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药,犹如含苞待放的小花,长在山间,似在深闺人未识。然而,正是这看似不起眼的小花,却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回应着人类对生命和健康的呼唤。”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中药研发总监朱兆云长期致力于中药少数民族药传承与开发。担任党的二十大代表,朱兆云的内心很自豪:“开发更多更好的少数民族药,让其走向国际化是我们科研人员的责任。”
“今年2月,团队研发的中药1类新药‘全三七片’获批开展临床试验,这一过程中每一个步骤都马虎不得,只有严谨的数据才能更好地了解新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朱兆云说,三七是云南的道地药材,加快三七产业的发展,打造千亿级产业,一方面需抓牢种植端,提升三七种植技术和水平;另一方面则需注重产业链延伸,开发三七新药,走进广阔市场。自2017年以来,朱兆云率领团队开展全三七片的研发攻关,在以往大多利用三七根成药的基础上,把三七的叶、茎、花有效成分提取出来,实现三七植物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全利用。
多年来,针对药用资源家底不明、药材基原不清等问题,朱兆云率领团队对低纬高原地区天然药物资源进行系统调查研究,采集标本1万多种10万余份,拍摄原生态彩色照片约16万张;准确鉴定出412科1720属4392种天然药物,发现新分布药用植物93种、新药用植物资源451种;基于野外调查,主编《云南天然药物图鉴》《云南民族药志》等专著6部22卷1191万字,为药用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提供了详实的依据。
她推动建成了西南民族药新产品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5个平台及其团队,并通过国家认证;以第一发明人创制痛舒胶囊(片)、肿痛气雾剂、肿痛搽剂、肿痛凝胶和伤益气雾剂5个国家新药并成功上市实现产业化推广。2018年,痛舒胶囊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进入Ⅱ期临床试验,成为我国首个获FDA批准进入临床研究的少数民族药。
多年来,团队走遍云南的崇山峻岭、河流峡谷寻找天然药样本,争分夺秒地开发深埋在民间的少数民族药,努力让这些药物更广泛地服务人类健康,并时刻关注着云南及全国少数民族药的发展,致力推动少数民族药走向世界。
“党的二十大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我作为少数民族药领域的科技工作者被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是党和政府以及广大党员对科技工作的关心支持、对我们科技工作者的鼓励和信任。在新发展阶段,我将常怀‘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之心,进一步做好少数民族药的研究,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贡献。”朱兆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