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中医培训学习,提升了水平和技能,诊疗技术更上一层楼。”“关岭苗药工匠”杜贵龙感慨地说。
杜贵龙的父亲是关岭自治县一名有名的民间苗医,他从小耳濡目染,加之父亲的悉心教导,掌握不少苗医知识。大学毕业后,他跟随父亲系统学习苗医诊疗、用药等,传承苗医精髓,为患者进行调理、治疗。
2010年,学有所成的杜贵龙远赴广东佛山,开设苗医馆,以特色疗法解决市民的疑难杂症,前来就诊的患者越来越多。4年后,他在广州市开设大型苗医馆,满足患者就诊需求,然而,随着患者逐渐增多,对诊疗技术要求不断提升,他想拜师学习,却找不到路子。
2016年,当看到“关岭苗药工匠”中医药讲师培训视频,他找到了新方向,跟随系统学习穴位等,总结出一套专门治疗风、寒、湿痹所引起的多种疑难杂症特殊方法。
两年前,关岭自治县中药材市场正式运营,该县盛邀杜贵龙回乡发展,他放弃广州市中医业务,毅然回到关岭,在中药材市场内开设中医馆,到目前已服务4000余人次。
杜贵龙只是安顺市打造“关岭苗药工匠”的典型。近年来,安顺市从技能培训入手,通过有效举措解决中药材产业技能人才匮乏问题,提高产业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全力打造“关岭苗药工匠”,促进全市劳动力稳岗就业和中药民族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实现中药材“种植、交易、加工、销售、医养”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发展,带动4万余人就业。
“关岭苗药工匠”以示范培训引领,重点中医药企业、合作社负责人带领行业人员,主动参加中药饮片加工专项能力提升培训,举办3期中药民族药从业人员民族药加工提升培训班,培训人数3050人。
为做好培训工作,安顺市与贵州中医药大学、安顺市黔中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合作,签订“关岭苗药工匠”培训合作协议,开发“关岭苗药工匠”药业评审、中药饮片工艺、中药饮片加工等线上授课;优化线下实操课程,针对关岭中药材产业种植管护技术欠缺、中药饮片加工标准等执行不够、中医药产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聘请省内中医药知名专家、高校教师给学员现场释疑解惑,提高“关岭苗药工匠”技能水平。
据了解,“关岭苗药工匠”通过技能培训、鉴定评价后,从事扦插工、种植工、生产技术员、QC、QA、万能工、市场营销员、针灸推拿师、康复师、检验士等,推动基地产业化、加工标准化、经营品牌化,促进关岭中药民族药产业转型升级。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小友
编辑 张云开
二审 杨小友
三审 刘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