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日期间,有外出游玩的,也有宅在家里享受美食的。在此,笔者给大家提个醒,节假日期间也要时刻注意顾护胃气。脾胃为后天之本,吃饭关乎健康和生命,好好吃饭,是养护胃气最基本的一步。不同人群有不同的生活和饮食方式,在此笔者针对不同的人群为大家详细说说吃饭护胃这件事。
儿童饮食有节
节假日期间,学生放假了,也放松了,家长也会想方设法为孩子准备各种美食,在此提醒家长注意以下几点:
很多家长过节时为孩子准备各种各样的零食,糖果、薯片、果冻、火腿肠……应有尽有。由于儿童自控能力较差,家长若不加以管制,吃了比平常多数倍的食物,很容易造成急性胃扩张。
零食中的膨化食品对儿童身体有害无益,油炸薯条、雪饼、薯片、虾条、鸡条、玉米棒,这些都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膨化食品。经常食用膨化食品,会影响正常饮食,导致多种营养得不到保障和供给,易出现营养不良。膨化食品普遍高盐、高味精,影响儿童身体发育。
此外,要避免饮食不规律。学生放假以后,没有了规律作息的约束,晚上不睡,白天不起,午饭时间当早餐,夜宵又成了午餐,导致饮食极度不规律,容易出现腹胀,食欲不振,腹泻等胃肠症状。
年轻人切忌猎奇
十一长假期间,许多人喜欢去吃一些平时不常吃的东西,以求换换口味。专家指出,换口味并不是不可以,但要以安全为前提。因为很多不常食用的食物,其品质不在有关机构的检测范围之内,携带了哪些疾病、有没有寄生虫都不得而知,安全隐患非常大。因此专家提醒您不要盲目猎奇。
外出游玩的朋友们应做到规律饮食。虽然外出,但不能放纵,尽量做到一日三餐规律饮食。注意饮食安全卫生,避免吃生食和不干净的食物,防止造成胃肠道感染。
老年人清淡为主
节假日老年人饮食一定要清淡,做到少盐、少油、少糖,营养均衡。膳食结构搭配要合理,切莫餐餐只吃大鱼大肉,要和蔬菜、水果搭配着吃。节日饮食杂乱,更容易使人上火、便秘,多吃些水果,既可以起到很好的清热、解毒、润肠功效,还能调节改善人体的代谢机能,预防各种疾病,增进身体健康。水果与蔬菜的消化时间和过程不同,可分开食用。
老年人还要选择适合自己体质的食物,不要单凭口味挑选食物。脾胃虚寒的老年人贪吃生冷食品会引起肠胃不适或腹泻,内热较重的老年人嗜好油炸食品或吃羊肉火锅常会引起口舌溃疡或大便干结。这是因为食物属性与体质不相符合。我们应熟知食物的温凉属性,提供与老年人体质相一致的食物,同时还要根据季节变换调整食物。
老年人一般牙口不好,咽喉部黏膜萎缩,感觉较迟钝,食道和胃蠕动减慢,进食时要防哽噎。特别是吃年糕、糍粑等黏性食物时,切得小一些,细嚼慢咽。未经细嚼的食物在胃内不容易消化,造成胃肠负担过重,消化吸收不良,也会造成胃的损害。此外,吃鱼、鸡等有刺和骨头的食物时,应防止被卡,注意进食安全。
肝病患者更重饮食养护
此外,肝病患者应补充优质蛋白,营养结构要以产气少、易消化的主食为主,适当进食鱼类,瘦肉,蛋类,补充适量优质蛋白质。控制动物油脂的摄入,适当进食蔬菜水果,补充各种维生素。保持低脂饮食,减少脂肪摄入。有腹水的肝病患者,宜低盐饮食,高盐饮食可以引起钠、水的潴留,容易引起肝硬化患者并发腹水的产生。一定要控制水分和盐分的摄入,一般每天饮水量500~1000毫升。有肝性脑病的患者要控制食物中蛋白质的摄入量,同时要保持大便通畅,争取每天一到两次大便。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的肝病患者,要软食、半流饮食以及流质饮食,粗糙的饮食要避免。一定要注意细嚼慢咽,避免吃较硬的食物,如瓜子,花生,油炸食品等。
注意以上几点,让我们度过一个健康、祥和、安乐的国庆小长假。(郑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