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有需要,我就马上到。”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月18日举行的“最美医生”代表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秦东镇寺角营村荒移卫生室乡村医生刘永生动情地说道。
今年64岁的刘永生生长在秦岭脚下、黄河岸边。1976年高中毕业后,他回到村里,从一名赤脚医生做起,经过多年的学习以及政策变化,成为了一名乡村医生。“在村子里,我边看病、边学习、边琢磨,不管是中医的针灸、拔罐、推拿按摩、手法复位,还是西医的导尿、洗胃,只要是乡亲们需要的,我都学习。”刘永生说,从医这么多年来,他自己也总结分析了一些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乡亲们在村子里能治好病的,绝对不让他们来回奔波。
长期奋战在基层一线医疗卫生工作岗位,刘永生对新时代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变化颇有感触,“过去给病人复诊,天晴一街土,下雨满街泥,一个药箱一把伞,一方铺盖路上盖。”刘永生笑着说,现在情况不同了,道路平、路灯明,卫生室门前停有120,如果有人疾病发,10分钟后到他家。
刘永生选择从医并不是偶然,而是跟他儿时的一段经历有关。他两岁那一年,右腿意外骨折,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没有钱看病,是村里的党员干部,捐款筹集了20块钱及时治好了刘永生的骨折。从那以后,刘永生的母亲常常念叨:“娃呀,你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当个医生,要让没钱的人都能看得起病,一辈子不要忘了村支书的恩情,不要忘了乡亲们给咱的帮助。”
刘永生将母亲的话,将这份恩情牢牢记在心中。刘永生读高中时参加了学校开办的医疗班,毕业后恰逢村里麻疹流行,他便将所学的医学知识与治疗麻疹的相关资料相结合配制草药参与救治,村里的麻疹慢慢得到了控制。“村支书觉得我是一个学医的苗子,就送我到地段医院参加了三个月的集训班,成为了一名赤脚医生。我也下决心要苦学医术,把守护乡亲们的健康当作我一生的事业。”刘永生说。
40多年来,刘永生坚守着初心与岗位,“为了保证乡亲们在最需要的时候找到我,我就住在卫生室,这已经成了我的习惯。只要我身体还干得动,这个习惯我就一直坚持下去,继续做好乡亲们身边的守门人。”刘永生坚定地说。作为一名有着46年党龄的党员,他用践行着入党时的誓言:全心全意服务好群众。
“现在我慢慢老了,为了能让村上的人继续在卫生室看病,我儿子毕业以后,也成为了村卫生室的一名乡村医生,我孙女上大学,也学了医学专业,我要把治病救人这个事继续做下去。”刘永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