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没有看新闻报道的呢电视直播间?喜欢看新闻的可能会留意到近期《新闻直播间》播出“让中医药走进中小课堂”的报道,随后这几天就有一个省份在小学五年级开设了中药课程消息传开,浙江作为试点城市率先开设中医药课程。这个课程是全国性都要落实到的在全国进行推广,中医课程在中小学开放的原则是“不考试”。
对于学生来说当然喜欢这一课程,枯燥无味的学科课程每天都在上已经烦躁了。同时还有很多家长表示中医课程推广是好事,这个比英语实用性大。
开设中医课程为什么会受到这么多人支持呢?为什么又有家长表示英语没有这一课程实用性大呢,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这对他们有什么影响?
近几年英语作为一门必考课教育地位逐步上升,有些小学从三年级开始学英语,在一线城市里甚至在小学一年级就要学习英语课程。小学一年级连母语都没学好,就要接受另一门语言。导致市场上涌入了许多英语培训班,甚至家长在幼儿园的时候就会给孩子找双语幼儿园。耗费精力不说还要有额外的负担。最关键的是一些城市没有那个环境用不上英语,没必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强行输入另一门语言。
有很多人都在呼吁取消英语这一学科取消英语考试把英语作为一门选修课。让有条件的学生去学习英语以后就业或出国留学,这样用得上。国内大多数是平民老百姓就业找工作的时候都用不上英语有机会接触国际人物,英语华而不实。
反观中医药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一笔大财富,是中国上下5000年文化老祖宗留下来的经验中药是一种文化需要下一代人传承,发扬中医药文化需要下一代人接受并了解中医药。
中医药在高等教育领域也不是很热门,更多人了解中医实行中医药全民科普,这是生命科学如果不了解这门哲学外行人在表面上理解他为治病的课程。这些课程对于小学生非常有利可以让他们接触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奥妙,花卉植物不只是观赏物品他们还有一个神奇的作用可以入药。让小学生了解植物。现在也有很多食物对身体有功效让小学生了解之后还可以防止挑食,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孩子科普了中医药知识以后,也可以预防感冒发烧。中医药的实用性很大让很多人觉得中药应该纳入传统课程让他们科普中国文化知识。
笔者认为现实中医药课程应该作为选修课,渗透在中小学学生脑海里,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国家也有这一文化需要传承,而且这一课程并不是所有人都感兴趣没必要作为必修课。
中药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发掘学生的优点这样让学生从小就有学医的想法。
因为国家规定科学课程要让小学从一年级开始学。郑州为中小学科普了中医药,郑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特地对中小学直播中医药课程,在直播中科普了中医药的知识,组建中医药在中小学全面开设。让学生走进中医药文化开设直播的老师是河南中医药大学的主任,同时还对中医药历史有贡献巨大。
李成文教授开播“以走进中医”讲课对中小学讲述中医药的重要性而且中医药对新冠肺炎也有独特的药效把原理讲给中小学生,同时还介绍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医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巨大财富,知道一些小知识利于自己身体健康。张仲景被后人誉为“医圣”祖籍是河南人,郑州中小学生知道以后有了自豪之情。
中医药课程会将知识基础融入到中小学传统课程中去对中医药传承是一件好事,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播让中医药文化走进人的生活中去,中医药知识比起华而无实的英语有用多了。
笔者寄语:中医药课程进入到中小学为中小学学生提供了新知识以外还能让他们明白自己国家有一个如此伟大的药学,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不能失传,现状对中医药了解的人很少,推行这一个课程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