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三伏贴”成“万能贴”?中医药文化不容如此捧杀

   2021-09-06 7280
导读

“三伏贴”是人们熟悉的中医药产品,不过在某些电商平台上,“三伏贴”被一些商家包装成包治百病的“万能贴”,宣称可以治疗消化、呼吸、免疫系统疾病,对妇科产后、祛风湿、降“三高”等有功效。据媒体调查,网上出

“三伏贴”是人们熟悉的中医药产品,不过在某些电商平台上,“三伏贴”被一些商家包装成包治百病的“万能贴”,宣称可以治疗消化、呼吸、免疫系统疾病,对妇科产后、祛风湿、降“三高”等有功效。据媒体调查,网上出售的“三伏贴”有不少疑似假货,大多和医院使用的也不是一回事。


据医院工作人员介绍,医院开展的“三伏贴”项目是一种医疗技术,使用的原材料,均为处方用药。换言之,“三伏贴”的疗效有着严格的适用范围,并不是任何人拿来想用就用。然而,市场上的出售的“三伏贴”,不仅随便就能买到,而且适用范围也随意扩大。如此行径,不仅混淆了公众对“三伏贴”的理解,也可能延误真正有需要的患者的治疗。


当然,此“三伏贴”非彼“三伏贴”。市场上不少“三伏贴”产品,打着保健品的旗号,使用的是河南省保健用品行业商会颁发的“豫健准字”“豫健团标证字”这样的另类文号。虽然这些“三伏贴”产品多含有艾草、元胡、细辛、白芥子、甘遂等中药成分,却在文字表述上强调保健,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以此躲避更严格的药品准入和监管。


然而,早在2010年,当时的河南省卫生厅就下发文件,宣布废止保健用品批准文号。保健用品批准文号到期后,不再换发和延续,禁止企业再标注“豫卫健用字”批准文号。因而,即便按照保健品理解,市面上的一些“三伏贴”也涉嫌缺乏合法资质。在报道中,记者也发现一些已被注销的文号,被商家挪用后以医疗器械等面目销售。


虽然这些“三伏贴”多用于外用,但一旦不恰当地使用,仍然会让患者产生不良反应。例如,患者如果贴错部位,可能会引发炎症等一系列问题。还有的“三伏贴”产品面向儿童销售,儿童身体柔弱,一旦使用不当,更会造成严重后果。正如专家所言:“人体构造复杂,需要有经验的医生来判断,并不是‘一贴通用’就能实现的。”


现实中,类似“三伏贴”这样,以中医药文化的名义推广,宣称能够包治百病的产品并非个例。一些产品利用人们对中医药的信任,也抓住了患者期待治疗尽快起效的心理,夸大疗效,还想方设法逃避监管,不仅扰乱了医疗市场秩序,还妨碍了中医药文化的推广传播。由于这些产品与中医药文化捆绑在一起,一旦人们发现效果不及预期,甚至副作用巨大,有可能对中医药产生整体的怀疑。


为了更好地传承与推广中医药文化,中医药品和保健品的界限不可随意模糊。对于使用特定中药材的产品,理应将其归入药品范畴严格管理,有关销售平台也要提高准入门槛。只有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中药和接受中医治疗,相应的疗效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患者的安全才能得到保障。把一些著名的中医药产品,美化为无所不能、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对中医药文化而言,无异于一种“捧杀”。


对“三伏贴”而言,唯有“存真”,才能“祛魅”。只有坚持对症下药,因具体病情而异,不夸大功效,不掩饰副作用,严格科学管理,传统中医药文化才能在继承中发展,才能在现代医学的语境中获得新生。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zywpt.cn/news/show-154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北华亮云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冀ICP备202100016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