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中医名家谈二十四节气——国医大师孙光荣谈大寒节气与养生

   2023-02-09 9070
导读

中医名家谈养生为了弘扬中医养生与防病文化,让公众了解和掌握节气养生的知识,从2022年春分节气开始,天津中医药大学陆续介绍每个节气文化,同时邀请全国知名中医学家讲述养生防病理念,助力您身心健康。本期邀请国

中医名家谈养生




为了弘扬中医养生与防病文化,让公众了解和掌握节气养生的知识,从2022年春分节气开始,天津中医药大学陆续介绍每个节气文化,同时邀请全国知名中医学家讲述养生防病理念,助力您身心健康。本期邀请国医大师孙光荣教授谈“大寒节气与养生”。






孙光荣:第二届国医大师,首届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执行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改革发展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中医药理论集中培训班班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湖南中医药大学顾问兼中医学院名誉院长,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创始人之一。




大寒一过,隆冬将尽,正是寒气逆极之时。国医大师孙光荣教授根据大寒时节的气候特点,提出此时应当防寒御风,调和阴阳,身心合一。




1

防寒御风



大寒时节北方部分地区冰天雪地,寒风凛冽又加剧体感温度的下降,天气干燥而寒冷。孙光荣教授指出,此时应当防寒御风,以防外邪侵袭。中医以为“肺”为娇脏,畏寒喜润,开窍于鼻,在体合皮,其华在毛,故而最怕冬季干冷空气的侵袭。因此大寒时节应做好防风保温工作,避免风寒之邪从口鼻、皮毛侵入人体,引发上呼吸道疾病,加重手足关节疼痛、僵硬等问题。饮食上可适当吃些黑木耳、蜂蜜、罗汉果、柠檬之类等清肺润肺之品以及山药、山楂等健脾消食的食物,切忌贪食冷饮,以强固肺卫之气。




2

调和阴阳



孙光荣教授在临床上一直强调“调气血、平升降、衡出入”,倡导“中和”学术思想。大寒时节是自然界阴气盛极,阳气已兴的时节,此时应顺应自然界阴阳转换,以调和人体自身阴阳。晨起梳头以刺激头部经穴,让体内阳气升发舒畅,疏通经络气血。临睡前泡脚,使足部温暖,从而顾护阳气,并可改善睡眠。运动方面则应动静适宜,但不宜过度劳累。肾中之阴阳为一身阴阳之根本,调和阴阳则可从调肾中阴阳入手。饮食上,枸杞子、覆盆子都是滋补肾阴的佳品,羊肉、韮菜等具有益肾温阳的功效,可以根据身体的情况来选用。




3

身心合一



孙光荣教授强调,中医养生注重天人合一,形神俱备。养神是本,养形是标,而养神的关键在于养心。中医学指的心不仅仅具有输送血液的功能,还包括了思维、意志、智慧等功能,认为心主神明,可以主宰五脏六腑,是一身之“大主”。日常生活中尽量培养一些雅趣,可以陶冶心灵、怡情养性,遇事应保持心态平和、波澜不惊。雅趣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比如《寿亲养老新书》中提到的“十乐养生经”,包括了读书明理、习练书法、澄心静坐、益友清谈、小酌半醺、浇花种竹、听琴玩鹤、焚香品茶、登城观山、寓意弈棋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孙光荣教授在《养生十诀》中总结道:“养生第一要养心,心态平和万事安;世间名位与财色,合法合理合情享;过度贪求必招损,获取一分十倍偿;淡然面对浮与沉,量力而行身心安。”




4

节气膳食



核桃大枣糕


功效:补气养血。

原料:核桃仁10枚,大枣10个,生姜60克,红糖80克,面粉500克,酵母粉5克。

制法:先将红糖、面粉、酵母粉拌匀,饧20分钟备用。将大枣洗净去核,核桃仁、生姜捣烂如泥,再与面团充分揉匀后,饧10分钟入盘上笼蒸15分钟即可。

用法:可作主食食用。



节气文化



节气由来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大寒时节处于“三九”期间,北方冷空气活动频繁,大风少雪,寒冷干燥,南方则因雨雪天气而更显潮湿阴冷。




节气民俗



所谓“大寒迎年”,大寒一过,年就不远了,人们要准备年货和祭祀用品,打扫卫生,贴窗花等。



气花语



兰花素有“花中君子”之称,其花色淡雅,花香清幽,叶则刚柔兼备,或自斜垂,或独向上。兰花在中国历史上多象征着高洁的品性和深切的爱国情怀。兰花全草可入药,其性平,有养阴润肺,利水渗湿、清热解毒的功效。




节气乐曲



《二十四节气》钢琴套曲之《大寒》




节气诗词



《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瑞鹧鸪》

(北宋)晏殊

江南残腊欲归时。有梅红亚雪中枝。

一夜前村、间破瑶英拆,端的千花冷未知。

丹青改样匀朱粉,雕梁欲画犹疑。

何妨与向冬深,密种秦人路,夹仙溪。

不待夭桃客自迷。




《鹧鸪天》

(北宋)晏几道

晓日迎长岁岁同。太平箫鼓间歌钟。

云高未有前村雪,梅小初开昨夜风。

罗幕翠,锦筵红。钗头罗胜写宜冬。

从今屈指春期近,莫使金尊对月空。





《忆王孙·冬词》

(北宋)李重元

彤云风扫雪初晴。天外孤鸿三两声。

独拥寒衾不忍听。月笼明。窗外梅花瘦影横。




《白梅》

(元)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传 / 统 / 二 / 十 / 四 / 节 / 气



中国画《大寒常青》天津美术学院 谭昌龙

视觉设计指导|天津美术学院 郭振山

《大寒》插图与版式设计:天津美术学院 视觉传达系 张诗嘉

|创作指导:蒋松儒

文案|天津中医药大学文化与健康传播学院 毛国强 耿晓娟 白迪迪

膳食文图:史丽萍 祁建松

视频创作|钢琴曲《大寒》:天津音乐学院

作曲:杨愷 演奏:陈蕾

视频编辑:天津中医药大学 团委 李刚

《朗读版》| 播音:天津师范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 播音与主持艺术系 史诗扬

音频编辑:天津师范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系 李源凯

审校|天津中医药大学 新闻中心 李瑞 曹亭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音乐学院 联合编制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zywpt.cn/news/show-496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北华亮云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冀ICP备202100016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