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涨疯了!部分中药材价格暴涨超300%!或有中兽药产品被迫停产‖旺大集团特约 猪事半月谈

   2023-07-31 农财宝典6090
导读

  新冠疫情之后,中药迎来了一波需求热潮。今年二季度,中药材开启反季暴涨,引发行业内外广泛关注。中药材天地网价格数据显示,大部分中药材价格上涨,多个品类同比去年涨幅超过200%。业内认为,中药材此番暴涨与

  新冠疫情之后,中药迎来了一波需求热潮。今年二季度,中药材开启反季暴涨,引发行业内外广泛关注。中药材天地网价格数据显示,大部分中药材价格上涨,多个品类同比去年涨幅超过200%。业内认为,中药材此番暴涨与多种因素有关。

  中药材大部分供应人用,中兽药只是市场很小的一部分,但因经济动物本身价值有限,很难将药材成本转移到终端,此次涨价洪流给中兽药企业及整个中兽药行业都带来严峻挑战。

  Part.1

  有中药材价格同比暴涨3-4倍

  中药材天地网价格数据显示,中药材价格自2022年就呈现上涨趋势,到2023年5、6月份更是出现剧烈攀升。如,黄芪较去年上涨超60%,连翘、黄芩等上涨超70%,党参、白术等上涨幅度接近200%,当归等价格翻了3-4倍。业内人士不由得吐槽:“不管是人吃还是兽用,现在是用不起了。”

  有中药材经销商向记者反馈,价格如此暴涨的原因与社会资本盯上中药材市场,故意炒高有关。“一般涨价主要是产地开始涨过来的。我们作为市场经销商户,可能10块钱进货加5毛钱就出售了,中间可能赚不了多少。”该经销商认为,药材比较多囤积在产地的冷库。有些品类本身产量比较少,很容易就买断了。

  “中药材的盘子本身不大。”广东高山药业董事长梁其佳分析道,“假设某中药材全国一年总产量50万斤,上游囤积30万斤,放出20万斤在市场上流通,很容易就把价格炒高。”属于“花小钱就能大幅抬高价格。”

  从供需基本面上看,保定冀中药业有限公司药材采购负责人吴鹏雨表示,近来中药材的确出现了供不应求。

  在需求端,新冠疫情之后,全国中药材消耗量明显上升,尤其清热解毒、止咳滋补类中药材市场需求大增。同时,国家大力支持中药产业,人们对中药的认可度日益提升。

  在供应端,一些药材种植面积持续减少,部分品类出现阶段性供应不足。“像当归、黄芩和甘草的种植面积这几年一直是减少的。”吴鹏雨说。据介绍,过去几年药材价较低,药农积极性受挫,近年来粮食涨价,不少药农转向种粮。加上遭遇干旱天气,药材产量进一步降低,多因素叠加使得中药材出现供应紧张。中药材天地网数据显示,2022年当归产能约为12000吨,比2021年减少7000吨,同比减幅约为37%。

  在供需明显阶段性失衡的情况下,社会游资看到可图利润,参与跟炒,进一步拉升了上涨幅度。

  Part.2

  部分中兽药产品成本超过售价

  中药材价格传导到终端,人的用药成本随之上涨,有需求的人群只能咬牙买单。据禹州一位中药经销商介绍,今年中药的整体需求并没有大幅减少。

  但对兽用而言,当前兽药行业竞争激烈,涨价则意味着失去市场。因为经济动物价值有限,养殖端行情低迷,降低成本是整个行业的大趋势,养殖端不可能无视成本使用高价中药。此外,一些中兽药企业已经提前和各养殖集团签订了供应协议,也无法涨价。

  面对剧增的药材成本,中兽药企业的运营压力陡增。有企业表示部分中兽药产品成本已经高于售价,即将面临停产。梁其佳坦言,企业只能选择“躺平”,短期内还能销售库存产品维持,但要是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恐怕就要断货了。

  河北农业大学中兽医学院教授史万玉告诉记者,因为要同时保证产品质量、疗效及标准,中药材品种、等级等方面的选择灵活度很低,中兽药企业很难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此外,近两年兽药企业在新版GMP验收及环保改造等方面进行了大量资金投入,中药材暴涨无疑让这些企业雪上加霜。

  据悉,近年来中兽药市场正处于逐步扩容的上升期,2017年全国中兽药销售额约为41.43亿元,2021年增长到57.97亿元。此次药材的价格暴涨或将对中兽药行业的整体健康发展带来影响。

  在此背景下,广东环球高科生物药品有限公司、湖南东方红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唐国洋对中兽药未来的形势并不乐观,他认为这样持续下去中兽药除了在高价值的伴侣动物上还有机会,经济动物上基本“没有指望”。

