药资源,继承和发扬我中兽医药文化传统,走特色发展之路,符合我国国情。利用中药作为动物疾病防治的主要药物,既解决了致病菌的耐药性问题,又消除了化学药品给环境带来的污染问题。
水产动物机体免疫力下降、阴阳失衡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免疫功能紊乱从而导致其体内各种疾病的多发难治性,也只有从根本上调整心、肝、肾阴阳平衡,亦即机体免疫平衡,才能达到真正治疗疾病的效果。抗病毒(或抗细菌)的中草药,从中药药理来讲,可提高免疫细胞的活力、激活水产动物体内免疫细胞,并迅速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其优势是对病毒(或细菌)的复制有极强的抑制、阻断和直接杀死等作用,可有效地降低肝损伤,很快改善肝功能,在短期内提高其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对肝纤维素化有显著的抵抗作用,且无毒副作用,可提高水产动物免疫力,重建机体免疫功能,能有效的帮助病体祛邪扶正和固本,对已经损伤的机体进行修补,调节好自身的阴阳平衡,迅速恢复健康,达到治病的目的,临床研究也证明了中草药对水产动物的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等有特效。
各地养殖单位在实际应用中草药后,已表现出对水产动物的安神、镇静、健胃促消化、理气、活血、养精补益、驱虫、杀虫、保健、解毒排毒、抗肿瘤、治肝炎、收敛、抗创伤、抗菌、抑菌、杀灭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并已研制出增强水产动物免疫功能、抗应激能力、抗有害微生物、驱虫杀虫、保健健胃、促进和帮助消化、促生长、增体重、改善肉质、改进品质和风味等多种中草药营养保健剂。
图片
现将水产鱼病预防中常用的几种中草药介绍如下:
◆1、大黄 又名锦纹、黄良,别名将军、生军、马蹄黄等,蒙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及根茎入药,其有效成分为蒽醌衍生物、其中以大黄酸、大黄素及芦荟大黄素的抗菌作用最好,抗菌作用强,抗菌谱广,有收敛、泻下、清热、解毒、破积、去瘀、增加血小板、促进血液凝固等作用。用于烂鳃病、烂鳃病、出血病及白头白嘴病等。
◇使用方法:全池泼洒,常用量为2.5~3.75PPM,使用前、先将大黄用0.3%的氨水按1:20比例。室温下浸泡12~24小时,使蒽醌衍生物游离出来,以提高疗效,将药液均匀地洒入水中。可防治鱼粘细菌病。使用大黄时加上0.5PPM硫酸铜,疗效更好。内服用量5~10克/公斤鱼,碾成细粉末拌饵,连用二次(1次/天),可防治粘细菌病。禁与生石灰合用。
据黄琪炎报道,大黄与石灰合用会降低其药效,大黄与黄柏之间存在拮抗作用;黄柏的有效成份为小檗碱,是一种生物碱,这就说明大黄无论是无机碱还是与有机碱相配伍,都会失去应有的药效。在大黄与黄柏的复合汤剂中,总蒽醌含量比大黄单药量中的含量降低27.9%,总生物碱含量比黄柏单味药中的含量降低62.3%,因而,生产中使用“三黄”合剂(大黄、黄柏、黄芩)治疗鱼病是不符合药学效原理的。
◆2、黄芩 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有效成分为黄芩素、黄芩甙、汉黄芩素、黄芩新素等5种黄酮成分。此外,尚含有β—谷甾醇、苯甲酸、黄芩酶等。有抑菌、抗病毒、镇静、利尿、保胆、保肝、解毒、消炎及使血糖上升等作用。主要用于防治烂鳃病、疖疮、打印病、出血性败血病、肠炎、尾柄病等。
◇使用方法:取黄芩粉碎成细粉,按5%比例拌饵投喂、5天为一个疗程。或将黄芩切细加水浸泡24小时。煎煮三次。使溶液浓度达1%,全池泼洒,连用三天(1次/天)。
