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中医启蒙:“处暑”节气特征及中医养生文化内涵

   2021-08-24 6130
导读

关注中医启蒙健康绘本教育关注中国特色幼儿园建设关注学习型家庭养成果雪儿中国特色学前教育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语自白居易《早秋曲江感怀》处暑到来,浓密的暑气散去,阵阵的凉风袭来。2021年8月23日周一

关注中医启蒙健康绘本教育


关注中国特色幼儿园建设


关注学习型家庭养成


果雪儿中国特色学前教育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语自白居易《早秋曲江感怀》


处暑到来,浓密的暑气散去,阵阵的凉风袭来。


2021年8月23日周一的5时35分,也就是农历辛丑年七月十六日的卯时,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处暑,如期而至,不差分毫。


处暑之“处”,元人吴澄所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


“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处”是终止、结束的意思,表示暑气至此而止,炎热消退,昼夜温差加大,夜间气温走低。


表现在天文上,太阳直射点由夏至节气之日的北纬23°26′,向南移动到了北纬11°28′。


当然,随着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这个炎凉的更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过了处暑节,两头冷中间热”


“秋意早晚凉,中午汉衣裳”


“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


“处暑白露节,夜凉白天热”


很多农谚俗语就生动地形容了处暑节气后的气温变化特点。


虽然处暑之后,整体上气温早晚已经降低,有了渐浓的秋意,但是偶尔白天也会出现高温天气,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秋老虎”。


这也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大暑、处暑,合称“三暑”的意义所在吧。


处暑之“处”,与小暑之“小”、大暑之“大”,都是反映一年中暑气的变化。


小暑之“小”,是小热;大暑之“大”,是大热;处暑之“处”,是暑气将止。


所以,处暑也可以称之为“出暑”了。




《素问·六节藏象论》中讲:“三候谓之气。”


这就好像我们现在的七天为一周,古人将五天称为一候,三侯呢,也就是三五十五天为一个节气。


处暑三侯的节气特征,突出表现为:


一候鹰乃祭鸟;


二候天地始肃;


三候禾乃登。


(出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处暑》)


这也就是说,在处暑刚开始五天的一候里,义禽老鹰感秋气而发,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并且陈列饮食,就好像人们祭祀时候的模样。


处暑的二侯节气,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充满了肃清之气。古时候的“秋决”啊、“秋后问斩”啊,在文化意义上也就是顺应天地之气,遵守天意,按照天时行事。


处暑的三侯节气,庄稼都要成熟了,五谷丰登,农民们就要开始准备秋收了。


除此之外,古人在长期的经验中,还总结出了很多气象谚语,比如“立秋处暑有阵头,三秋天气多雨水”、“处暑落了雨、秋季雨水多”、“处暑雷唱歌,阴雨天气多”,等等,都是对处暑节气气候变化规律性的认识。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语自苏泂《长江二首》


处暑节气正是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宋人苏泂写道:处暑之后还没有三天,就来了阵阵的凉风,舒服惬意的感觉真得是千金难买啊。


不过,七彩云在这里要说明的是,二十四节气起源于上古时候的黄河流域,主要依据黄河流域的气候与物候创设。


这就要求我们,在中国的大江南北,不能一成不变地用节气来指导我们的生产生活,各地不能一概而论,而要客观看待,有所变通。




一般来说,处暑之后,南北方的气候还是有很大差异的。北方气温普遍下降明显,“一场秋雨一场寒”;而南方气温呢,“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还要常常受到“秋老虎”的折磨。


具体到某个地方区域的热还是凉,往往与当地的地理位置、降雨情况有很大关系。


比如老百姓说的“最怕七月连阴天,秋老虎在也枉然”,说得是处暑之后的秋凉;“处暑出大日,秋旱晒死鱼”、“处暑不下雨,干到白露底”、“处暑处暑,热煞老鼠”,说得是处暑之后的炎热。


就拿今年来说吧,河南“7·20”特大暴雨之后,损伤惨重;这不,气象台预报,8月21日至24日,河南又要成为暴雨中心。


这样的话,夏秋阴雨天多,降雨量大,河南今年的秋天自然就是一个“天凉好个秋”了。天佑中华,河南加油,在这里,健康全家福七彩云,衷心祝福河南人民平平安安。




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


——语自白居易《早秋曲江感怀》


白居易在诗中写道:一池静水之上,又一年的秋天已经到来;娇艳的荷花,已经变成了结满莲子的莲蓬。


世间万物因节气而不同,处暑节气来到,一样万事皆天意,人随天地转。


处暑节气,换季时节,冷热温凉气候分化,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渐渐趋向收敛,人体内的阴阳之气也随之盛衰转换。


这个时候,我们稍不注意的话,就可能引发这样那样的疾病,尤其是本来免疫力就比较低的“一老一小”,就更容易陷入换季生病的“魔咒”,所以自古以来就有“多事之秋”一说。




处暑节气,我们应该怎样顺应自然,做好自己与家人的养生保健呢?


处暑节气,如何睡眠?


处暑节气,如何饮食?


处暑节气,如何运动?


接下来,果雪儿健康家庭全家福就为各位家人倾情分享,处暑节气话养生的系列中医养生知识。


敬请您关注,我愿意做您的健康好朋友。


说明:


1、凡具体诊疗及养生,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


2、本文为北京果雪儿健康家庭全家福特聘专家七彩云原创系列之二。


3、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作者:七彩云


强烈推荐


中国特色主题活动进幼儿园


全家福社群联系人


微信号:guoyiqimeng


(“国医启蒙”全拼)。


微信社群拒绝广告、外链


抖音:果雪儿全家福中医启蒙


头条:果雪儿全家福中医启蒙


西瓜视频:果雪儿全家福中医启蒙


网站:中医启蒙全家福




果雪儿服务项目


1、中医特色幼儿园


2、国学特色幼儿园


3、中医健康家庭365养成计划


4、书香家庭建设


5、小学生学中医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zywpt.cn/news/show-140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北华亮云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冀ICP备202100016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