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皇帝赐名的中药—骨碎补

   2021-11-03 360
导读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讲述了关于骨碎补的两个故事:《本草纲目·草部》第二十卷骨碎补【释名】[藏器曰]骨碎补本名猴姜,开元皇帝以其主伤折,补骨碎,故命此名。【发明】[时珍曰]骨碎补,足少阴药也。故能入骨,治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讲述了关于骨碎补的两个故事:


《本草纲目·草部》第二十卷骨碎补


【释名】[藏器曰]骨碎补本名猴姜,开元皇帝以其主伤折,补骨碎,故命此名。


【发明】[时珍曰]骨碎补,足少阴药也。故能入骨,治牙,及久泄痢。昔有魏剌史子久泄,诸医不效,垂殆。予用此药末入猪骨中煨热与食,顿住。盖肾主大小便,久泻属肾虚,不可专从脾胃也。


《本草拾遗》的作者陈藏器述:骨碎补原名猴姜。到了唐代才称之为“骨碎补”,据说其骨碎补之名还是唐朝开元皇帝所命名的。相传唐代开元年间,皇帝唐玄宗李隆基,常年带兵打仗,将士跌打损伤骨折的很多,皇帝搜集到此药可以治疗跌打损伤骨折,特别是对于粉碎性骨折效果极其显著,故下诏赐其“骨碎补”之名。在历代本草中,能由皇帝亲自命名的药品,骨碎补可谓是绝无仅有。这也是对其补肾强骨作用的充分肯定。


李时珍记录说,魏刺史的儿子患久泄,请了很多医生来诊治都不见效,已然到了生命垂危之时,后请李时珍治疗。李时珍用骨碎补研成末入猪肾中,煨热给他吃,食后立即止住了泄泻。李时珍分析认为:肾主大小便,久泄必然导致肾虚,因此不能单一从脾胃疾病来治疗。考虑到久泄必会导致肾虚,从补肾入手,取得良好效果。事实证明李时珍的分析判断是十分正确的。


补肾强骨效果显


骨碎补别名猴姜、毛姜、崖姜、岩连姜等,是水龙骨科植物槲蕨的根茎。生于海拔500~700米山地林中树干上或岩石上,广泛分布于辽宁、山东、江苏、四川、贵州及台湾等地。全年均可采挖,除去泥沙,干燥,或再撩去茸毛(鳞片)。临床上除了生品外,还有烫骨碎补等炮制品应用。


《药性论》载:“主骨中毒气,风血疼痛,五劳六极,口手不收,上热下冷。”《开宝本草》载:“主破血,止血,补伤折。”《本经续疏》载:“骨碎补,主破血、止血、补伤折,言能不使瘀结者留滞,不使流动者妄行,而补苴伤折,如未尝伤折也。”从前面所讲的故事以及历代本草著作记载来看,骨碎补主要是用于肾虚、骨折等相关疾病的治疗。特别是其强骨、续伤止痛的功效在唐代被皇帝所肯定,历经1400余年,仍具有鲜活的临床生命力。


骨碎补不只是用于续伤接骨而已,清代《本草述》载:“治腰痛行痹,中风鹤膝风挛气证,泄泻,淋,遗精,脱肛。”可见,骨碎补亦可用于肾虚导致的病证。《本草新编》亦载:“(骨碎补)用之以补接伤碎最神。疗风血积疼,破血有功,止血亦效。同补血药用之尤良,其功用真有不可思议之妙;同补肾药用之,可以固齿;同失血药用之,可以填窍,不止祛风接骨独有奇功也。”


补骨作用得验证


中医认为骨碎补性味苦温,归肝、肾经。功能疗伤止痛,补肾强骨;外用消风祛斑。用于跌扑闪挫,筋骨折伤,肾虚腰痛,筋骨痠软,耳鸣耳聋,牙齿松动;外治斑秃,白癜风。


如今骨碎补临床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是骨折碎裂。古今都将其作为治疗筋伤骨折的要药,尤其适用于粉碎性骨折。二是肾阳不足证。多种因肾阳虚引起的病证,如腰痛、耳鸣、久泻久痢、筋骨痿软等。


