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中医药为城区发展注入活力

   2022-02-15 570
导读

在浙江省宁波市的中心城区海曙区的核心商圈,有一条具有千年历史的药行街,历史上,这里曾一度成为全国中药转运集散中心。如今,这条老街正焕发新机——打造宁波市中医药特色街区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宁波是国家级历

在浙江省宁波市的中心城区海曙区的核心商圈,有一条具有千年历史的药行街,历史上,这里曾一度成为全国中药转运集散中心。如今,这条老街正焕发新机——打造宁波市中医药特色街区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宁波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海曙区在中医药文化传承上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资源禀赋。该区不仅出产浙贝母、白术等药材,还拥有市级以上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9项,占全市的53%。宁波四大中医名家中的3家(陆氏伤科、董氏儿科、宋氏妇科)在海曙区,这里还走出了屠呦呦这样的科学家。海曙区孕育了寿全斋、冯存仁堂等知名中医药馆,药行街、国医街、药局巷等代表着宁波中医药发展辉煌历史的街名沿用至今。


推进“一街区三高地”建设


面对丰富的中医药资源,海曙区委、区政府以“健康宁波”“健康海曙”建设为目标,以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为主题,通过“提内涵、推品牌、弘文化”,不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打造全区中医药事业与产业发展新格局。扎实推进以“药行街”为核心的宁波市中医药特色街区打造工程,中医药文化得到广泛传承和弘扬,群众中医药健康素养明显提高,中医药服务社会需求得到有效激发。2020年8月,海曙区获得浙江省省级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的创建资格,这是浙江省唯一以中医药为主题的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


“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建立专职领导管理机构,经过一年多努力,海曙区以中医药为代表的非遗保护传承水平得到明显提高。目前创建工作已完成90%以上,完成改造步行街1条、建成全市首个传统工艺工作站、设计发布非遗主题研学路线2条等等,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海曙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应彬表示。


2021年,海曙区重点推进“一街区三高地”建设,即“药行街”中医药特色街区、中医药文化传承高地、中医药健康服务高地和文旅康养产业融合高地。目前,宁波市中医药特色街区一期项目基本建成,改造后的屠呦呦旧居陈列馆入选全国科学家精神培育基地,浙江省首个中医药文化教育共建示范基地在古林中学挂牌,全市首家集“产学研”一体的寿全斋中医药展览馆开馆。此外,海曙区还建成区非遗馆、非遗专题展示馆以及集展示、传播与销售一体的非遗微展馆11个,它们以数字化、高科技和多媒体为特色,成为年轻人喜爱的打卡地。“海曙非遗课堂”品牌活动、非遗夜市、非遗展览等体验活动人次超过20万。


打造中医药特色产品


紧扣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等主题,海曙区借中医药文化振兴之风和全国道地药材基地之利,从“非遗+”“品牌+”“产品+”“旅游+”入手,打造特色产品和非遗展销平台,推进非遗与文旅新业态融合发展。开发“药行街”等5个品牌共100余件文创产品,其中“国医堂”获国家中医药文创基地荣誉称号,“药行街”品牌文创产品销售突破千万。“浙八味”之一的浙贝母实现年产值3亿元,增速超过50%,成为海曙西部山区农民重要收入来源。南塘老街作为海曙非遗主题旅游购物休闲美食街区,成为浙江省首批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同步建成非遗主题特色A级景区村10个,2022年计划创建非遗主题A级景区村8个,预计覆盖率将达45%。


“通过组建文化基因解码专家库,已完成文化元素普查400个和重点文化基因解码报告22个,涵盖了‘药行街’‘浙贝母’‘城隍庙’3个中医药重点文化元素。”据海曙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俞岚介绍,下一步将充分挖掘海曙文化底蕴,将打造文化标识与非遗保护传承高度融合,进而建设集城市建设、文化传承、产业发展、新型旅游等为一体的国内知名中医药产业集聚区,不断提升“千年海曙·百年药行”品牌影响力,助力全面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卓越城区。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zywpt.cn/news/show-332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北华亮云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冀ICP备202100016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