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夏至中医养生知识

   2021-10-12 7200
导读

夏至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夏至这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夏至”,顾名思义,就是暑夏到来的意思;从阴阳二气来看,就是阳极之至。从夏至日起,我国开始进入一年

夏至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夏至这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夏至”,顾名思义,就是暑夏到来的意思;从阴阳二气来看,就是阳极之至。从夏至日起,我国开始进入一年中最热的阶段。俗话说“夏至一阴生”,就是说在此节气中,尽管天气炎热,可阴气已开始生长,致使人显得极其脆弱,容易患各种疾病。所以,这一节气中,合理的养生保健非常重要。


一、夏至的饮食养生


夏至是一年中人体代谢最旺盛的季节,因为天气炎热,此时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可口,避免油腻、难消化的食品,增加脾胃运化的负担。饮食要以清泄暑热、增进食欲为目的,因此要多吃苦味食物,宜清补。《吕氏春秋·尽数篇》指出:“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唐朝的孙思邈提倡人们“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在强调饮食清补的同时,勿过咸、过甜,宜多吃具有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食物。


绿叶菜和瓜果类等水分多的蔬菜水果都是不错的选择,如各种绿叶蔬菜、苦瓜、黄瓜、西红柿、包菜、莲藕等,都是很好的健胃又清暑热的食物。而面条,也是夏至后被推荐的美食之一。在中国北方流行一句谚语:“冬至饺子夏至面”,尤其是凉面,既能降火开胃,又不至于因寒凉而损害脾胃。夏至后,气温逐渐升高,人体出汗量也会随之增加,因此人体需水量大。对此,还可以在饮食上加以调节,如喝些绿豆汤、酸梅汤等。但对于寒凉体质和体质虚弱之人,绿豆汤不能饮用过多, 以白开水为宜。


夏天的冷饮特别受欢迎。虽然一杯冷凉的饮品能令人心旷神怡,但不宜过量。过量的冷饮,可以损伤人体的阳气,特别是脾胃运化功能受损,会引起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纳呆腹胀等症状。


另外要注意苦夏所带来的问题。苦夏是指在进入夏季后由于气温升高,出现胃口下降,不思饮食,进食量较其他季节明显减少并伴身体乏力疲倦,精神不振,体重减轻的现象。苦夏大多是由于体虚者感受暑热之气所致,夏季天暑下迫,地湿上蒸,使体内湿热过重,影响脾胃功能。每年夏季的芒种、夏至、小暑时节都是苦夏发生的高峰期,有的患者甚至每年都会发作,此时注意饮食调理尤其重要。


可以吃些质地软、口味清淡的食物,例如小米、燕麦,薏米仁、山药、莲子等健脾开胃、淡渗利湿的食物熬粥喝。暑热较重者,以菊花、薄荷、金银花、连翘、荷叶泡水代茶祛暑清热。


二、夏至养生重在养心


《养生论》中提到,“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炎热夏季最宜调养心神,使心神宁静,方可似心中有冰,不感其热。也就是现在常说的“心静自然凉”之意。心烦意乱只会增加热的程度,故应保持清凉的心境,学会调息。夏至时节,昼长夜短为顺应自然界阴阳盛衰的变化,一般宜晚睡早起。适时午休可以帮助缓解疲劳,养足精神。但对于年老体弱者,应早睡早起,尽量保持每天有7 个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


三、适量运动,以助体能


运动是一年四季必不可少的养生手段之一,但夏季运动要适时适量。应尽量避开上午10 点至下午4 点这段阳光较为强烈的时间段,以早晚运动为宜;夏季锻炼,强度不可过大,以减少体能的消耗。特别是有慢性疾病的中老年人,宜选择柔和、动作缓慢的散步、做操、打太极拳等运动方式。避免大量出汗耗伤气阴。


四、夏至养生禁忌


1. 忌冷水洗浴


冷水洗浴是很多人最喜欢的消暑方式,但夏季天气炎热,人的汗孔肌腠均处于开泄状态,因此,寒气极易侵入人体,损伤人体的阳气,或者寒邪困束肌表,阳气不能发越,引发感冒。最好用温水冲澡,使体表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增强免疫力,同时,也要注意浴后避风,小孩儿尤其如此。


2. 忌夜卧贪凉


中医认为“头乃诸阳之会”,头部是人体阳气的汇聚之处,夜卧吹冷,极易导致阳气折损,引发头痛、面瘫、关节疼痛等疾病。因此,宜避免空调、风扇直吹人体,我们可以将室内空调的温度调节在26至28摄氏度,既节能环保,又利于大家的健康,避免空调病的发生。


五、 长按穴位 除烦消积


入夏后除了规律作息和饮食调养以外,可以按摩穴位达到养生的目的。


劳宫穴:手握成拳,中指尖所点之处


后溪穴:握拳,在第五掌指关节尺侧后方


中脘穴: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点


天枢穴:肚脐左右两拇指宽度


足三里: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


每次按压6秒钟,每天可以重复10次,还可以夜间入睡前和早晨起床前绕脐揉腹,顺时针、逆时针各50次,也可以起到调理脾胃的作用。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zywpt.cn/news/show-221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北华亮云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冀ICP备202100016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