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中医药继承好、发展好”
——访市中医院副院长、主任中医师张克清
记者 郭新星 文/图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瑰宝,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把中医药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这是我作为中医从业多年来最深刻的感悟。”2月9日,市中医院副院长、主任中医师张克清在接受采访时说。
张克清在农村长大,小时候,他母亲身体不好,张克清经常陪母亲到村医那里看病。村医是一位老中医,家里有很多中药,张克清被浓浓的药香味儿吸引,那时候,张克清心里就种下了当一名医生的种子。后来,张克清考上了河南中医学院。毕业以后,他又考到山东中医药大学,攻读中医内科学研究生。
“我的恩师是山东省中医院急诊科主任包培荣教授,他告诉我,作为一名临床医生,只学中医是不够的,因为医院会接收很多急危重症患者,医生治病救人也必须有现代医学做支撑。”张克清回忆。因此,研究生3年,除了跟导师抄方学习中医诊治,他还花费大量时间学习现代医学的病理、生理、药理等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为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衰、恶性心律失常等急危重症患者打下坚实基础。
“后来,经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对中医药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张克清介绍。2015年,张克清参加了全市卫生系统开展的全市青年中医研修项目,到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和风湿科进行了3个月的临床中医学习。在那里,张克清见识到了临床运用中医药治疗心血管和免疫性疾病的独特疗效,这让张克清有了本领恐慌,中医药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有着独特优势,自己学得还不够深、运用能力还不足。
2016年到2018年,张克清参加了京豫宛共同组织的仲景书院的经方学习,2年的时间里,他聆听了近百位名医大家授课,学习了系统的六经八纲的经方辨证体系。为了学有所获,张克清在培训期间每天早上5时多就起床背诵中医经典,反复琢磨,消化吸收。回到医院后,他第一时间将学习到的理论和经验运用到临床实践,收集病例,总结经验。
“经过系统学习六经辨证以后,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中医辨证施治法更加清晰明了,对于辨出病位、病性更加得心应手,临床上经方运用更加灵活有效,临床疗效也大有提高。”张克清说。
一位咳嗽30余年的老太太,受顽固咳嗽困扰,晚上睡不好觉。老太太的孩子也在医疗系统工作,但多次带老人检查也没有确定病因,西药、中药用了很多,治疗效果不明显。经介绍老太太到中医院,经过张克清的辨证施治,属于寒饮伏肺,肺肾亏虚证,用中医经方小青龙汤加减温化痰饮,补肺固肾。老太太服用中药不到一周时间,顽固咳嗽的情况就大大缓解,晚上也可睡个安稳觉了,经过3周的调治,困扰老人30余年的咳嗽完全治愈了。这是张克清中医辨证施治能力提高、患者受益的众多典型病例之一。
2018年至2021年,张克清入选河南省中医药学科青苗人才项目,师从河南省名中医李相中教授。他用3年时间系统学习了内科疾病的临床治疗经验,收获良多,特别是在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又有了很大的提升。
上个月,张克清诊治了一位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这位50岁男性患者因三支病变在其他医院植入3个支架,虽然冠心病症状已经明显改善,但是患者活动时仍有胸闷、胃胀等不适感,极大影响了生活和工作。后经人介绍到中医院就诊,张克清经过详细地望闻问切,辨证分析,患者属于痰瘀互结,脾虚湿滞证,以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化痰活血、健脾和胃。该患者仅喝了7副药,症状就明显缓解,活动时胸闷胃胀的情况基本消失,患者也恢复了正常生活、工作。
“我们要增强中医药自信,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和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把中医药这一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让更多人民群众受益于中医药。”张克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