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明媚,暖阳当头。记者近日走进昭阳区布嘎乡白石村中药材种植基地,看到在农业技术员的指导下,来自周边村(社区)的务工群众正忙着移栽白芨幼苗、旋转式喷灌设施正在喷洒雾化水滴。
近年来,昭通市昭阳区将中药材种植作为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兴产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引进农业企业流转土地,种植中药材,通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当地群众就近务工等方式,积极探索和拓宽助农增收的新路子。
结合当地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白石村在秉持粮食生产优先的原则、科学调配产业发展结构的基础上,积极引进昭通骅成制药有限公司在白石村流转400亩坡地试种白芨。目前,该村已完成连片种植白芨30余亩,其余正在抓紧栽种。
农业技术员介绍,白芨通常要3年至4年才能采收,每亩产量1500公斤至2500公斤,按目前鲜货价格每公斤50元的市场价计算,每亩毛收益可达6万至10万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除了流转土地、基地务工两份收入外,企业还带动部分农户种植白芨,让白芨种植成为富民产业。
和白石村一样,昭阳区大寨子乡采取公司化运作方式,在雨菲村、新林村流转土地种植了500亩党参和300亩大黄,在青岗岭乡种植了近3000亩白芨、党参等中药材,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路。2023年,昭阳区计划规模化、标准化种植中药材1.08万亩,预计产值年均增长10%,实现总产值1.8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