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饥而不欲食,中医有妙招

   2021-10-08 53030
导读

林毓文医师1973年春,治-一 黃姓女,年17岁。 初起发热,尿道涩痛,尿色茶黄而少。四天后尿痛渐愈,但疼痛渐移至上胃脘部,持绫隐痛,绵绵不已,腹胀痞满,但无恶心、呕吐。食后则感腹胀不舒,隐隐作痛。至今已20余日

林毓文医师



1973年春,治-一 黃姓女,年17岁。 初起发热,尿道涩痛,尿色茶黄而少。四天后尿痛渐愈,但疼痛渐移至上胃脘部,持绫隐痛,绵绵不已,腹胀痞满,但无恶心、呕吐。食后则感腹胀不舒,隐隐作痛。至今已20余日,虽饥而不欲食,甚则畏食。经多方求治未效。日 渐消疲乏力。诊见其形体清瘦,面色苍白,精神萎靡、懒言,舌质淡红少苔,脉细稍数。患者家属所煮食物放于其面前,仍无食欲感。经劝说方勉强进食少量。余初不以为然,认为乃-般胃脘痛。治以消食导滞,先予保和丸数付无效,即给平胃散加味,亦未见转机。



再加恩索改四君子汤加丁香、莱菔子、山楂之类,均未奏效。患者益见咽千口燥欲饮水。遂将其病从发生到现症进行逐一-分 析。



1.起源为热淋,热病去后始生此症。两者之间有否联系呢?想共素体虚弱,很可能原有阴虚,发热数天,热虽除,但津液耗损所弓|起之后遗症一时难以恢复。热邪伤阴,五脏六腑之阴精均受损耗,亦有可能产生胃阴虚之症状。《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说:“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膀胱热则水下湿。”其病之根源在肾虚,其变化关键在热淋。



2.胃脘隐隐作痛,绵绵不休,提示无实邪,非实证。为何知饥而畏食?是脾能运化而胃不能受纳,加之胃脘隐痛,食之尤甚,使患者对食物产生一种恐惧心理,故终日不思食或饥而畏食。说明其病在胃。综合分析:此病由于肾虚,热邪乘虚侵人而成热淋,邪热伤阴,表现为胃阴不足证。病根本在肾虚,其标在胃。胃脘隐隐作痛,饥而畏食是一种伤阴的后遗症。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吸取上述屡治胃而不验的教训,决定改弦曷辙,着重治其肾,培其根本。通过治肾而达到养胃,以麦味地黄丸加肉桂,



方中以生地易熟地,与麦冬、 五味、山药配合滋阴补肾,润燥养胃,茯苓、山萸肉、补肾健脾;泽泻人肾、膀胱以利湿热;肉桂少量用于反佐,以制寒凉又温命门之火。药投2付,病有好转,腹痛渐减,食欲稍增,再投2付,胃脘疼痛消失,饮食正常而愈。



纪东涛医师按:很多肠胃疾病(功能病变,气质没有病变),常常和肾有关系,内经云“肾为胃之官”,肾气不足则不能蒸化肠胃的水谷精微,所以很多尺脉弱的脾胃病,加肉桂,补骨脂,益智仁效果更佳。中焦不化,食物自身热量会停滞体内而兴风作浪,食火合湿,则下流于肾,膀胱,所谓湿热下注,健中焦则阴火自灭,可谓“土厚,阴火自伏”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zywpt.cn/news/show-212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北华亮云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冀ICP备202100016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