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简介:张丽霞,医学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都中青年名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常委兼秘书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眼科分会执行会长,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委会副主委。
青光眼患者是眼科的一类常见病人,他们走路总是容易撞到旁边的人,或者磕到身边的物体,又或者看东西总是觉得眼睛前面有东西遮挡,打羽毛球频频接不住球等。还有一些患者检查后发现自己青光眼已悄然进展到晚期,心理上非常难以接受。那么到底什么是青光眼?哪些人容易得青光眼?青光眼可以预防吗?青光眼性视功能损害可以恢复吗?下面为大家一一答疑解惑。
青光眼是一组具有特征性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的眼病,可能会损害视神经及其视觉通路,最终导致视觉功能损害甚至失明。青光眼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是病理性眼压升高,而眼压升高的水平和视神经对压力的耐受能力与青光眼性视神经凹陷萎缩及其特征性视野缺损的发生和发展有关。青光眼是全球首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是全球导致失明的第二大病因,仅次于白内障。随着人口老龄化,我国青光眼的患病率逐年增加。2020年我国青光眼患者达到两千多万,致盲人数达到五百多万,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超过了百分之三,居世界首位。
青光眼发病隐匿,多数人患病而不自知。临床上一般可分为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和先天性青光眼三大类。其中原发性青光眼是最常见的类型,在我国约占86.7%,它又可分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可无症状,当病变进展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视力模糊、头痛、眼胀等症状。而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早期也可无症状,一旦出现虹膜堵塞房角,房水不能外流,就会出现眼胀、头痛、恶心、视物呈蒙雾状等症状。因为青光眼患者在疾病初期往往没有任何症状,一项研究显示,在发展中国家约有70%~90%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有眼病,只有当疾病进展到中晚期,才会出现可以察觉的症状,但此时已发生不可挽回的视觉损害。
高危因素早知晓
原发性青光眼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但据目前国内外研究发现,青光眼发病与诸多因素相关。①高眼压是青光眼发生的高危因素。研究结果证实眼压每升高1mmHg,青光眼发生的风险将增加12%,未经治疗的高眼压症进展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比例为每年0.5%~2.0%。②有青光眼家族史,尤其是一级近亲的患者,发病率增加5~10倍。③40岁或以上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发病机会也上升。④精神心理压力较大,情绪剧烈变化且负性情绪频繁发生的性格心理因素,可能诱发青光眼。⑤除此以外,种族、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高度近视、高度远视、眼部手术史、外伤等,以及任何引起视神经供血不足的情况,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血液流变学异常,都可能是青光眼的危险因素。因此,一旦有上述危险因素,应高度重视,定期检查,及早干预,如调畅情志、调理饮食、加强运动等。
中医防治有良方
青光眼是一组发病因素复杂,且致盲不可逆的严重眼病,各种因素导致了青光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变形、凋亡。目前西医治疗该病仍以降低眼压为主,但临床有一部分患者即使眼压已经控制在目标眼压水平,视神经损害却仍在继续,甚至最终失明。因此如何有效降低患者眼压,保护视神经,使其保有终生有用的视功能仍是最重要的。
青光眼属中医学五风内障范畴,概因风、火、痰、郁上攻目窍,气机不利,瞳神散大,闭塞玄府,眼孔不通,神水瘀滞而发本病,故治疗应消除病因,开通玄府,消壅除滞,缩小瞳神。因本病极度影响患者视力,甚或使其失明,故治疗应以降低眼压,挽救视力,保护视功能为要。
中医可以通过中药、针刺等特色疗法治疗该病。中药可在改善全身症状的基础上,继续改善其视神经纤维层厚度,改善视野缺损,提高视力。通过服用中药汤剂调节全身脏腑、气血津液,不仅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还可以保护视神经,保护和改善青光眼视功能,同时还有稳定和降低眼压的作用。此外有研究表明,针刺可有效降低眼压,还可增加房水流出、调节房水分泌,并可通过对全身的调节,增强视神经的营养供应和减少视网膜神经纤维组织的损伤,从而保护视神经,减轻青光眼视功能损害。
日常调护不可少
一旦确诊青光眼就应该积极治疗,规律用药。由于青光眼患者是致盲的高危人群,且多数青光眼患者的病程缓慢进展可长达终生,故需要终生定期随访。一些患者认为自己近期眼压稳定,视野缺损暂无进展,就放松警惕,疏于用药,结果在不知不觉中逐渐丧失了有用的视功能;也有部分患者虽然按时用药,眼压稳定,但是神经损害依旧在悄悄进展,而这些都只有定期随诊复查才可以发现。总之,青光眼是终生性的慢性眼病,要避免盲目,需要医生和患者的共同努力,定期随诊尤为重要。
对于青光眼患者而言,除规范治疗、规律用药、定期随访外,日常自我行为习惯管理、饮食宜忌等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生活习惯方面,建议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不要过度疲劳,避免因长时间在暗环境下因瞳孔散大而造成的急性眼压升高;平常尽量穿着宽松舒适的衣服,最好不要系领带或穿高领衣服,也不要束过紧的腰带;尽量保持平和的情绪,避免因精神紧张导致眼压升高;不嗜烟酒,香烟中的尼古丁以及过量饮酒都会导致视神经缺血,加重青光眼的视神经损害。
在饮食方面,建议清淡为宜,低盐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口渴时不要在短时间内过量饮水,防止眼压升高;日常可食用一些纤维素含量较多的食物,如小米、玉米、荞麦、大麦、燕麦、蚕豆、丝瓜、萝卜、绿叶蔬菜、蘑菇、海带、柑橘等。此外,还有一些食疗方也可酌情使用,如对于眼压高、怕热、大便干的患者,可食用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之效的二子明目粥;对于脾虚湿盛伴见眼压升高的患者,可食用有健脾祛湿之效的茯苓馒头,取茯苓磨粉,加入面粉,和面做成馒头即可。
在运动方面,研究表明八段锦可降低眼压,有效改善患者的情绪变化与心理状态,提高生存质量,因此建议青光眼患者可学习并坚持练习八段锦,以保护视功能。也推荐每周进行3~5次有效有氧运动,即运动时长大于35分钟,心率保持在自身最大心率值的60%~80%,可尝试快走、慢跑、骑行等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稳定甚或降低眼压,减少视野损害,保护视功能。
青光眼早发现和早治疗对维持视力和预防失明至关重要。其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危害甚笃,需要时时警惕,但也无须惊慌。只要了解其高危因素,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控制在疾病发生与进展之前,并坚持定期随诊,注重日常养护,便可避免造成更严重的视觉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