◆3、黄连 为毛茛科黄连属植物,又名鸡爪连、川连、味连、土黄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状茎入药,根状茎含黄连素、黄连碱、甲基黄连碱等,味极苦,有抑菌、消炎、解毒功能。主要用于防治细菌性肠炎。
◆4、黄柏 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或黄檗的干燥树皮,又名檗木、檗皮、元柏,落叶乔木。含小柏碱、黄柏碱、木兰碱以及黄柏内脂和黄柏酮等,以树皮入药,有抑菌、解毒、消肿、止痛等功能,可防治草鱼出血病。
◆5、苦楝 又名楝树,为楝科落叶乔木。根、茎、叶、果均可入药, 含川楝素、生物碱、萘酚等、有杀虫、杀菌作用,用于防治寄生虫性鳃病,以及锚头鳋、中华鳋、毛细线虫、车轮虫、隐鞭虫毛细线虫等。
◇使用方法:每亩水深1米用马尾松、苦楝树叶(或皮)泼洒、每日一次,连用2~3天。取其枝叶30~40公斤,直接堆沤于池中、5~7天捞出残渣.能有效防治上述各病。
◆6、五倍子 又名倍子、百药煎、百虫仓等。为漆科植物盐肤本的叶上的干燥虫瘿,由五倍子的蚜虫寄生而成。含大量鞣酸,能凝固蛋白质,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杀菌能力强,用于防治白头白嘴病、白皮病、赤皮病、疥疮病等。
◆7、大蒜 为百合科植物,以鳞茎入药,大蒜有效成分为大蒜辣素,为白色油状液体,有强烈的蒜臭,是一种植物杀菌素,有杀菌作用。新鲜大蒜头中无大蒜辣素,而有一种无色无臭的大蒜氨酸,在大蒜酶的作用下,大蒜氨酸变成大蒜辣素及二硫化丙稀基而发挥作用。有止痢、杀菌、驱虫及健胃作用。常用于防治肠炎病、烂鳃病、锚头蚤病等。
◆ 8、乌柏 又名油子树、白乌柏、木摔树等,落叶乔木。以果、叶入药。含有生物碱、黄酮类、鞣质类、有机酸、酚类等成分,主要抑菌成分为酚酸类物质。有杀菌、消肿作用,在酸性条件下能溶于水并在生石灰作用下生成沉淀,有增效作用。乌柏叶可防治鱼类烂鳃病和白头白嘴病。
◇用法:将lkg乌柏叶干粉(或鲜叶4kg)用20kg2%生石灰浸泡,并蒸沸10分钟全池泼洒。
◆9、地锦草 又名奶浆草、血见愁、铺地红等,一年生草本。药用全草,含黄酮类化合物及没食子酸,有强的抑菌作用,抗菌谱广,并有止血和中和毒素的作用而具有止血散瘀、清热解毒作用。主治肠类、烂鳃病。
◇使用方法:每100公斤鱼用鲜品2000~2500克煮汁,拌入饵科投喂,每日二次,3天为一疗程。投药前,用20pmm石灰乳全他泼洒,疗效更佳。
(1)肠炎病,用地锦草、铁苋蒜、辣蓼治疗,每10 kg鱼用三种干草各50 g,或鲜草200~250g,煎煮成药汁,与饵料混合做成药饵,每天投喂一次,连续3天。
(2)烂鳃病,每50kg鱼每天用0.25~0.5kg干粉,以面粉制糊,拌和饵科,连续投喂3~4天。
◆10、水菖蒲 又名水敛草、石菖蒲、石蜈蚣、白菖蒲等,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根茎。有抑菌、抗真菌作用,可防治肠炎病、赤皮病、烂鳃病、水霉病等。
◆11、仙人掌 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每100kg鱼用仙人掌0.5kg,大黄粉0.5kg;仙人掌去刺捣烂加水浸泡1~2天,大黄粉浸泡12小时左右,盐适量,三者同拌入饵料中投喂,连用5天,随后用硫酸铜液全池泼洒,对细菌性鱼病及寄生虫病疗效较好。
◆12、穿心莲 含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脱氧穿心莲内酯等,有解毒、消肿、抑茵、止泻及促进白细胞吞噬细菌等功能。可防治肠炎病,每50kg鱼用于草1kg或鲜草1.5kg,煮成药汁后与饵料混合,待晾干后投喂。穿心莲对嗜水气单孢菌(Aeromonas hydrophilus)无明显的抑菌效果,这些结果与穿心莲体外抑菌作用很弱的结论一致。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穿心莲治疗鱼类细菌性疾病,更多的可能是利用它具有促进白细胞吞噬细菌的功能,而不是它本身直接的抑菌作用。