  “现在兽用中药标准与人药没有区别,在药材如此上涨的情况下,中兽药成本上一定拼不过西药。”唐国洋说。

  史万玉还担忧,真正做优质中兽药的企业现在几乎都没有利润,但一些不按照国标用中药材进行加工生产的厂家却依然可以很好地经营,这或将加剧中兽药行业劣币驱除良币的现象。

  Part.3

  短期内中药材价格或较难下调

  人们关注这种异常暴涨会持续多长时间,以及未来价格是否能回到过去的水平。

  部分行业中人认为至少两年内不会有太大缓解。

  吴鹏雨分析,植物类中药材大部分为多年生,有3年、5年甚至7年的生长周期,其种植量在几年前就已经确定。正是因为近几年种植量少,才会有如今对未来价格看好的预期。许多供应商判断至少两年内中药材均会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因此才会将药材压在冷库里缓慢释放。“比如甘草是3年生的药材,在需求量不变的情况下,明年价格可能更高。因为去年甘草价格不高,今年甘草种植量会比之前更少,从而影响未来3年的甘草产量。”

  唐国洋也谈到,中药材的产量其实很容易估算,尤其是道地药材,全国有哪几片产区、能产多少药材业内都十分清楚。“所以这两年价格都不可能回去。新冠后遗症还在持续,需求不会减少。”

  据悉,中药材与养猪类似,原本也存在相应的周期,主要原因是种植药材的药农难以获取全面的产能信息,无法准确预估供需情况,受市场情绪影响较大,常常过度减产或过度增产,使得药材的生产种植与最终市场销售往往存在错位。

  但过去中药材的价格波动多是小幅调整。史万玉回忆,在这次暴涨之前的几年间只出现了个别品种高低起伏,没有出现大范围的暴涨。“近五六年受扶贫政策影响,许多地方扶持中药材种植,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使得此前的中药材价格一直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

  因此,也有观点认为今年的价格表现已经属于“过高”,超出了供需本身的影响上限。他们认为价格不可能无限上升。史万玉也提醒,“库房有很多药材就是不卖,估计大涨之后肯定会有大跌。”

  7月末,中药材天地网市场点评报告显示,亳州、安国、玉林药市受涨价舆论影响,药材交易逐渐平静,大货交易减缓,多数商家转向观望,众多涨价品种热度已经下降。记者采访部分产地商家,也表示“一直有在正常走货”。但在6月火爆行情后,多数中药材品种价格已经在高位,暂未出现回落,商家对部分生长周期较长、库存不多的品种持货心态依然坚定。

  Part.4

  中兽药企业采用多种方式应对危机

  中药生产企业要规避药材上涨带来的成本风险并不容易,行业该如何应对此次危机?

  吴鹏雨介绍了一些当前采取的相关措施。首先是采购渠道前延,减少中间环节;第二是做好药材运营,根据药材的需求量提前做好采购计划;第三是与行业内大型药企进行货物互换。“目前我们拿货很小心,担心有些品类高价进了,后续又跌价。一些一直在涨的品类可以一次订购一年的量,一些预期不太可能继续上涨的,一般就订购1-2个月的。”

  另外,一些大型企业用量大的药材会与产地开展订单式生产,对药材进行保价。但唐国洋也指出因为中药材来源来并不集中,不是所有的品类都有大宗供应。

  除此之外,中兽药可能需要寻找更多人用“冷门”、动物用更佳的药材品类,研究利用这些药材的方式。唐国洋介绍,一些苦寒药,如穿心莲等,因为十分味苦,人用较少,价格也不太能涨,而家禽恰好没有味觉,因此这类中兽药在禽用方面依然可以有所作为。猪的味觉比较灵敏,采用苦寒药只有通过改变给药途径来实现,如通过注射给药等。

  无论采取哪种方式,行业中人最希望的还是中药材成本能尽快控制下来,呼吁出台相关调节措施。比如有观点认为当前中兽药标准过高,建议考虑未来中药在兽用领域是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放宽标准。

  对此史万玉表示,有关中兽药注册标准问题,农业农村部相关主管部门已经有关注到,目前正在积极推进中兽药注册申报适当松绑相关政策出台。他同时还谈到,目前市场上有利用“饲料原料”批号上市的所谓“中兽药”产品,严格来说这类产品只能谈其营养价值,不能够标注或宣传其功能和防治作用。一旦标注了产品的功能与防治作用,就属于兽药范畴,必将按假兽药处罚,这种打擦边球的做法不可取也不长久。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zywpt.cn/news/show-667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北华亮云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冀ICP备202100016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