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6月12日至16日,“山海相连 共谋振兴”海峡两岸农业文化交流活动在怀化市举行,这场交流活动将充分展示怀化市在乡村振兴领域的巨大潜力和发展前景,搭建农业文化交流合作平台,进一步增进湘台两地友好往来。本报推出四篇报道,讲述近年来山海相连加快发展,怀化中药材产业、水果产业、休闲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故事。敬请关注。
小药材“链”出大产业
——看怀化现代中药种植加工“链”变之路
黄莎
一棵中药材,如何成为撬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支点?
怀化给出了答案:从“一棵苗”到“一条链”,从生态种植基地到中药饮片、中药产品、食药同源产品、中药材集散市场,全力打造现代中药种植加工及大健康产业链。
发挥生态优势 推进标准种植
金丝菊花加工车间
“药材好,药才好。”一句耳熟能详的话,道出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根本——药材品质。
药材品质如何把控?源头是关键。
怀化,素有“药材之乡”美誉,是全国九大生态良好区域之一,发展中药材有先天优势。
怀化,也是南方野生和人工栽培中药材的主产区,中药材蕴藏量居全省第一,如同一个美丽的“百草园”。
根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怀化市中药材资源2340种,占湖南省药用植物资源种类的64.95%。
优势禀赋加持下,怀化也明确种植标准,让道地药材更“地道”。
全力打造“怀六味”区域公用品牌,发布了怀化市中药材生态种植技术规范,提出了加强中药材种植有关问题指导意见,从基地环境要求、种植技术规程,到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采收技术规程、检验测验等方面对中药材生态种植作出具体要求,着力保障中药材品质的道地性。
走进溆浦县龙潭镇红岭村山银花种植基地,漫山遍野的山银花长势喜人。
“标准化种植,才能管住源头。”该种植基地负责人介绍,立足资源禀赋,该村坚持走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产业化发展之路,不断扩大种植规模。
山间风来药草香。目前,溆浦县已有山银花、玉竹、木姜叶柯、黄姜、百合、黄柏、黄精、金樱子、厚朴、白及、罗汉果等83个中药材品种。其中,山银花种植面积达12万亩以上,是我国南方山银花核心主产区。
从源头上确保中药材优质安全,怀化的努力还有很多。
比如,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主体,积极开展珍稀中药材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选育等工作;国家食药同源产业科技创新联盟黄精专业委员会、黄精产业研究院落户怀化等。
未来,怀化市还将继续从育苗、播种、施肥、基地建设等工序入手,大力推动中药材良种化、药源基地标准化、土壤有机化、产地初加工标准化。
坚持集聚发展 延伸产业链条
茯苓加工
从源头育好苗到种植管护,再到生产加工,怀化中药材的产业链延伸之路还在继续.......
初夏时节,走进靖州国苓科技有限公司车间里,一股浓浓的中药香味扑鼻而来,削皮、切片、切丁,在机器轰鸣声中,流水生产链循环往复,一袋袋成品鱼贯而出。
全自动生产线
中国茯苓看靖州,靖州茯苓响当当。经过多年持续发展,靖州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茯苓集散地、茯苓加工及出口基地、茯苓菌种供应和技术推广中心,有全国最完整的茯苓产业链条、最大的茯苓加工交易中心、唯一的“茯苓价格指数”信息发布平台,占全国茯苓交易量的70%,“土疙瘩”成助农致富“金名片”。
一花不是春,独木不成林。
怀化市坚持全产业链发展理念,突出“怀六味”和县市区特色品种,以中药材生态种植为主线,以培育壮大中药材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为载体,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构建茯苓、黄精、山银花、黄柏、天麻、龙牙百合、钩藤等7个优势品种产地初加工集散市场群,打造“怀六味”“怀化黄精”区域公用品牌,大力推进现代中药材种植与加工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2022年,全市中药材种植总面积(含野生抚育)达到124.2万亩;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175亿元,同比增长32.5%。市级以上中药材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51家。
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的同时,拳头产品地位也逐步凸显。
目前,靖州茯苓、新晃龙脑、芷江虫白蜡、溆浦瑶茶、雪峰山鱼腥草、通道黑老虎、黔阳天麻、黔阳黄精成为中药材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新晃、洪江市、沅陵县分别被授予“全国特色农产品黄精之乡”“全国特色农产品天麻之乡”“中国黄柏之乡”之称。怀化市成为全省6个湖南省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先导区之一。
市中药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罗文彪介绍,下一步,将按照《怀化市推进现代中药材种植加工产业链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积极谋划全产业链发展。今年计划新发展种植面积20万亩,实施中药材重点加工项目30个,实现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200亿元,新增市级以上中药材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以上。
抢抓历史机遇 扩大对外开放
正清集团生产厂区
随着“朋友圈”的扩大,怀化中医药产业迎来了新的商机和机遇。
在2月28日召开的中国(怀化)—RCEP中医药产业对接会上,怀化市现场签约12个项目,总投资达40亿元,再次跑出怀化中医药产业发展“加速度”。
3月13日,怀化市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沙龙在怀化国际陆港举行,围绕以“怀六味”为代表的本土中药材产业如何走出国门进行深入探讨。
5月5日,在首届湖南(怀化)RCEP经贸博览会上,来自老挝、韩国、越南、柬埔寨、缅甸、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外宾考察团先后来到怀化国际陆港规划展厅、正清集团国家中药新药技术创新中心现场考察。
北京同仁堂、华润集团湖南医药公司、中国农垦集团等“行业大咖”来怀考察、洽谈合作......
