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不负好时光!眼下,正是春耕备耕的有利时节,在农科城杨凌的大地上,一个个生动的春耕故事正在发生。即日起,杨凌农科传媒集团全媒体平台开设“农科城里看春耕”系列报道,聚焦农科专家的科技春耕、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农技人员的科技帮扶等,向大家精彩展示农科城大地上的别样春耕图。
人勤春来早,备耕备产忙。眼下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在杨凌职业农民创业创新园,和土地打了几十年交道的职业农民马新世,今年不种瓜、不种菜,而是聚焦杨凌的生物制药产业链,做起中药材育苗产业。
走进育苗大棚,30余名忙碌着整地、播种、摆盘的工人为兔年新春增添了火热的气氛。工人们严格按照中药材育苗的标准,将有机质平铺在育苗盘上,再将育苗盘整齐摆放在地面,每一个步骤忙而不乱。
“我们这个定植的是中药材红景天,一亩地可以定植六千到七千株。这个生产周期很长,需要三到四年,一亩地可以产3000公斤干药,按目前的市场价格计算,一公斤大概是80块钱,亩产值效益特别高。”马新世介绍说。
为拓宽增收渠道,今年马新世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承接了杨凌嘉禾药业的1000万株红景天中药材订单。“我们合作社负责育苗,公司负责推广,最后农民种出来之后他们再回收,确保农户能够挣到钱。”马新世说。
为了让这些苗子生根发芽,马新世可是下足了功夫。“去年11月初,第一次试验的发芽率只有5%左右,我们从正月初五就开始筹划整地,结果第一试种就遇到‘拦路虎’,当时真的很着急,吃不好睡不着,整天都在琢磨这个事。”马新世告诉记者。
好在爱琢磨的马新世,并没放弃,经过上百次的试验并请教中药材种植专家,马新世才摸清红景天育苗的关键技术和基本规律——种子经过低温处理后才能种植。“经过上百次的失败,我们终于将出芽率提高到70%左右。”马新世笑着说。
红景天种子在近期下种,一周时间后出苗。由于育苗期长,必须注意病虫害防治。有了第一次育苗失败的经验,马新世也是提前做足功课,“根据我们做的实验,一个礼拜就出苗了,到五月中旬苗子就长到十公分左右了,全部就进入大田定植了,后期就是农民的田间管理了。”
如今,马新世也在盘算着自己未来的新计划。“我们计划从全球引进一二十种药用植物,比如鼠尾草、小白菊等,为农户创造更高的价值和效益,让大家真真切切享受到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