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董俊彤)近日,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中医药管理局等8部门联合印发《贵州省大健康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重点发展中医药少数民族药,加快推进健康食药材业发展。
《规划》要求,开展健康食药材产业重大工程。力争到2025年,全省食药材种植面积450万亩,建设“定制药园”50万亩,打造一批专业乡镇和专业村,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创响一批区域公共品牌。深入挖掘具有区域特色的药膳文化,重点对天麻、黄精、薏苡、灵芝等食用历史悠久的特色食药材保健功效进行研究,开发一批营养均衡、品种丰富、样式新颖美观、功效明确的新型产品。加强食药材产品研发技术创新,重点围绕贵州省特色食药材开发食疗产品、营养品、保健品、特医食品和功能性食品,研发中成药新产品、食疗保健品、食物营养品、医药中间体、美容化妆品。培育壮大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高水平特医食品企业或功能性食品企业。
《规划》提出,重点发展中医药少数民族药。进一步完善企业自主创新机制,发挥骨干企业的创新主导作用,以中医药产业园区、中药少数民族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为龙头,推动医药企业产学研用合作。积极开展院内制剂委托生产及新产品开发,推动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经典名方产品开发和成果转化。积极培育、支持保健用品行业发展。加快打造全国重要中药(少数民族药)生产加工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