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麸,即麦皮,是加工面粉的副产品。《本草纲目》曰:“麸乃麦皮也。与浮麦同性,而止汗之功次于浮麦,盖浮麦无肉也。”所以麦麸也可治虚汗、盗汗。因其止汗之功略次于浮小麦,故需加大用量。
麦麸入药多外用。如治疗风湿痹痛以及寒湿所致脚气,可取麦麸以醋拌湿,布包蒸热,温熨手足关节疼痛之处,用两个药包轮流调换,直至汗出,可有效缓解症状。《清宫医案研究》中御医用麦麸熨法为某贵妃治疗腰膝疼痛,方中用透骨草、川牛膝、防风、木瓜、独活、防己等药物一起研成粗末,和麦麸混匀,加入老酒拌炒,用布包起来热熨在疼痛部位,效果良好。这个办法也可用于跌打损伤,具有止痛消肿、活血化瘀之效。
此外,麦麸还可治疗多种皮肤病。将麦麸炒黑,研成末,加酒调敷于患处,治疗小儿眉疮。治疗皮肤瘢痕可将小麦麸研面,和酥调成膏状,外敷患处。《本草纲目》还记载用麦麸做褥,性凉而软,有利于皮肤疮疡的护理。
古代对麦麸的食用价值研究较少,而现代则非常重视麦麸的食用价值。如有研究发现,采用烘烤、常压蒸汽、高压蒸汽对麸皮预处理,可增加全麦面包的比容,降低硬度,提高弹性,从而改善面包品质。戊聚糖作为一种主要来源于小麦麸皮的非淀粉多糖,具有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环境、降低血糖及提高免疫等多种功能活性。麦麸中某些成分还有抗肿瘤作用。
面筋
面筋为小麦面团入水揉洗,去掉淀粉及其他可溶性物质后剩下的软胶体。李时珍说:“面筋,以麸与面水中揉洗而成者。”面筋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小麦面筋蛋白是自然界中一类纯天然植物蛋白,小麦籽粒约含有13%的小麦面筋蛋白质。面筋蛋白的存在使得小麦面粉具有黏性和弹性,适合制作各种各样的面食,甚至还可将面筋用于制作肉类替代品。面筋可用油炸、煎炒、红烧、烧烤等多种方法烹调,颇受素食主义者欢迎。全国各地均有应用面筋制作美食的习惯。
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记有面筋三食法:“一法,筋入油锅炙枯,再用鸡汤、蘑菇清煨。一法不炙,用水泡,切条入浓鸡汁炒之,加冬笋、天花。(另一法是)上盘时宜毛撕,不宜光切。加虾米泡汁,甜酱炒之,甚佳。”
《本草纲目》记载,面筋性味甘凉,可和中解热,劳热之人可煮食之。这里指的是一些素有劳伤的患者,因为中气不足,可能会出现气虚发热的症状,可以食用煮面筋,补中退热。但是面筋以油煎炒之后性质变热,且不易消化,所以小儿、阴虚火旺者以及脾胃虚弱的人不宜多吃。
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记载,误吞铜钱者,取面筋,瓦上炙存性,研面,开水调服,可收到“在喉者即可吐出,在腹者从大便而出”的效果。
麦粉
麦粉是面粉洗筋澄出的浆粉,晒干使用,味甘性凉,是民间制作凉皮的主要材料。
《本草纲目》中收录了“万表积善堂方”中的乌龙膏,其主要成分即是麦粉,用于治疗一切痈疽发背,无名肿毒,初起焮热疼痛而未破溃者。用隔年的麦粉(时间越久越好)在锅中炒至黄黑色,冷却后研成末,再加入陈米醋调成糊状,熬如黑漆,装入瓷罐中储存备用。临用时将熬好的膏药摊在剪出小孔的纸上(小孔用来排脓),贴于患处即可。刚开始皮肤会有冰凉感,疼痛马上减轻。再过一会儿皮肤会有些发痒,这时不要揭下,也不要搔抓,时间久了肿毒自消,药力用尽时会自行脱落。李时珍这样评价此方:“药易而功大,济生者宜收藏之。”
麦苗
麦苗为小麦的嫩茎叶,多鲜用。麦苗性味辛寒,无毒,具有清热、退黄、解酒毒的功效。麦苗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叶绿素、维生素、酶类、酚类、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能被人体直接吸收且有益健康,极具开发价值。麦苗提取物具有调节人体代谢、抗衰老、抗炎症、降血脂血糖、增强免疫力等药用价值,但是临床报道较少。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张锡纯记载了用麦苗治病的故事。患者王氏生平不能服药,即使是没有味道的汤药,也是入口即吐,后来她得了黄疸,张锡纯令其用鲜麦苗一握,加滑石五钱,煎汤服之。王氏两剂痊愈。方中以麦苗之性,既可疏通肝胆,又可清肝胆之热,消胆管之炎,将胆汁导入小肠之中。
神曲
神曲是一味常用中药,为麦面发酵而来。性味甘、辛,温,无毒。
白面是制作神曲的重要原料。《本草纲目》收录了叶氏水云录中神曲的做法:“五月五日,或六月六日,或三伏日,用白面百斤,青蒿自然汁三升,赤小豆末、杏仁泥各三升,苍耳自然汁、野蓼自然汁各三升……用汁和面、豆、杏仁末作饼,麻叶或楮叶包罯,如造酱黄法,待生黄衣,晒收之。”
神曲入足阳明经,具有健胃消食的作用。李时珍说,闪挫腰痛者,可用煅神曲焠酒服用有效。妇人产后欲回乳者,炒神曲研面,酒服二钱,日二次,即可收效,甚验。《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疗脾胃虚弱、常年消化不良者,用神曲六两、炒麦芽三两、炮姜四两、乌梅肉四两,做蜜丸,名曰消食丸。
使用神曲时需注意,胃肠有积滞者用之最宜。若无积滞则会耗气,故而不可滥用。
麦奴
麦奴为黑粉菌科黑粉菌属真菌麦散黑粉菌寄生于麦穗上所产生的菌瘿及孢子堆,性味辛寒,是用来治疗时行热病的良药。《本草纲目》引古方“黑奴丸”,用小麦奴与麻黄、大黄、黄芩等共制成蜜丸,冷水送服,治疗阳毒温毒,热极发狂,发斑大渴之症。李时珍并解释道,麦奴乃取火化者从治之意,麦为心之谷,而奴为麦之将成,为湿热所蒸而生黑霉,与釜煤、灶墨同义,是临床急救的良药。
麦秆
麦秆是小麦作物的茎节。《本草从新》中记载,将小麦秆烧成灰,与碱、矿灰等煎干为末,用来点痣黡疣赘。临用时针刺挑破痣疣,水调点之,一日三上即去,但是须新合者乃效。
《万病回春》记载,有秘方治一切腹痛,不论虚实寒热皆效。方法为用小麦秆烧灰,地上去火毒,将麻布包了,滚水淋汁,一服立止。
麦油
《本草纲目》中记载,用烧铁物压小麦出油,外搽皮肤可治疗白癜风癣。将小麦炒黑,研面,用油调涂,可治疗汤火烧伤和眉炼头疮等多种皮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