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曾做过一个简单的计算:一个医生下乡一次,至少可以让30多个家庭免于奔波。奔波的概念不仅包括交通费、挂号费、门诊费,还有心神,“大多数患病的留守老人无力自行到大城市里看病,群众不熟悉大医院里的挂号流程,看一次病可能让人苦苦等上十天半月。”
上午9点,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陈云博士再次准时出现在潍坊市昌乐县五图街道卫生院。从十里八乡早早赶来的患者已经站满20平方米左右的诊室,一边闲叙家常,一边等待她的到来。前来就诊的孙女士说:“我专门请假过来,看看我的腰,腰疼了很长时间了。”尽管天气不好,但等待的患者们确信陈云一定会来,这是他们之间不曾改变的约定。
“医生们放弃宝贵的休息时间,克服各种困难,让我们在乡镇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优质服务,非常感谢他们!”前来就诊的王女士说。
每个月,陈云都会提前和乡亲们约好时间,给辖区及周边乡镇的病人义务诊治,每次门诊量达到80余人次。
2019年,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在山东省卫生健康委的大力支持下与五图街道卫生院结成医联体,定期选派优秀医生到五图街道卫生院坐诊。陈云在医联体成立后主动放弃休息,每个月都到五图街道坐诊,为基层患者服务,风雨无阻,成为基层百姓的“契约”医生。
后池子村患者老董,老胃病伴随三十多年,大医院检查和吃药都用了很多,效果不明显。陈云把脉开方再加外治法为老董解除了疾病困扰,用药几周后,老董的精气神明显提升。他说,感觉自己又年轻了10岁。
在诊病的同时,陈云扑下身子,深入基层开展健康知识讲座,让广大群众了解中医、认识中医,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同时让群众感受到中医药特色疗法,吸引了许多群众前来就诊。
日常工作和各种学术活动几乎占满了陈云的时间表,她却没有想过要中止这并非强制要求的“契约”。她经常说“医生下乡比病人奔波好”。
“乡亲们能把身体养好,重新撑起家庭,没有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这是我最高兴的事。”回忆下乡坐诊时光,陈云感觉快乐简单而纯粹,她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不忘初心守护百姓健康的使命。
她说:“我们将以‘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新起点,把优质医疗资源送到群众身边,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多的医疗事业改革红利,为全民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井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