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陈绍宏:重症圣手,急症先锋

   2022-09-20 3890
导读

陈绍宏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陈绍宏,1942年4月生,从医55年,毕生致力于中医急诊事业,倡导“能中不西,先中后西,西理中用,中西融合”,率领团队勇闯医学禁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单纯运用中医药治疗急性脑

陈绍宏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陈绍宏,1942年4月生,从医55年,毕生致力于中医急诊事业,倡导“能中不西,先中后西,西理中用,中西融合”,率领团队勇闯医学禁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单纯运用中医药治疗急性脑出血,研制出具有“益气活血”功效的中药制剂“中风醒脑液”,能大幅度降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急诊科,一个离死亡最近的科室。

急危重症,医学界公认的“天花板”级别的挑战。

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一楼,一位中医人在急诊室里穿梭,他是陈绍宏。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见过国医大师陈绍宏的人,脑海中很容易浮现出李白《侠客行》里的句子,勾画他救死扶伤,敢于向医学“天花板”亮剑的侠客形象。

危急重症,贯穿着他的中医生涯。在他求学、从医的道路上,“中医是慢郎中”“中医是安慰剂”“中医治不了急危重症”的言语深深刺痛着他。

55年来,他一直在用疗效,为中医治疗危急重症正名。

因母病想学中医少年坚定走上中医路

学中医,是陈绍宏幼年时立下的志向。

小学时,他的母亲患上了肝癌。家庭的变故让他在心中下定决心:“既然西医治不了母亲的病,我就想学中医或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

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一模一样的前四个志愿——“成都中医学院”彰显了他的决心。第五个志愿,他也填上了“北京中医学院”。

1960年,陈绍宏进入成都中医学院(现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习,在求学的6年里,令他印象最深的是在四川省射洪县基层医院跟随75岁老中医谢湘泉学习的经历,老师在临床上对于古方的活用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时我古方的基础比较薄弱,第一天跟诊的时候,老师就用了70多个方子,而我只熟悉其中的几个。这样,我就看到了我和老师之间的差距。”同时,陈绍宏心里也在打鼓:这些古方,真的能治急危重症吗?

一个病例改变了他的看法。

有一天,一位20岁的小伙从临近的县被滑竿抬到谢湘泉老师的门诊。这位小伙患了对口疮(项部蜂窝组织炎,属中医险症),高热神昏,病情危重,西医院认为无法手术。家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到了中医。

在看到这位小伙的时候,陈绍宏心里也在打鼓,这么危重的病情,真的能救活吗?

在老师的要求下,陈绍宏首先为患者辨证施治,他自信满满地认为是火毒炙盛(实证)导致的。没想到老师说:“辨证不对,‘饮食、劳倦、喜怒不节,始病热中’,应为新婚之后,阴精暗耗,元气不足则火亢,根据内经理论‘火郁发之’‘其高者因而越之’,当开仓廪汤。”

陈绍宏亲眼见证了,在服用三剂仓廪汤后,这位被判“死刑”的小伙逐渐可以进食,病情好转,最终痊愈了。

这段经历不仅让他坚信中医能治急危重症,也让他意识到,中医古方是一个宝库,如果能够结合临床全面的四诊、精准的辨证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将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而自己的中医经典知识储备以及临证水平还亟待提高。

于是在那个春天,天蒙蒙亮,射洪县的油菜花田里,人们总能看到一位背古方的年轻人。

从在油菜花田里背方开始,陈绍宏走上刻苦求知的道路。在实习期间,他背诵了《伤寒论》《温病条辨》等经典著作和500多个经典名方。“这些经历让我终生受益匪浅。”陈绍宏说。

立下三条军令状引领中医急诊事业发展

八张病床,是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刚开科时候的病床数。

1984年,应卫生部的号召,有条件的医院建立急诊科。当时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还只有急诊室,医院任命陈绍宏为首任急诊科主任。陈绍宏坦言,当时,一个沉重的担子落在了他的头上。起初,他的信心并不足:“因为当时我在中医内科工作,去西医院看急诊的人比较多,而中医院的急诊是门可罗雀。”

“你们胆子大,让中医当急诊科主任。”当时,院内的不少西医对于院领导让中医领衔筹建急诊科颇有微词。

没想到,越是质疑和挑战,陈绍宏反而越想迎难而上了。陈绍宏说,自己敢于挑战的精神源于自己在基层的工作经历。

1966~1968年,他主动到四川省人民医院学习西医,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69年,他又主动要求分配到四川省甘孜州稻城县工作,这一干就是10年。