◆13、南瓜子 葫芦科植物,含南瓜子氨酸,为驱虫的有效成分。南瓜子氨酸对虫体有先兴奋后麻痹的作用,由于兴奋作用可使虫体缩短,活动显著增加,甚至引起痉挛性收缩。南瓜子与槟榔合用,表现明显的协同作用,使虫体迅速停止活动,完全瘫痪。可用来防治九江头槽绦虫病,每万尾2.5寸的鱼种,用南瓜子0.25kg研成粉与0.5kg米糠拌匀,连续投喂3天。
◆14、贯众 为水龙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多年生草本,主含绵马素、绵马酸等,所含绵马酸对绦虫有强烈毒性,有驱虫作用。
可防治:(1)毛细线虫病,见“楝树”。(2)许氏绦虫病,用贯众的乙醚提取物,每千克鱼用4g,做成药饵一次投喂。
◆15、槟榔 为棕桐科植物槟榔的种子,含生物碱,以槟榔碱碱为主,为驱虫的有效成分。槟榔碱对绦虫有较强的麻痹作用,使虫体瘫痪,失去其吸附于肠粘膜的能力;又由于本品的拟胆碱作用,能增强胃肠蠕动,有利于虫体排出。治疗头槽综虫病,每万尾鱼种用槟榔250g,南瓜子500g研磨成粉,与饵料混合投喂。
◆16、土荆芥 为获科植物土荆芥的带有果穗的全草,俗称臭草,一年生草本,全草入药,有祛风杀虫、燥湿解毒之功。药理试验证明,土荆芥油对蛔虫的作用先为兴奋,后麻痹,最后产生不可逆强直;对霉菌、致病性皮肤真菌、疥螨、虱蚤、钩虫、线虫有抑制和杀灭作用。主治疥疮、体内外寄生虫等病。临床上治疗鳗鲡小瓜虫病、车轮虫病可单用土荆芥鲜品煎汤药浴或与苦楝根皮、烟叶等共同煎汤药浴,驱除体内线虫或其它寄生虫可与百部、使君子等拌料投喂。
◆17、苦参 为豆科落叶小灌木,广布房前屋后山坡湿地。根、叶入药,有燥湿、止痒、杀虫之功,能抗原虫,对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主治疥癣、皮肤病和体内外寄生虫病。临床上治黄鳝皮肤打印病(红斑病)和鲤鱼竖鳞病,可用苦参煎水泼洒,也可和土荆芥等同用;治疗甲鱼疥癣、毛霉病等可与百部煎汁共用。
◆18、马鞭草 为马鞭草科多年生草本,又名铁马鞭、铁扫帚,生于村边路旁、效野荒地。全草入药,具清热解毒、破瘀活血、祛风行湿,通经活络之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卡他球菌、福氏痢疾杆菌都有抑制和杀灭作用。能治疗多种鱼类疾病,在草鱼的赤皮、烂鳃、肠炎、出血4大病并发症中,可单用或与金银花、大青、鱼腥草等同用煎汁泼洒或内服。在治疗甲鱼红脖于病、鳗鱼烂鳃病、赤点病和爱德华病时,可与筋骨草、车前草同用。
◆19、白毛藤 为多年生蔓生藤本植物,又名白英。生于山坡路旁阴湿地或灌木丛中,也有于菜园庭院栽培。全草入药,具清热利湿,消肿解毒之功。在鱼类疾病中,能抗菌消炎、利湿解毒、凉血保肝。对甲鱼的穿孔病、干瘪病、脂肪代谢不良症、白底症,可用白毛藤、一点红、筋骨草干粉按3%~5%添加于饲料中,症状能明显改善。对于鲢鱼、草鱼出血病,草鱼打印病、胡子鲶黑体病,可与败酱草、鬼针草、鱼腥草等同用。
◆20、三叶鬼针草 为菊科一年生草本,又名一包针、绣花针、粘身草、刘寄奴等,生于路旁、山坡、荒地、旷野,全草入药。与五叶鬼针草、七叶鬼针草等虽属同一科,且形态相似,但以三叶鬼针草药效最好。它有清热解毒、行瘀消肿、凉血活血之功,对肠内多种致病菌和体外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真菌也有抑制作用。对草鱼肠炎、鳗鲡烂鳃、甲鱼红脖子病、鳗弧菌病都有疗效,可单用或与一点红、马鞭草、筋骨草同用,用干粉拌饲料投喂,也可煎汤药浴或泼洒鱼池。
