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是一味历史悠久、药用价值很高的本草药物,自有本草文字记载,黄连就在其中。黄连之名,有植物颜色与形状特色。《本经疏证》指出:“黄连根黄花黄实黄,皆具土色。”“黄连根株丛延,蔓引相属,有数百株共一茎者,故名连。”《本草乘雅》谓:“黄取其色、连象其形、凌冬不凋、气寒味苦。”《神农本草经》将黄连列为上品。《本草崇原》指出:“太凡苦寒之药,多在中品下品,唯黄连列于上品者,阴中有阳,能济君火而养神也。”
石柱黄连最道地
重庆市石柱县黄水土壤、水质、气候奇特,是黄连原始产区。《李当之本草》称“惟取蜀都黄肥而坚者为善”,北宋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载“南宾县(石柱县古名)盛产黄连”。
据考证,天宝元年(742年),石柱县曾有“上贡黄连十斤”的记载”。石柱县人工栽培黄连大约始于元末明初。明初时期,石柱黄水坝、双河口一带居民以种植黄连养家糊口。明代中期,黄连的栽培加工技术已臻至成熟和完善。明代后期,石柱黄水坝场已成为黄连集散之地,重庆、万县、武汉、江西等地药商纷至沓来。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石柱厅志》记载:“药味广产,黄连尤多,贾客往来,络绎不绝。”1954年,石柱黄连被列为“国药”,实行统购统销,当年产量就达63万余斤,占全国三分之二;1958年,四川省政府批准在石柱黄水建立全国第一个黄连种植场和科学技术研究所;1989年,在山东泰安召开的全国道地药材研讨会上,176位专家一致确认“石柱黄连”是道地黄连。黄连在石柱从原始产区到贡品呈现、人工栽培臻至成熟、集散地形成、黄连学术体系建立等近1300年的发展历史,奠定了重庆石柱“中国黄连之乡”的地位。
1991年,农业部投资在石柱县黄水镇建立国家黄连GAP示范基地,并建立了中国最大的黄连交易市场。石柱县现有16个乡镇、3万农户、10万连农种植黄连,已建成GAP基地5万亩,年产2000多吨,约占全国年总量的60%。2009年,“石柱黄连”地理商标申报成功后,该县黄连价格节节攀升。
苦中作乐种黄连
走进“中国黄连市场”,大门上一副醒目的长联映入眼帘:“生长两千多天沐雨雪风霜经历春夏秋冬,世居六百余年属正品地道普救东西南北”,将种植黄连的辛苦描述得淋漓尽致。种植黄连需要在海拔1000~2000米的山坡上披荆斩棘、开荒垦地、搭棚遮阴、精耕细作、除草施肥等,整个过程长达5年之久,方可采收。而采收及加工也要经历挖掘修剪、翻晒熏炕、巢笼打包、分级归类等许多程序。黄连味苦众所周知,“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就是真实写照。黄连种植辛苦更是苦中添苦,然而这是一份苦中有乐、苦尽甘来的事业。
高海拔的山地使得自古以来栽种天下最道地的黄连成为石柱农民赖以生存的方式,老祖宗留传至今的这份宝贵活态遗产成就了产区农民千百年来的生计来源,展示着石柱土家族农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存智慧。至今,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发展到7000余人种黄连。
连农们每次上山都是满怀期盼与希望,互相吆喝、漫山飞歌,经典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就在苦味浓厚、辛苦劳作的甜蜜事业中飞扬而出:“太阳出来啰喂,喜洋洋啰啷啰,挑起扁担啷啷啋、咣啋,上山岗啰啷啰……”劳作虽辛苦,却得意地唱着“啷啷啋、咣啋”,它是石柱土家族农民对自己战胜困难的鼓励,也有对大自然与老祖宗的感恩,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炮制技术与经典运用
黄连作为最常用的中草药之一,首载于《神农本草经》。本草炮制技术,类似于食物加工的烹饪技术,方法多种多样。黄连炮制方法达20多种,有生黄连、炒黄连、黄连炭、酒黄连、醋黄连、胆汁制黄连、盐黄连、童便制黄连、人乳制黄连、姜黄连、萸黄连、干漆制黄连、槐花制黄连、土黄连等。现今依旧沿用且被《中国药典》所收载的有生黄连、酒黄连、萸黄连和姜黄连,不同的炮制方法使黄连的临证功效有所区别。
古籍记载黄连最主要的功效就是清热燥湿。《本草正义》中记载:“黄连大苦大寒,苦燥湿,寒胜热,可以泄降一切有余之湿火,而心、脾、肝、肾之热,胆、胃、大小肠之火,无不治之。上以清风火之目病,中以平肝胃之呕吐,下以通腹痛之滞下,皆燥湿清热之效也。”《本草经疏》称黄连“涤除肠、胃、脾三家之湿热也。”
金元医家刘完素认为,“古方以黄连为治痢之最,治痢以之为君。”唐代《新修本草》记载:“蜀道者粗大节平,味极浓苦,疗渴为最。”《本草纲目》记载:“治消渴,用酒蒸黄连。”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黄连具有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作用,这一功效也被写入2015版《中国药典》。痢疾(里急后重)与消渴(酸性代谢产物堆积)的基本病机都是湿热内蕴,《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记载:“凡药能祛湿者必增热,能除热者必不能祛湿。惟黄连能以苦燥湿,以寒除热,一举两得,莫神于此。”
守黄连之传统文脉,创黄连之古法新法,为黄连之美好未来,成黄连之甜蜜事业。(杨艳梅 重庆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