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去年不足2元一斤,农民懒得摘,如今刚熟已涨70%,却仍不想卖

   2021-10-25 6120
导读

这几年随着种植技术的突破,很多水果、中药材都实现了人工种植,尤其是中药材,有越来越多的农民投入种植。作为第一批种植的农民,总能吃到不少红利,而且现在很多中药材的价格不断被开发出来,市场需求量也在不断的

这几年随着种植技术的突破,很多水果、中药材都实现了人工种植,尤其是中药材,有越来越多的农民投入种植。作为第一批种植的农民,总能吃到不少红利,而且现在很多中药材的价格不断被开发出来,市场需求量也在不断的扩大,是一个值得考虑的种植方向。


所以这几年不少农民都在尝试中药材种植,都想要从中获取不错的收益,只是种植必然有风险,行情波动总会存在,高收益是有不少运气成分的,亏损的也不在少数。

中药材作为农产品的一种,种植户们最先想到就往往是销路问题,所以一般都是当地有人种了,就跟风种植,产量大了就会吸引来客商收购,有种抱团取暖的感觉。不过这种方式也容易出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形态,当种植的药材整体产能过剩,行情陷入低迷的时候,就没有一个种植户是无辜的。比如栀子、覆盆子、三七、三叶青等,被人工大规模种植后,行情已经低迷了很多年,直到最近栀子的行情才有所起色,当仍没有达到种植户的期望值。


栀子又名山栀子、黄栀子等,人们经常见到的是用作绿化的栀子,开着白色的花朵,还有一首《栀子花开》曾经给人留下些许印象。栀子入药的部位是它的果实,平时比较少有人会去关注它,因为即使是入药,也很少以栀子果实的形态出现,而是加工提取其中的一些物质,所以很多人都是听过它的名字,没见过果实,甚至连栀子花也没有见过。


栀子适应性强,在南方很多省份都能生长,目前种植的主产区在福建、江西、湖北、四川,并前两者面积较大,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产业链,每年都会有客商前来收购,种植户也基本不同担心销路,只是价格就一言难尽了。


由于入药的是栀子果实的干品,具有一定的耐储性,行情往往受到库存量和新一季的产量的影响。所以遇到行情差,但又不想卖,就会有一些种植户选择存起来,等待时机卖出,这是栀子的优势,也是无奈的做法。


现在距离2011年的一斤21元(干品)高价,已经过去10的时间了,期间行情虽不断波动,但前3年(2018、2019、2020)栀子一直处于一斤5、6元的区间,而鲜品的收购价格则只有1.6元左右,很多种植户都懒得采摘,因为这样的价格扣掉管理成本和采摘工钱,几乎没有利润可言。

直到今年,栀子的价格才开始有所上涨,干品价格突破10元/斤,现在鲜果收购价达到了2.7元,涨幅接近70%。而涨价是建立在持续的低价,很多种植户疏于管理以及极端天气造成的减产,新货供应量减少,让库存货得到了不错的消化。现在库存货少了,商贩们开始积极收购,但无奈于今年的栀子也是减产的,受年初倒春寒影响,福建、江西等地的栀子产量比去年更低了,部分果园的产量仅剩往年的20%。

现在栀子的收购价上涨,但却没有激起种植户的种植和采收的积极性,即使是有货也不想卖了。问题出在产量太低,收不了多少上来,扣掉采摘工钱,收入也是少的可怜,还有不少种植户对栀子已经没有了期望,转而发展其他农作物,转移了重心。如今栀子发展成这样,与很多种植最初的想象差距很大,毕竟要种植5、6年才能采收,现在的价格在他们看来也还是很低,所以没有了积极性,也就能理解了。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zywpt.cn/news/show-249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北华亮云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冀ICP备202100016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