怀化,跨山越海的步伐不止于此。
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上湖南省唯一节点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怀化已从“湘西门户”一跃成为中部地区高水平开放的重要平台。
墙内开花墙外香。为进一步推进中药种植加工产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怀化市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深化与东盟合作,加快“走出去”步伐。
搭建国际化桥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建立了“中国--巴基斯坦中医药合作中心”,为怀化市的中药企业和中药产品开展国际注册、产品推广、国际中医药合作畅通了渠道,并初步确定了青风藤、百合、黄精等20余味中药材作为中国—巴基斯坦药用植物园植株品类。
重点实验室相继落地。建成刘良院士专家工作站,依托湖南医药学院、怀化学院建成民族药用植物资源研究、侗医药研究、中药合成生物学研究3个省重点实验室。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顾问、中国医学科学院刘新民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药用植物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中医科学院郭兰萍教授受聘为怀化市人民政府中医药产业发展专家顾问。
湖南首个中药材ISO标准正式“出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了《中医药-青风藤》国际标准,该标准由刘良院士团队和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究制定。
同时,怀化市还将积极探索“互联网+中医药贸易”,依托口岸建设药材贸易加工区,做大做强中药材综合和专业市场,打造中国—东盟中医药传统医药贸易大通道,全力建设RCEP和“一带一路”国际中医药研发、制造、交易中心和传播中心,积极参与中国—东盟中医药创新中心建设,实施中医药苗药、侗药开放合作工程,推动建设怀化—东盟民族传统药物研发中心,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建设湖南西部中药谷和怀化国际陆港ISO中药港。
种下中药材,开出“共富方”。怀化市中药材产业已从单一种植模式走向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集种植、加工、科研、集散、康养于一体的现代中药种植加工产业链正加速形成、迸发活力。
怀六味介绍
茯苓
作为怀化道地中药材之一,茯苓位居“怀六味”之首。经过多年持续发展,如今,靖州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茯苓集散地、茯苓加工及出口基地、茯苓菌种供应和技术推广中心,拥有唯一的“茯苓价格指数”信息发布平台和全国最完整的茯苓产业链条,全县每年集散约占全国的70%。
小叶黄精
北有人参,南有黄精。黄精在怀化有着传统交易集散市场和种植习惯,是怀化产业链最为完备的中药材品种。其中,怀化小叶黄精品质优、口感好、抗病性强,业界口碑佳、影响广泛。新晃年加工黄精鲜品3万吨、黄精干品6000吨,带动就业人数万余人。
龙牙百合
雪峰山区域,广泛分布着侧看似弯月,正看似龙牙的龙牙百合,是百合中的精品。近几年,怀化已成为全国龙牙百合核心集中种植区域,全市种植面积4.3万亩,中方县、洪江、芷江、靖州、新晃广泛种植。
山银花
山银花是怀化市人工种植面积最大的中药材品种,已有五十多年种植历史,全市种植面积14万多亩,以溆浦县、洪江市和中方县为主。
青风藤
刘良院士团队和正清集团共同研究制定湖南首个中药材ISO标准——《中医药—青风藤》国际标准。目前怀化正加速培育独有的种植、科研、生产、销售青风藤全产业链,推进独有产地加工交易集散。
天麻
怀化天麻人工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天麻素含量为国家药典标准的2至4倍,20世纪七八十年代,洪江市曾经是全国知名的天麻交易集散中心,交易额占全国三分之二。全市现有种植总面积1.77万亩,洪江市、中方县、会同县、靖州和通道等雪峰山脉几个县市区有良好的种植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