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正式公布《和平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光复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这两大位于荔湾区的历史文化街区都极具特色,历史上分别是广州中成药专业街,以及清末民国时期岭南报业蓬勃发展的重要见证地。规划均提出,要传承文脉,修复历史空间,重现地段风貌特色。
和平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
和平中历史文化街区:
加大力度开展中医药文化保护
和平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范围以和平中路为主干,南至杉木栏路,北至光雅里,与上下九—第十甫历史文化街区相接,西至十八甫南路,东至康王路,面积9.14公顷。
和平中历史文化街区民国时期广州医药文化聚集和发扬的载体。在西关平原形成后,逐渐集聚手工业衍生的各类专业市场,特别是桨栏路—十三行-杉木栏中成药专业街为广州地区中医药产业营造了发展的土壤,也为广州医药文化在近代进一步发扬光大提供载体。和平中历史文化街区经历了西关地区的形成,从滩涂陆地转变成为以十八甫为中心、接受十三行辐射的商业住宅区,综合形成了丰富且具有典型特征的城市肌理,是西关早期商住混合街区的代表。街区内保留了民国时期形成的大量传统建筑,以竹筒屋和西关大屋为主要形式,建筑的立面、门窗等都保留了历史风貌,具有丰富的岭南特色建筑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维持现状建筑高度不变,新建或扩建的建筑高度应控制在12米以下,同时应满足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对周边建筑的高度要求。
规划提出保护街区的传统非物质文化。包括传统老字号、代表性商业门类、传统生活和生产商业习俗、历史场所、街巷路名以及粤语等与街区相关的其他民风民情。要加大力度开展中医药文化保护:结合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建议将东西药局旧址纳入中山径、医药径的节点进行展示;结合最广州历史文化步径中的美食商贸路径展示;结合和平中历史文化街区某些地段的更新,规划展示一些具有广州当地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街区内口袋公园等公共空间结合开展展示。保护和展示历史信息,通过街巷景观小品和展示体系设计,延续 广州历史记忆,同时,适当选取个别店面,结合现代商业模式和文化创意产业向游客和市民展示。
光复中历史文化街区:设置报业展览场所
光复中历史文化街区以光复中路为主干,范围南至上九东街、安良里,与上下九—第十甫历史文化街区相接,北至长寿东路,西至德星路,东至白糖西街(人民路高架出入口),规划范围 8.04 公顷。
该街区是清末民国时期岭南报业发展历程的重要见证地。 历史上光复中路有近百家报馆及与之相关的印刷厂等,被誉为“报馆街”。报业的集中也带动了周边的印刷出版业的发展,印刷业作坊聚集在第六甫、第七甫(现光复中路)和长寿路小圃园一带。光复中历史文化街区附近现存清末民国的报馆旧址共7家,这些历史遗迹是这一段民国时期岭南报业辉煌历史的重要见证。
光复中历史文化街区业态随着周边商业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由明代的水脚市场和寺旁广场,到清末的西关机房区,民国时期蓬勃的新闻印刷业,到后来丰富多样的玉器、小百货、针车等专业街市。目前遗存有多家当楼、报馆、老字号等。同时其紧邻上下九商业街,历史上玉器街、百货街、服饰街等与上下九街区的商业形态有着重要的关联。
光复中历史文化街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国报业文化、传统饮食制作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统生活和生产商业习俗、历史场所、街巷路名以及与街区相关的其他民风民情等。规划提出设置报业展览场所。在街区选择一处历史报馆旧址,进行修缮,用作广州报业发展历史的展览场所,展示广州报业文化,彰显街区的历史文化价值。
规划提出保护的传统餐饮老字号和特色商业、手工业和民俗文化,对老字号重点企业商标、商号进行保护,同时结合建筑活化利用增加宣传交流和展示空间。 适当引进周边地区的特色行业和民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