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丁兆平 药葫芦娃 收录于合集 ##中药半月谈 73个
夏日佳豆白扁豆
白扁豆
bai bian dou
典趣
绿豆白扁豆
夏日有佳豆
· 典故趣闻 ·
庭院生活,自在农家。夏秋时节,看到农村院墙上或菜园中开放了洁白的白扁豆花,忍不住联想到白扁豆的药用。
扁豆药用,始载于陶弘景《名医别录》,写作“藊豆”,说它“味甘,微温。主和中,下气” 。这也是它供药用较早的记述。扁豆的种类很多,中医却专门选用白扁豆入药。医药典籍有时虽然也用它的两字简称“扁豆”,但所用还是特指白扁豆。
中药药性理论认为,白扁豆味甘,性微温,归脾胃经,具有和胃化湿、健脾利水、止泻之功效,常用于主治因脾虚或暑湿而发生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以及女性赤白带下等症。临床实践证明,白扁豆具有较好的健脾和胃的效果,尤其用为夏季健脾化湿良品。李时珍称赞白扁豆“其性温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
白扁豆因取用便利,在非常时刻曾用来解救砒霜中毒,救人一命,在历史上留下了宋代吴幵(jiān)《吴内翰备急方》一则著名的医案。
图:丁兆平
南宋初年的吴幵,字正仲,曾官至内翰(官职名,宋学士院翰林学士的别称)。政和丁酉七年(1117年),居住在全椒县的他因多识而救人一命。南宋王璆《是斋百一选方》与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对此案都有转引。
据吴内翰《备急方》记述,全椒县有一位叫高照的人,儿子很无赖,有一次他用鞭子教训了儿子一番,儿子竟然服了砒霜想自杀,结果砒霜中毒后口中干渴,肚胀欲裂。当时吴幵恰巧碰到,他立马让高照取白扁豆磨研成细粉,用新汲水调二三钱匕(折算约为现今五六克),让中毒者尽量饮用。只喝了几碗,高照的儿子就泻空了肚子,最终恢复了过来。据此,后世元代李仲南《永类钤方》中给出的砒霜解毒方就是:“白扁豆生研,水绞汁饮。”
白扁豆对于植物性食物中毒的解毒作用也得到肯定。唐代甄权《药性论》载白扁豆“解一切草木毒,生嚼及煮汁饮,取效” ,其对植物类食物中毒引发的呕逆、腹泻等,可起到缓解作用。宋代《图经本草》指出其“兼杀一切草木及酒毒”,还强调了它可以解酒毒,消酒醉,将白扁豆煎汁饮用,可用于治疗因酗酒、醉酒引起的酒精中毒。贵州苗族医生用生白扁豆来治疗毒蛇咬伤以及疮痈肿毒也获良效,多外用。
白扁豆如果食用不当,也会导致中毒。白扁豆中含有一种属于毒性成分的植物凝集素A,只有经过高温才能被破坏。它的豆荚如果烹调时加热不够未能熟透,在食后三四小时会出现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等中毒反应。所以食用白扁豆时强调完全熟透,药用生白扁豆时用量也不宜过大。
“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说到白扁豆入药,还不能不提及的是,洁白的白扁豆花也可药用,同样具有健脾和胃、消暑化湿的功效。
· 药材来源 ·
豆科扁豆属植物扁豆的干燥成熟种子,取白色者入药。白扁豆用时捣碎。炒白扁豆,系取净白扁豆炒至微黄色,用时捣碎。
· 性味归经 ·
味甘,性微温。归脾、胃经。
· 功效主治 ·
健脾化湿,和中消暑。
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白带过多,暑湿吐泻,胸闷腹胀。炒白扁豆偏于健脾化湿,用于脾虚泄泻,白带过多。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9~15克。
· 食疗推荐 ·
白扁豆粥
原料:白扁豆60克(鲜豆120克),粳米100克(4人份)。
制法:两者同入锅煮粥。干扁豆可捣碎,并用水浸透,煮开后慢火,务必煮至米豆熟烂。因扁豆比较耐煮,可先煮扁豆,后入粳米。喜甜口者可稍加红糖调味。
本款扁豆粥曾载入清代著名养生学家曹慈山(字廷栋)的《慈山粥谱》,称其能“消暑除湿解毒”。白扁豆粥具有健脾养胃、清暑止泻的效用,尤为适宜于脾虚腹胀、慢性泄泻、夏季烦渴、疰夏等人群夏季食用。暑湿天气人们感到疲乏无力、精神萎靡不振时,其也可发挥食疗保健作用。
白扁豆绿豆粥
原料:炒白扁豆50克,绿豆30克,粳米50克(4人份)。
制法:将炒白扁豆、绿豆放入锅中,加足量清水,慢火煮至两种豆开花,再下粳米,煮至米烂汤稠即得。
本款豆粥具有消暑清热、益气除湿功效,夏令食用,可发挥祛暑湿、和脾胃、除烦渴的保健效用。
· 温馨提示 ·
豆类大多比较难消化,食用过多容易气滞,令人感到腹部胀满。清代黄宫绣《本草求真》记载,白扁豆“多食壅滞,不可不知”。
⭐️ 本文内容仅供科普宣传,具体诊治请咨询专业人士。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终于等到你
“点赞”回归,和“在看”共享半壁江山
“分享”“点赞”“在看”,一个都不能少
趣味健康科普知识怎能独享?
设星标
狂点赞
点在看
去分享
您的支持是药娃成长的动力!
版权声明
本号为中国药学会科普官方微信公众号
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方式:yhlw_cmei@126.com
原标题:《中药半月谈 | 白扁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