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中秋将至 应如何食蟹

   2022-09-28 1030
导读

宋代诗人张耒有诗云:“遥知涟水蟹,九月已经霜。筐实黄金重,螫肥白玉香。”中秋将至,正是螃蟹膏香肉嫩之时。团圆之夜,围炉小聚,吃月饼,饮桂酒,赏明月,品蟹黄,金风送爽,菊桂飘香,月圆花好,怡然自得。中秋

宋代诗人张耒有诗云:“遥知涟水蟹,九月已经霜。筐实黄金重,螫肥白玉香。”中秋将至,正是螃蟹膏香肉嫩之时。团圆之夜,围炉小聚,吃月饼,饮桂酒,赏明月,品蟹黄,金风送爽,菊桂飘香,月圆花好,怡然自得。中秋佳节,在享受“海馔糖蟹肥”的美味时,切莫恣情纵饱,需科学食蟹,免致伤身。

蟹属阴寒,不宜过食

螃蟹具补骨髓、利肢节、续绝伤、养筋活血之功,有滋补作用。不容忽视的是,其性寒凉,只可补阴滋液,极易伤中败阳。《本草求真》载“螃蟹一物,最属阴寒”。平素喜热畏寒、肚腹易痛,大便溏薄,体质阳虚者不宜食用。即使阳气壮实之人,亦不宜贪恋美味,过食令人伤脾吐泻。李时珍云:“饕嗜者乃顿食十许枚,兼以荤膻杂进,腹痛吐利,亦所必致。”

建议一般一餐食一到两枚,一周食蟹三次以内为宜。为中和螃蟹寒性,食用时可配伍调味品。如生姜可暖胃散寒、解鱼蟹毒,食蟹时可蘸生姜汁;或在蒸煮时切姜丝并配少许紫苏叶,不仅味添鲜美,又可理气宽中,避免阴寒碍胃,腹满䐜胀之弊。

蟹散血动风,孕妇小儿慎食

中医认为,螃蟹善散,主活血通经,破结消瘀。尤其蟹爪散血尤速,专主破血堕胎,催生下产。难产及胎死腹中,胞衣不下及产后恶露不净多用之,故孕妇禁食蟹爪。妊娠禁用药中明文规定,蟹爪为怀娠所禁,犯之易致胎动不安,先兆流产。

不仅蟹爪禁服,蟹肉孕妇亦当慎食。因为螃蟹性寒,易扼生生之气,于胎儿发育不利。此外,如果买到的螃蟹不新鲜,或者吃了没煮熟的螃蟹,可能会引起细菌、病毒感染,会对胎儿产生影响。为保万无一失,孕妇当慎食螃蟹。

此外,螃蟹善动不居,象“风”善行数变,为名副其实的“发物”,食之易诱发风疾与过敏反应。小儿为纯阳之体,本易动风,例如小儿高热易致惊厥抽搐。故患有抽动障碍、多动症、癫痫病及易高热抽风的儿童均应慎食螃蟹。依此类推,帕金森、高血压患者亦应慎食。

遇茶柿致腹泻,同食需谨慎

《本草衍义》载:“柿同蟹食,令人腹痛作泻,二物俱寒也。”螃蟹属阴寒之物,柿子气亦寒,八九月乃熟,金秋结实,性主收涩,可敛肺止咳、涩肠止泻。与蟹同食,则将阴寒之气涩于体内,两阴相合,其寒愈甚,阳气受伤,导致腹痛泄利之疾生。长此以往,寒气聚集不得散,天寒地冻则血脉凝泣,荣血瘀滞,衃血自生,阻碍经脉,气聚则成形,血聚则成癥,癥瘕积聚则引发诸多疾患。

现代科学研究显示,柿子与茶中均富含鞣酸,鞣酸可使蟹肉中蛋白质凝固,凝固的蛋白质沉积于肠道,不易排泄,经长期发酵,腐败变质产生毒素,从而导致吐利交作。所以,食蟹的同时不宜饮茶或食用柿子,以避免腹痛泄利之苦。

生蟹禁食,隔夜亦忌

生蟹中含大量致病菌与寄生虫,食之易引发虫毒感染导致胸痛咳血。死蟹及隔夜蟹亦禁食,因蟹中富含组氨酸,死蟹及隔夜蟹中组氨酸被分解成组胺,可诱发过敏反应。且随着螃蟹死亡时间延长,组胺及毒素积累增多,食之极易中毒。对组胺过敏的人若不慎服用,可能在10分钟~3小时内出现症状,如脸颊泛红,胸部以及全身皮肤潮红和眼结膜充血,还有头痛、头晕、胸闷、全身乏力和烦躁等,应及时就医。螃蟹下锅前要洗干净并彻底煮熟,在100℃的高温下持续蒸煮20~30分钟。

此外,如果不慎被螃蟹夹伤,要立即用水冲洗伤口,并用碘伏消毒,如果伤口红肿不消、流血不止,应及时去医院处理。

紫蟹霜肥秋纵好,莫因贪恋惹是非。中秋佳节,科学食蟹,才能充分享受美味,莫因过食、误食而损害健康。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zywpt.cn/news/show-4352.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北华亮云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冀ICP备202100016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