◆21、一点红 为菊科一年生草本,又名叶下红、红背子草、兔子草等,生于村旁、路边、田埂、山坡等湿地,全草入药。具清热解毒、凉血保肝之功,对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内外多种致病菌和皮肤真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对于甲鱼的红脖子病、红底板病,鳗鲡的赤点病、烂尾病,可用一点红配马鞭草、筋骨草按3%~5%干粉添加于饲料之中,连续5~7d可控制病情。对于肠炎和各类皮肤病诸如疥疮、霉菌或寄生虫病,可将一点红与苦参、荆芥煎汤,不拘比例,药浴或泼洒鱼池。
◆22、马尾松 在马尾松的针叶中,含有松节油、二戊烯等成分,具有杀虫、杀菌作用,可用来防治多种鱼病。当鱼发生赤皮、烂腮和肠炎病时,可按每50kg鱼用马尾松针叶0.5kg捣碎,加食盐50g,拌和青料投喂;或按每0.067公顷鱼池用25kg马尾松针对叶,研成粉末,兑水25kg,向鱼池中泼洒;也可按每0.067公顷鱼池水深1m,用马尾针叶35kg,浸泡在鱼池进水口处,每天翻动一次。这三种方法,对治疗鱼的赤皮、烂鳃和肠炎病的效果都较好。
当鱼发生锚头蚤和鱼虱病时,可每0.067公顷鱼池用马尾针叶15kg,捣碎后浸泡于水中,用浸出的汁液向鱼池泼浇;或每0.067公顷用带枝的新鲜马尾松针叶25kg,扎成数小捆,均匀地放入鱼池中;也可每0.067公顷鱼池用马松针叶10kg,苦楝叶或果5kg,切碎后熬汁25kg,向鱼池中遍洒,每天一次,连洒3d 。这样,均可扑灭鱼锚头蚤和鱼虱病。
当鱼池发生青泥苔时,可每亩鱼池用马尾松针叶20千克,经浸泡后,加水磨碎成浆汁25千克,向鱼池中泼洒,每天1次,连续2~3天,青泥苔即被杀死。
◆23、大青叶 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叶片。大青叶主要含靛甙、大青叶素、β—固甾醇等,其水煎剂对革兰氏阳性或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作用。常与黄连、桅子、赤芍、金银花等同用,用于防治水产动物的疗疮、腐皮、烂鳃、烂尾等病。用法与用量:按水面1亩、水深1米,用大青叶5公斤加黄连1公斤,加水三次煎汁至药液20公斤,全池一次泼洒,连用3日,效果较好。
◆24、仙鹤草 为蔷薇科植物龙芽草的全草,主要含仙鹤草素、鞣质、仙鹤草内脂、Vk、Vc等成分,具有止血和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的作用。按每100公斤鱼用仙鹤草全草100g粉碎成极细粉,加2g呋喃唑酮,一同拌于5公斤饲料中自由投喂,对出血病、赤皮病、肠炎病具有极佳的防治效果。主治肠炎病,兼治细菌性烂鳃病:每100公斤鱼用仙鹤草0.5公斤,加入适量的水,煮沸10分钟~15分钟,连渣带汁拌米糠揉成团状,冷却后投入食台,连服2天~3天。
◆25、石榴皮 为石榴的干燥果皮,主要含鞣质、生物碱等,具有收敛止泻、杀虫和抑菌作用。按每50公斤鱼用石榴皮50g、槟榔30g,共同碾碎成细粉,拌匀于5公斤饲料中自由投喂,连喂3~5天,对水产动物的原生虫、蠕虫病及水霉病有较好效果。其5~10pmm的水溶液全池泼洒,可有效防治波豆虫病、车轮虫病、三代虫病、线虫病、绦虫病等。
◆26、夏枯草 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全草,主要成分为夏枯草甙、生物碱及VB1等,具有清热散火、散郁结和抑制病毒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于对虾杆状病毒病、斑点叉尾鮰病毒、粘球菌等所致的鱼病;用法与用量:按每1亩水面,水深1米,取夏枯草和甘草各2公斤,用水煎煮3次,至溶液20公斤全池泼洒,每日一次,连用3~5天,可有效防治上述各种疾病。
