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又称《易经》,是中国古代最经典的文献之一,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周易》之所以有如此美誉,是因为其内涵丰富,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这其中也包括中医学,故有“易医同源”之说,也有“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之说。历代医家多有在《周易》中认识社会规律,感悟人生,思考中医学哲理并应用到人类健康保健中者。《周易》中有古人养生智慧的结晶,很多文献都有总结,下面让我们重温其中的内容,启迪养生智慧。
颐卦:节制饮食
《周易》正文共有64卦,27卦颐卦与养生关系可能最为密切。
△颐卦
颐卦的卦划如上图,上下两爻为阳爻,中间四爻为阴爻。阳爻没有缺口为实,阴爻中间有缺口为虚,形成“上下实”包裹“中间虚”的样态,与张开的口腔形态相似。饮食是养生的第一关键,与口腔及进入口腔中的食物密切相关。
颐卦卦辞曰:“贞吉,观颐,自求口实。”观即“观察”,颐即“颐养”,“口实”即口中食物。此文用现代文可翻译为:正固吉祥,观察颐养状态,自己获得口中食物。这句话是说要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颐养状态),来摄取相应的食物。如糖尿病患者血糖不达标时,应该减少碳水化合物(糖分)的摄入;血糖控制达标时,应维持相对稳定的碳水化合物(糖分)摄入;出现低血糖时,则应立即补充糖分,纠正低血糖。又如高血压患者,平时饮食要减少钠的摄入,但含钾量高的食物可以多食,因为低钠高钾有助于血压达标;但高血压伴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本身血钾偏高,就只能低钠低钾饮食。
《周易》中的“象”一般认为是孔子及其弟子所作,更多地体现了春秋时期儒家的思想。颐卦的“象”曰:“山下有雷,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其中“雷”指颐卦的组成,其上卦(见下图)为艮,代表“山”;其下卦(见下图)为震,代表“雷”,颐卦的卦象为雷在山下震动,由此可以引申为咀嚼食物时上颚静止、下颚活动的状态。“君子慎言语,节饮食”即君子说话要谨慎,饮食要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