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最热的日子——三伏天。今年的三伏长达40天,具体时间可以参考下表:
初伏:7月16日~7月25日;
中伏:7月26日~8月14日;
末伏:8月15日~8月24日。
都说“热在三伏”,在全年最热、最潮湿的时候,日常养护孩子需要注意什么?可以吃些什么食物补益?今天就来给大家讲讲。
1
三伏天,如何调养孩子?
“热在三伏”,特别是今年全国多地都遭遇了持续高温天气,比往年更加炎热。因此,家长在调养孩子时,最好做到“三防一养”。
① 防暑热
目前,广东大部分地区的高温黄色预警正在生效。三伏期间,天气将会更加炎热,特别是7月下旬到8月初的时候。持续高温,家长更应该为孩子做好防暑降温的工作,预防中暑。
预防中暑,首先要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家长可以将孩子的外出时间安排在早上、傍晚或晚上,尽量避开正午时分。如需外出,最好选择透气、轻薄、宽松的浅色衣服,戴好遮阳帽和墨镜,并涂抹防晒霜。日常的时候,要注意少量、多次地补充水分,不能等到口渴再喝。
② 防寒气
不光是防暑,三伏天还要注意为孩子防寒。夏日炎炎,人们会选择空调、风扇、冷饮来消暑,过度贪凉,寒邪便会趁机入侵。
为孩子防寒,首先要控制好空调、风扇的使用,不可以长时间直吹头面部,空调温度以26~28°C为宜,开空调时,最好经常开窗通风。
另外,冷饮、冰淇淋等最好也不要吃,以免损伤脾胃。西瓜、绿豆、苦瓜等清热消暑的食物可以适当吃一些,但不要过量。
③ 防湿气
今年的降雨与往年相比更为频繁,外部湿气也比较严重。如果家长没有注意科学喂养,孩子脾失健运,无法正常运化水湿。外湿+内湿,就容易出现舌苔厚腻、舌面水滑、大便黏腻、身体困倦、食欲不佳等湿气重的现象。
为预防湿气,也要内外兼顾。下雨时减少外出,外出时撑好雨伞,最好穿上小雨衣和雨鞋。洗澡后尽快擦干身体,换上干爽的衣物后将头发吹干。
日常的时候,可以适当用一些健脾祛湿的食物来煮汤、煮粥,芡实、白扁豆、茯苓、赤小豆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④ 养阳气
“春夏养阳”,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此时,人体腠理疏松,经络气血流通,温补填充阳气则最为高效。如此一来,便实现了阴平阳秘,孩子就不会生病,或减轻原有的病甚至痊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冬病夏治”。
不少家长都会在三伏给孩子贴上三伏贴。其实除了三伏贴,还可以通过适当晒太阳、工字擦背等方式为孩子温补阳气。
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说“动则生阳”,但三伏的气温高,过度运动反而会损伤孩子的阳气和津液,所以一定要注意适度,建议选择快走、做操、游泳、骑车等运动方式。
2
“头伏饺子二伏面”,
三伏应该怎么吃?
讲完了三伏期间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接下来就该讲一下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三伏天里应该吃什么?
民间就有一句古话:“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头伏期间应该吃点饺子,为什么呢?
夏季在五行中属火,对应脏腑为心,养心是夏季保健的一大要点,而小麦具有养心、益肾、除热、止渴的功效,刚好可以为孩子养养心。
另外,不少人吃饺子时会蘸些醋,醋中有蒜,辛香开胃;吃完饺子,再来点饺子汤,原汤化原食,无形中也用面汤滋润呵护了脾土。
头伏吃饺子,吃什么馅也是有讲究的。上面我们讲到,三伏要注意为孩子温补阳气,韭菜饺子便是最合适的。
下面就来看看做法吧!
韭菜鸡蛋饺(全家量)
【材料】
饺子皮适量,韭菜500g,鸡蛋4个,食用油、盐适量。
【做法】
① 韭菜洗净,沥干水分,切成小段备用。
② 鸡蛋打入碗中,加入少许食盐,搅拌均匀备用。
③ 锅中加入少许食用油,油热后倒入鸡蛋,轻轻沿着一个方向搅拌,将鸡蛋炒散,盛出放凉。
④ 炒碎的鸡蛋倒入韭菜中,放入适量食用油和盐,拌匀。
⑤ 将馅料包入饺子皮中,包好。
⑥ 锅中倒入适量清水,水开后下饺子,煮熟即可盛出食用。
【功效】
补肾温阳,益肝健胃。
【适用年龄】
3岁以上消化好、无病痛时对证、少量多次分服。蚕豆病可服。
需要注意的是,韭菜的膳食纤维含量比较丰富,不易消化,家长最好是切碎一些,让孩子咀嚼久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