◆27、青蒿 为菊科植物青蒿和黄花蒿的干燥或鲜品全草,本品主要含青蒿酮、侧柏酮、樟脑、青蒿素等。在治疗水产动物疾病时,常与黄芩、丹皮联用。
◇用法与用量:按每1亩水面,水深1米,用青蒿5公斤、黄芩1公斤、丹皮2公斤,加水100公斤,文火煎至60公斤,取滤液分两次一天内全池泼洒,对鱼类的细菌病、蠕虫类寄生虫病、真菌性疾病疗效显著,预防时用量减半。
◆28、艾叶 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茎叶或新鲜全草。主要含侧柏酮、侧柏醇、杜松烯、水芹烯、VA、VB、Vc、KCl、鞣酸等物质,具有理气血、逐寒湿、止血等作用,按每1亩水面、水深1米,用艾叶干品10公斤或鲜草30公斤加水60公斤,文火煎至30公斤,取滤液全池泼洒,一日一次,连用3~5天,对鱼类的浮头、出血、赤皮、泛池及粘细菌感染性疾病等的防治有明显效果。
◆29、烟叶秆 主要含烟碱等成分,主治肠炎病,兼治烂鳃病、赤皮病,每667平方米水深1米用烟叶秆2公斤~3公斤(或烟叶0.5公斤煎汁)与发酵的兔粪10公斤~15公斤拌匀后撤施。
中草药在防治水产动物病害中的效果已开始为大家所重视,但在研制水产动物的中草药配方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单一中草药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根据中医兽医学理论,充分利用各种中草药的协同作用,发挥其综合效应,将多种中草药以一定的比例配伍,研制成的复合型中草药进行鱼病防治,效果非常明显。如经一些专家的试验和临床证实:黄连、黄柏、夏枯草配伍联用时,可增强杀菌作用16倍;黄连与连翘配伍联用时,黄连的抗菌性可增强6倍;黄连与甘草配伍时,其抗菌作用可增强5~10倍。
2、处方设计时配伍要合理,选好主药和辅助药。即按照中医理论所提出的“主、辅、佐、使”进行的科学拟方,依法立方,方有所指,遣药配伍,针对性要强,功能要协调,药理作用要趋向一致。用药之道,贵在因时、因地、因种,根据不同病症灵活组方,“师其法不拘其方”,活泼酌情。
3、注意药味、药性、药理的协同与拮抗作用。配方中将二味或数味药物有机配伍,其治疗效果不单是几味药物药效的叠加,而是互相配合,增强了原药药效或产生了新的作用。应严禁相反和相恶,避免有拮抗的配伍,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可能产生的毒害。但也应注意不能将过多的药味随意组合,防止造成药物作用互相牵制或互相抵消,影响疗效,“用兵之道在于精,用药之道在于纯”。
4、在配方对应注意视不同的水产动物有它的特殊性,有着不同的生理、繁殖习性,有其特殊的发病特点和流行规律。如鳖、龟是肺呼吸;而鱼类是鳃呼吸,它们对中草药药物浓度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所以在用中草药作水体消毒杀菌时,其药物浓度就不一样,前者药物用量可大些,后者量小一些。就是同一种鳖,如稚鳖期、幼鳖期、成鳖期在防病治病过程中,所用的药量也不相同。
4、给药方法(内服或体外消毒、水上或水下投喂、粉剂或煎剂)和剂量要注意科学性和合理性。既不要造成浪费,又不要因剂量不足而无效或效果不明显。如水上投喂和水下投喂用量也不相同,在水下投喂因饲料及药物易溶解到水中,浪费多,药物用量就大,否则就吃不到合理的药量,达不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5、所定的配方一般要经过实验室和生产性试验两个阶段。只有经过生产性试验检验的好配方和防治方法才是有实用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