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日常诊疗病人,听得很多的问题是:“我的病严重吗?要吃什么药,吃多久才好?”一些长期受慢病困扰的老病号,或者近期感染新冠之后不适,一直没缓解的,认为要长期用中药调理比较稳妥,但对坚持用药心存疑虑,怕喝出什么毛病,不知道长期喝带来什么问题。
这里面,显性关键问题是2个:长期、副作用;隐性问题有2个:中医如何治病,治病有何区分。
其实,中医因人施治的特点,决定了不少内科杂症,没有统一的疗程。中成药用药说明书的疗程是一个参考值,常见的是3个疗程。有的人用对症了,加上体质不错,可能一个疗程就好了,剩下的还要继续吃吗?有的人身体弱一些,3个疗程吃完了还没好,还要不要再吃?
日常的慢病或顽症,中医并不少见,如反复口腔牙龈问题、胃炎、腹泻、腰痛、关节炎、失眠、妇科病等。
服用中药治病,很多情况下是否凑效,第一信号来源于患者感受:难受症状减轻、痛症缓和,吃喝睡眠都正常了,大小二便顺畅,精气神回来了,然后中医再辅助各种医学检查,确认好转。
所以,中药是可以治病的,治病的实质是“纠偏、攻毒、调和”,治疗已病、欲病、未病三大类疾病。
纠偏:用药材的偏性,纠正身体已经出现的偏性、偏差,偏热用寒凉药,偏寒用湿热药。而且,药材的偏性必须与疾病偏性相匹配,如大热用大寒之药,小热用凉药,否则就达不到效果。
攻毒:病灶因寒湿、风寒、湿热、暑湿、痰积、燥火等处于病理状态,六邪入里,是外邪之毒,用一定剂量的中药材药性之偏,帮助中和缓解邪毒影响,多见于疮痈、癌症、肿胀等。
调和:治病的终极方向,把人体调整到阴阳平衡,内外协调的状态,如果用现代医学设备检测,所有相关的指征都在正常值范围内,生活起居也正常。
中药治疗,需要对付的是已病、欲病、未病三种。
已病:已知的各类疾病,有具体症状表现,有的病症比较重,但用中药治疗较快见效。
欲病:就是常说的“亚健康”,很多指标处于正常和异常临界状态,偏向异常,用中药调理需一定时间。
未病:就是中医力推的调养观念,长期保持身体动态阴阳平衡,疾病就没有生发的土壤。
治已病,把身体向欲病靠拢;治欲病,把身体指标向未病看齐;治未病,身体处于长期的动态平衡,常态协调。
说到底,已病、欲病、未病是中药能不能长期喝的基础,实质是“纠偏、攻毒、调和”,相互影响,相互印证。
第一个问题:中药喝多久算长期喝?
急症发病,辨证正确的前提下,通常用猛药、大剂量,一付见效,两三付就巩固,不超过一周就缓解和恢复。
慢病通常喝1—2个月,之前较差的指标也会得到控制,用药不超过3个月,超过3个月就算长期。而连续3个月中药调理的,多见于肿瘤,或大手术、大创伤后的全面调养。
很长时间一直吃中药的人,就是通常说的“药罐子”,身上有股药味,而且脸色看起来蜡黄,甚至像药汁一般。
第二个问题:中药毒副作用究竟如何?
《神农本草经》把药物分类,归为上中下三品:上品无毒,久服无碍,如人参、大枣、枸杞等;中品则无毒和小毒夹杂,需认真斟酌,如当归、麻黄、黄芩等;下品通常大毒,不可久服,如大黄、巴豆、乌头等。
不过,上中下三品之间是可以转换的,关键是辨证:如果药证相符,大黄亦成上品补药;药证不符,人参亦成下品毒物。
中医无论是汤剂,还是中成药,很少用单味药,较少用2味药,多见于3—18味组方,超过20味甚至30味的超大方不常见。
中药方剂如何起效?目前医学手段、化学分析还不能跟踪,但用现代药理分析,是5条:
1、抑菌和消炎——如:消肿止痛
2、扩张血管——如:促气行血
3、修复脏器细胞——如:化湿祛寒下火
4、刺激免疫活力——如:调理营卫,化痰镇咳
5、加快合成和代谢——如:打通三焦,消积助泻
中药一堆花花草草,起效的关键在于“合群之妙”,大家的寒热、温凉、归经、主治各不相同,但经过正确熬煮之后,变成集合了千百种化学变化的汤汁,对疾病起到“群殴”的效果,而且有的药材挥出了关键的几拳。
比如,在新冠感染后,抢不到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烧药物,可用白虎汤,一些病患反映退热效果显著,而且后面少见咳喘问题。
而且,更奇妙的是,一些单药有毒,或大寒、大热,经过配伍和熬煮,毒性减缓,寒热相宜,就适用于人体调和与治病了。
即使中药能对症,但中医提倡“中病即止”,不可久服,因为久服会打破新建立的稳定平衡,继续让身体偏性了。比如:一直吃寒凉药,出现便溏、腹痛等问题,一直吃湿热药,会让体内湿盛,上火。
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一直吃中药,会引起6个麻烦:
1、干扰中枢神经,常见有头痛、眩晕、烦躁、意识中断等。
2、影响心血管系统,常见有心悸、胸闷、心律和血压异常。
3、抑制呼吸系统:如呼吸困难、咳嗽咳血等。
4、破坏消化系统,如恶心、呕吐、黄疸等。
5、打乱泌尿系统,如腰痛、尿道炎症、浮肿等。
6、冲击免疫系统,给新的疾病入侵带来便利,抑制免疫细胞发挥作用。
中药说到底是药,不可乱用、滥用,要遵医嘱服用。如果必须长期用某个方剂,要注意检查肝功、肾功,防止带来新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