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迎春,女,1964年生。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第二批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教师。其师承国医大师孙光荣、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陈宝田,从事临床医疗、教学及研究工作30余年,中医理论功底深厚,临床经验丰富,擅长心血管疾病、风湿免疫病及内分泌代谢疾病等内科杂病及妇儿常见病的诊治。
组成:荆芥穗10g,连翘30g,当归10g,川芎10g,生地15g,丹参15g,白芍10g,柴胡10g,枳壳10g,防风10g,白芷10g,桔梗10g,薄荷10g(后下),甘草10g,黄连10g,黄柏10g,黄芩10g,栀子10g,粉萆薢30g。
功效:散风、理气、活血、泻火、解毒
主治:以红肿热痛为特征、以火郁血瘀为病机的皮肤黏膜炎性疾病,包括但不限于痤疮、湿疹、过敏性皮炎、银屑病、带状疱疹、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等。
用量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2次温服。
方解:荆芥连翘汤源于明朝龚廷贤《万病回春》,后由日本名医森道伯加味而成今日之荆芥连翘汤。其由养血活血之四物汤、清热解毒之黄连解毒汤以及疏散理气之四逆散加荆芥、防风、白芷、桔梗、薄荷等祛风达表之品组成。周迎春全面继承了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陈宝田教授运用荆芥连翘汤的经验心法,并根据个人的临床心得改良了荆芥连翘汤。
以红肿热痛为特征的皮肤黏膜炎性疾病病机多为火郁血瘀。治疗火郁病证,清热泻火当为不二法门,且于寒凉清解药中酌加数味风药,可使得泻火而无寒凉遏邪之弊,散邪而无升焰助火之虞。风药与清热药配伍,有相辅相成之妙,即方中黄连解毒汤与四逆散、荆芥、防风、白芷、桔梗、薄荷等风药的配伍。对于血瘀之证,除了单纯活血化瘀外,当循“治血先治风,风行血自通”之法,将风药与活血药同用,可协同增效,即方中四物汤与诸风药的配伍。对于火郁血瘀之证,清热解毒与活血化瘀本是常法,又更有大队风药斡旋其中,此方便势大而灵动,则热自清,毒自解,风自散,血自行。
周迎春深谙荆芥连翘汤配伍之奥妙,在不违背组方原则的条件下,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将原方进行了改良。四物汤究竟活血之力有限,故在原方基础上加丹参一味。丹参功同四物,能祛瘀以生新,善疗风而散结,性平和而走血。《本草便读》云:“丹参虽有参名,但补血之力不足,活血之功有余,为调理血分之首药。其所以疗风痹去结积者,亦血行风自灭,血行则积自行耳。”其祛瘀散结之功于皮肤黏膜炎性疾病最相适宜。
此外,火郁之证除清解与发散之于上外,还需通利二便于下,如此清上而畅下,便可使有形无形、上下表里之诸多热邪悉数散尽。故在原方加用粉萆薢一药。《滇南本草》称萆薢“利膀胱水道,赤白便浊”,《药品化义》云其“性味淡薄,长于渗湿,带苦亦能降下”。粉萆薢为泌别清浊之代表药,其实更是通利二便的不二之选。元·滑寿在《十四经发挥》中有“至是而泌别清浊,水液入膀胱,滓秽入大肠”之论,“泌别清浊”之意即“水液入膀胱,滓秽入大肠”,即通利二便。如此一来,荆芥连翘汤在法度上更趋完善。对于皮肤黏膜疾病,只要辨证准确,投以本方,往往有显著疗效。(南方医科大学胡昌磊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