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严钟主任中医师是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男科临床及科研工作57年,具有丰富的诊疗经验。笔者将鲍严钟治疗男性不育症学术思路特色总结如下。
肾虚精亏为本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因此,肾精的充实是生育的基础。男性不育症多表现为少精弱精,多为先天不足或房事不节而耗伤肾精,或五劳七伤,久病及肾,或温病后期,热极伤阴,下元不固,症见精子减少、精液稀薄等。
由于肾阳不足,命门衰微,未能温煦脾之阳气,导致脾阳不足,使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运化;久病体虚,血证日久,气血两虚,精亏水泛,精亏则血少,血少则精少,气不摄血,血不化精,均可出现精子减少。弱精子症多为先天肾精不足,肾阳亏虚,命门火衰,未能温煦生殖之精,以致精虫动力乏源。综上因素,均可导致男性不育。
湿热瘀毒为标
鲍严钟认为男性不育症肾虚为本,湿热瘀毒为标。临床上凡纵欲过度,性激素低下导致少精、弱精症可归于“肾虚”;生殖系统炎症、前列腺炎及嗜食辛辣烟酒导致精子活力低下、死精症、精液不液化可归于“湿热”;生殖系统慢性炎症、精索静脉曲张及输精管道梗阻可归于“痰瘀”或“瘀血”;而性传播疾病、急性输精管炎症及辐射影响等因素可归于“湿毒”。它们不仅可单独致病,又可相互影响、相兼致病。情志失调、感受外邪、恣食肥甘辛辣、贪恋酒色等均是男性不育症的主要病因。而这些病因多为实邪为患,导致湿热瘀毒的产生,病性多为实。
鲍严钟认为贯穿男性不育症始终的基本病理变化为脾肾两虚夹湿热瘀阻,具体病因主要有五:①命门火衰,精失温煦而凝集;②肾阴亏损,虚火内扰精室,灼精伤液而凝;③湿热下注,浸淫精室,精稠易凝;④肝气郁结,疏泄无能,冲任不和,精凝不育;⑤禀赋不耐,体质有异,精液易凝集不化。因而采用以补益脾肾为主、除湿清热化瘀为辅的方法辨病论治。
气血为先,和血为贵
鲍严钟论治男性不育症,非常重视气血的畅通。特别指出《黄帝内经》多处提到气血治疗的重要性,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至和平。”还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审其阴阳,以别柔刚,……定其血气,各守其乡。”均强调临床治疗的重点应在气血。有关男性生育,《黄帝内经》有专门的阐述,如《素问·上古天真论》写道:“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由此可见,“气脉常通”是“年已老而有子”的必要条件。
注重生活习惯的影响
鲍严钟认为由于现代生活的精神压力大、环境污染重、吸烟、嗜酒等因素导致男性不育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而男性不育中,少精、弱精症又占较高比例。中医学无少精症、弱精症病名,但可归属中医的“精少”“精寒”之范畴。中医理论认为,男性不育多以肾精亏虚、气血两亏为基本病机,而现代男性嗜酒、嗜食肥甘者众,且大多病程较长,因此本病多兼湿热、瘀血。或患者素体脾虚,或嗜肥甘烟酒,易生痰湿,复转湿热,蕴于肝经,下扰精室,使精子活动力下降,导致弱精症。因此,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也是治疗男性不育症的重要一环,不可忽视。
辨病、辨证与“辨精”相结合
辨证上将现代医学确诊的生殖系统炎症推敲为下焦证;性激素低下与肾虚相关;治疗上常用具有类激素作用的蛇床子、仙灵脾、仙茅、菟丝子、露蜂房、紫河车等;生殖系统炎症采用清热利湿解毒和活血化瘀法;精浆中锌、锰缺乏采用锌、锰含量较高的黄精、枸杞、仙灵脾治疗;精液不液化与蛋白酶缺乏有关,加入富含酶类药物如鸡内金、谷芽、麦芽、山楂、乌梅等,以提高疗效。辨精时强调精液望诊:凡精液色白、质稀、量多者,多为寒、为虚;凡精液色黄、质稠,多属热、属实。(曹德根 杭州医学院附属义乌医院 陈伟民 义乌復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