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因为高血压,白天头晕,晚上失眠,本以为要去县里住院挂瓶了,结果卫生院中医馆的王德生大夫几服中药就好了不少。”家住福建省明溪县胡坊镇的曾先生感叹,镇里有家中医馆,看病不仅方便而且疗效也很好。
曾先生口中的中医馆就是福建省卫生健康委认定的明溪县首家“精品中医馆”——胡坊卫生院中医馆。自从中医馆2018年投入使用后,就受到了当地百姓的欢迎。在医生们优质的中医药服务下,“慢性病找中医馆”渐渐成为当地百姓就医新模式。同时,“听王德生讲中医”也成为百姓们就医过程中一件乐事。
中医馆里有位健谈的中医师
王德生是胡坊卫生院中医馆的一名中医师,在当地百姓心中他是“医术高明”和“博学健谈”的代表。王德生经常在为患者诊疗的同时,向大家介绍很多中医药知识,从健康饮食到作息起居,从《黄帝内经》到《金匮要略》,他将自己所学所知“一股脑儿”地全部灌输给大家。百姓们也逐渐从听不懂,到现在喜欢上了中医药。
王德生的博学和饱满的热情源自于他近30年的工作经历,以及对基层的坚守。毕业于三明市卫生学校中医药专业的他,在那个可以分配工作的年代,怀揣着对中医药的懵懂热爱,踏入了基层医疗卫生领域。1996年,他被分配到明溪县下辖的一个偏远乡镇卫生院,从此与基层卫生事业结下不解之缘。
初到乡镇卫生院,简陋的条件并未让王德生退缩。那时的卫生院,医疗设备匮乏,中药种类稀少,仅有十几到三十味常用药,且信息化程度几乎为零,看病抓药全靠手工记录。但年轻的王德生没有抱怨,他深知,患者的需求就是他努力的方向。
多年来,王德生辗转过多个地方,在三明市明溪县起步,于泉州市石狮市发展,最终又因对家乡和患者的牵挂而回到三明市明溪县,但不管到哪里,他都没有离开过基层。王德生说:“基层有着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是很锻炼人的。”这些年他经历了无数次中西医结合抢救病人的紧张时刻,无论是农药中毒、大出血,还是脑中风患者,他都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积极投入救治。这段经历,不仅锤炼了他的医术,更坚定了他在基层为百姓服务的决心。
胡坊卫生院所在乡镇位置偏远,距离明溪县城有20多公里,王德生每月却只休2~3天,风雨无阻。无论是日常门诊、公共卫生服务还是乡村巡回医疗服务,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他耐心地为每一位患者诊治,仔细询问病情,认真斟酌药方。
多年的基层医疗工作,让王德生深知基层百姓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之迫切。他的坚守为无数家庭带来了健康和希望,他对患者有说不完的“健康嘱咐”,他对百姓有燃不完的“科普热情”。
留住人才让中医馆发展有活力
古色古香的诊室,浓浓的中药味,丰富的中医器械……走进胡坊卫生院中医馆,王德生和几位中医大夫正在为患者把脉、开方、针灸、拔罐。
近年来,在胡坊卫生院院长王建文以及王德生等一批医护人员的努力下,中医馆不断发展建设,如今已经配备有腰椎颈椎牵引器、针灸电针仪、中频治疗仪、超声波治疗仪磁疗仪等器械,可以使用针灸、推拿、拔罐、中药贴敷、刮痧、敷熨熏浴等6类12项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常见病、多发病,为当地百姓提供了多元化的治疗选择。
此外,中医馆在硬件设施上也有了显著改善,不仅中医诊室、中医治疗室、中医药康复室、中医药展示厅等一应俱全,还增添了空调及排烟设施。中医氛围浓厚的装饰和宣传展板,营造出良好的中医文化环境。中医馆还通过与明溪县总医院中药房煎药室合作,确保了中药汤剂供应的及时性和便利性。
虽然中医馆发展迅速,但仍然面临人才困境。王建文深知,“人才是中医馆发展的关键。”因此,胡坊卫生院中医馆一直在积极探索解决办法。
一方面,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吸引更多专业人才加入。王建文介绍,目前已经初见成效,2023年校招一名福建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到中医馆工作,为中医馆发展增添了活力。
另一方面,王建文表示,需要加强对现有医护人员的培训,鼓励他们学习经典,提升业务能力。2023年与县总医院合作选送10名卫技人员专项培训了中医非药物疗法。2024年又选送了一名中医学专业技术人员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参加中医全科医师规培。在繁忙的日常临床工作后,王德生作为经验丰富的中医师也主动承担起“传帮带”的责任。
在王德生的案头上,总放着《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内经》等书籍和七八本笔记。“怎样才能扎实地提升诊疗水平?还是要回归经典。”王德生一头扎进中医经典著作之中,这些晦涩难懂的古籍,在他眼中却是取之不尽的智慧宝库。为了更好地理解经典,王德生想尽办法,看名医教学视频,参加各类中医培训和学习班,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桌上泛黄的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是王德生仔细研读不同版本,进行不断对比后最喜欢的一个版本。
通过对经典的深入学习,王德生的临床思维和辨证论治能力得到极大提升。面对夜间盗汗严重的艾滋病患者,他依据经典理论,考虑患者正气虚弱、阴虚盗汗,巧妙地将多种经典方剂合方运用,缓解症状;面对反复发热、咳嗽的患者,他通过六经辨证,运用小柴胡汤加减,很快使患者病情好转。这些治疗疑难疾病的成功案例,不仅让患者对他赞誉有加,也让同事们对他的医术钦佩不已。
在王德生的带动下,中医馆逐渐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王德生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临床经验和所学知识传授给年轻的医师们,大家也纷纷效仿他,研读经典,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这不仅促进了医师们的个人成长,也为中医馆的长远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
如今,胡坊卫生院中医馆在当地的影响力日益扩大,每月诊疗人次均超过800人次,永安、清流、大田等周边县市的基层群众遇到疑难杂症,也会选择到胡坊卫生院中医馆就诊。而王德生,这位在基层坚守近30年的中医师,用他的执着与热爱,激励着更多人投身到基层中医药服务中,为守护百姓健康贡献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