“在稻城县人民医院工作的10年间,因为高原交通不便、人口稀少,来就诊的病人不多。”面对荒凉的高原,他也从未放弃过对中医的学习。

陈绍宏告诫自己,病人少也不能懈怠、不能消沉,一有时间就钻研中医经典古籍,并将理论付诸实践。

虽然与爱人分居了10年,但在这段经历中,他进一步系统地总结了中医经典的内涵,并从实践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为患者服务,并与当地群众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979年,他被调回成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从事内科临床和教学工作。

正是这样的性格和经历,让陈绍宏在面对筹建中医急诊科的任务时,立下了三条军令状:“三年内,把医院的急诊局面打开。让老百姓知道,中医学院附院也可以看急诊;三年内,建立一支中医急诊队伍;争取在三年内能够单纯用中医中药治疗一个到两个医学界所公认的急症病种。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我自动辞去急诊科主任的职务。”

这之后,他便着手筹建中医急诊队伍,筹建急诊科团队,对留观病人实行病房化管理。并向社会大力宣传医院能够治疗急症,增加社会对中医学院急诊科的了解。

本着先易后难,从简单到复杂的思路,团队开展了中医药治疗高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肠炎)等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增强了运用中医药治疗急症的信心。

1985年5月,时任卫生部副部长的陈敏章到医院视察工作,他问陈绍宏:“你能告诉我你们用中医药治疗急症的比例占多少?”“中医治疗占百分之四十,中西医结合占百分之三十,纯西医治疗占百分之三十。”

这让当时来视察的领导感觉难以置信。但一位急诊留观病人的案例让在场所有人都心服口服。

那是一位复合型溃疡所致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因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而病人又坚持不做手术,主动从西医院出院,来到中医院急诊科求治。患者出血不止,不用升压药血压测不出,病情十分危急。陈绍宏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根据“有形之血不可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理论,开出了甘草人参汤(甘草60克、人参30克),每剂熬制500毫升频服,仅两个多小时后患者血压即开始回升,连续频服三天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病人开始进食流质饮食,逐步恢复健康。

1988年,一位37岁、已有4个月身孕的女士因支气管扩张引起大咯血,患者和家人询问过多家大医院,得到的答案都是一样,如果手术治疗,孩子就保不住,如果不手术,大人就有生命危险。全家人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找到了陈绍宏。患者送来时的血色素仅4克,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在没有先例的情况下,陈绍宏凭借扎实的中医基本功和过人的胆识,根据患者的发病机理,开出一个经典名方,当天即控制了大咯血。一周后,患者痊愈出院,5个月后顺利生下一个4千克重的健康宝宝。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时隔34年,这位已过而立之年的幸运“宝宝”来到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找到陈绍宏,说出了那句迟来的“谢谢”。

随着急诊科运用中医药治疗急危重症的成效显著,前来就诊的患者越来越多。在“急则治标,缓则治本,西理中用,中西融合”的理念指导下,也逐渐形成了陈绍宏独特的中医急诊学术思想。

作为我国中医急诊学科主要创建者,陈绍宏建立了集院前急救、急诊抢救室、急诊门诊、急诊病房、急诊监护室、急诊教研室、名中医工作室、疑难病研究中心八位一体的急诊科建设模式,在全国中医院急诊科的建设中发挥了示范作用;构建中医急诊高端人才培养体系,指导出了我国第一个中医急诊专业博士后,培养了一大批中医急危重症领域领军人物,引领和推动了中医急诊事业的发展。

更难能可贵的是,陈绍宏集55年临床经验,总结制定了治疗冠心病、颈动脉斑块、血管神经性头痛、带状疱疹、口腔溃疡、灼口综合征、慢性萎缩性胃炎、胃肠功能紊乱、顽固性便秘、急慢性胰腺炎、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炎、痛经等60多个专病专方,疗效显著,上述处方不仅在医院中医经典门诊普遍使用,还在全国各地推广应用,深受广大病患欢迎。

“敢于挑战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这是我奋斗的目标。”陈绍宏说。

精研中医优势病种啃下治脑卒中这块“硬骨头”

脑血管疾病是急诊中最为常见和凶险的病种之一,而脑卒中又是病死率和致残率极高的病种。

早在1986年,医院急诊科接诊一位昏迷的急性脑出血患者,陈绍宏运用自己创新的中风理论,开出中药处方,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患者痊愈出院,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这个成功的病案让陈绍宏萌生了啃下脑出血这块“硬骨头”的念头。

以中风病为例,陈绍宏和他的团队秉承着“能中不西,先中后西”的理念,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研制出具有“复元醒脑、泄热熄风”功效的中风醒脑液。通过开展的随机双盲、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表明,单纯应用中医药治疗中、重型急性脑出血的患者,与西药对照组比较,病死率降低了25.76%,且显著降低了患者的致残率,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2009年,陈绍宏团队制定的出血性中风诊疗方案在全国33家单位验证,结果显示能明显降低脑出血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为中医药治疗急危重症开拓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2006年,陈绍宏在波士顿大学医学院与美国专家们展开一场关于中医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学术讨论。当时,他向美国专家们展示了一组中医方案救治脑出血的病例数据。