202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了20种含骨碎补的中成药,有骨疏康胶囊、尪痹片、七厘散等,在骨伤科应用十分广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骨碎补具有促进骨折愈合的功效和治疗骨质疏松的应用。骨碎补的提取物可通过调节多种代谢途径治疗骨质疏松症,能促进骨对钙的吸收,提高血钙和血磷水平,有利于骨钙化和骨盐形成。骨碎补提取液对鸡胚骨原基的钙磷沉积有明显促进作用,提高组织中酸性磷酸酶的活性,促进蛋白多糖的合成,抑制胶原合成。实验性骨性炎症大鼠用骨碎补水煎剂灌胃,连续3个月,可改善软骨红细胞的功能,推迟细胞退行病性变,降低骨关节病病变率,对骨关节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骨碎补具有护牙健齿的功效。骨碎补提取物能够促进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同时能够增加牙槽密度,有利于牙齿保健。


骨碎补还具有抗炎功效,实验表明,骨碎补提取物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及调节炎性因子水平来治疗骨关节炎等相关疾病。骨碎补具有减药毒的功效。其水煎剂对卡那霉素和链霉素所致的毒副反应有明显的解毒功效,可减轻卡那霉素对耳蜗的毒性作用,对药物的耳毒性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还可保护肾脏,减少卡那霉素对肾脏的损害。所含双氢黄酮苷可明显消除或减弱异巴比妥对小鼠的催眠作用。因此骨碎补亦被应用为保肝解毒药。


此外,骨碎补具有降血脂、抗血栓和强心的功效。骨碎补双氢黄酮苷有强心作用,能直接作用于心肌使兔心肌收缩力增加,心律规整。


骨碎补民间验方


斑秃、脱发鲜骨碎补50~100克。切成薄片,蘸盐水涂搽患部。


跌打损伤骨碎补、栀子、韭菜根、朱砂根、红花酢浆草各适量(均取鲜品)。共捣烂,酒炒敷患处。


挫伤,扭伤鲜骨碎补、鲜酢浆草、鲜鹅不食草各适量。加米酒、白糖少量,共捣烂敷患处。


神经衰弱骨碎补、制何首乌、钩藤根各15克。水煎服。


小儿软骨病骨碎补6克,土党参6克,九龙藤6克。煲猪骨或蒸瘦肉适量服。


顽固性皮炎鲜骨碎补1芽。刮去绒毛,用碗盛少许菜油,将骨碎补在碗内磨汁。用温水洗净患部,再用棉签蘸汁搽患部,每天3~5次,直至痊愈。


肾虚牙痛骨碎补15克、生地黄10克。水煎服。


鸡眼、疣子骨碎补9克,研为粗末,浸泡于95%的酒精100毫升中,泡3天即成。用时先以温水将足部鸡眼或疣子洗泡柔软,用小刀削去其外层厚皮,再涂擦骨碎补乙醇浸液,每2小时擦1次,连续4~6次,每天最多10次。


耳鸣,亦能止诸杂痛骨碎补去毛细切后,用生蜜拌,蒸后暴干,捣末,与炮猪肾同吃。


肾虚耳鸣耳聋,并齿牙浮动,疼痛难忍骨碎补120克,怀熟地、山茱萸,茯苓各100克,牡丹皮65克(俱酒炒),泽泻24克(盐水炒)。共为末,炼蜜丸。每次服15克,食前用白汤送下。


接骨续筋骨碎补200克,浸酒500克,分10次内服,每日2次;另晒干研末外敷。


关节脱位,骨折在关节复位或正骨手术后,取骨碎补(去毛)和榔榆皮捣烂,加面粉适量,捣成糊状,敷伤处,2~3日换药一次。


腰背、关节酸痛骨碎补(去毛)15~50克。水煎服。


阑尾炎鲜骨碎补(去毛)400克,切碎,加大血藤15克,红枣200克。水煎服。


使用注意,阴虚及无瘀血者慎服。《本草汇言》云:“如血虚风燥,血虚有火,血虚挛痹者,俱禁用之。”此外,本品不宜大剂量服用,会带来口干、多语、心悸、胸闷等不良反应。另据《本草易读》记载,骨碎补忌铁器,熬制时最好用砂锅。(温若君梅全喜)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zywpt.cn/news/show-270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北华亮云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冀ICP备202100016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