“基底节出血75毫升,临床痊愈”,美国专家没有人抬头;

“小脑出血29.3毫升,临床痊愈”,美国专家们开始窃窃私语;

“脑干出血10.88毫升,临床痊愈”,当他展示出最后一组数据,全场的美国专家们都张大了嘴,表示不可思议。

毕竟,在急性脑出血中,脑干出血相比于其他部位出血更为凶险,出血量超过10毫升病死率是100%。

2017年,陈绍宏开始筹建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经典病房,集医学、教学、科研为一体,创造出了更多中医治疗急危重症的奇迹。就在这个时候,他带领团队确定了“中风、肺纤维化、冠心病”三个主攻方向。

2018年10月,香港中医药代表团来院参观后,代表团团长朱恩对中医治疗急危重症给予了高度评价:当你去经典病房看看,去调查了解,便会为中医药的疗效所折服。

除了在中风病领域,在公共卫生领域,陈绍宏也一直主张中医药的实践和运用。

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他对在广东省中医院一线奋战的弟子远程指导,运用中医药参与非典治疗。

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他带领急诊科医护人员第一时间积极投入抗震救灾,对收治的89名重伤员的治疗进行指导,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避免了13名患者截肢。

2009年,甲流疫情期间,陈绍宏是成都市传染病院的首席科学家,创造了甲流患者零死亡率的成绩。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作为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防控专家组首席中医专家,他指导制定出共9版四川中医药防疫指南,为疫情防控贡献中医力量,并指导弟子抗疫。

无悔一生追求躬耕临床育桃李满园

每天上午,陈绍宏会准时来到医院的中医经典门诊坐诊。尽管已经年过八旬,但每周4个半天的门诊是他必不可少的安排。

在门诊诊室,跟着陈绍宏抄方的学生们对于他的严格和一丝不苟都深有体会。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现任急诊科主任卢云回忆,自己的博士毕业论文,老师让他反复修改了19次才通过。在需要手写病历的那些年,作为住院医师,卢云在管床期间,常常因为一句话,一个字,都要反复书写10多遍,直到老师满意为止。这种从严治学,从严带教,让卢云迅速成长为省内新一代中医急诊的领军人物。

卢云说,对于学生的培养,老师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他认为学习经典不是死记硬背,传承必须理论联系实践。充分利用学术沙龙、微信讨论群等方式及时地探讨临床疑难问题、交流学习运用经典的心得体会。这样,遇到实践中难以理解的问题,可以随时交流。

在学生们眼里,陈绍宏还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中医出身的他,年过八旬也没有放弃对新知识的渴求。

2020年4月,陈绍宏的学生、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副主任金伟作为中国援埃塞俄比亚抗疫医疗专家组的成员之一参与到海外抗疫援助工作中。刚到埃塞俄比亚的晚上,他便接到了老师的微信语音通话,对当地的疫情形势给出了指导意见。

后来,他才知道,老师为了及时给出指导建议,还特意学习了微信语音的使用方法。此后,老师也经常通过微信通话远程指导他的抗疫工作。

也正是陈绍宏对于新知识的汲取,让他对于中医创新有自己的见解。陈绍宏认为,创新必须要中西医结合。他要求学生学习中医经典理论的同时,汲取更多的西医知识。“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中”“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学习西医,学好西医,结合现代科技成果来创新,运用循证医学等方法提高中医药研究的证据级别”都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

而在陈绍宏的学生、急诊科副主任张宏看来,虽然在急诊科工作的人都练就了一副“钢筋铁骨”,但老师的内心却一直很柔软。

他回忆,自己有一次跟随老师去一个县中医院指导工作,当时路途遥远,环境艰苦,已年逾花甲的老师在身体欠佳的情况下,依然不厌其烦地为身边人答疑解惑。

多年来,陈绍宏一直牵挂着高原的藏民。2012年,他捐赠给甘孜州藏医院一台价值46万元的高效液相色谱仪,为少数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面对“植物人”患者的家属,他总是握住家人的手,尽力安慰,给予温暖。

每当成功救治一例危重患者,在别人庆祝的时候他就默默躲在办公室记录、分析和总结,为下一次临证总结经验。

他的一颗仁心,藏在他与死神赛跑的疾步中,藏在他挑战医学禁区的胆识里,藏在他日复一日坐诊的点滴中……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zywpt.cn/news/show-432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北华亮云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冀ICP备202100016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