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中药材价格一路疯涨!对零售终端市场冲击有多大?

   2023-08-08 21世纪经济报道46700
导读

作 者丨唐唯珂编 辑丨徐旭图 源丨视觉中国今年以来,中药材价格异常大幅波动引发的余震仍在持续发酵。继7月8日中国中药协会公开发布倡议“坚决反对哄抬和操纵药材价格”后,7月13日,山东互联网中药(材)交易中心又

图片

图片

作 者丨唐唯珂

编 辑丨徐旭

图 源丨视觉中国


今年以来,中药材价格异常大幅波动引发的余震仍在持续发酵。


继7月8日中国中药协会公开发布倡议“坚决反对哄抬和操纵药材价格”后,7月13日,山东互联网中药(材)交易中心又发起《关于推进中药材、饮片“直供直销”,遏制不合理涨价的倡议》,启动保障中药材、饮片直供直销的“中药产销联合体行动”。倡议要求充分发挥数字化平台优势,建立大数据监测和预警机制,为种植生产和医药机构购买药材/饮片提供数据支撑和“直供直销”的供需匹配、交易服务,实现产销过程透明。


据中药材天地网发布的数据显示,中药材200指数最高峰时已经达到3577.76,刷新了最高指数记录。中药材价格的异常波动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也给终端零售药店造成了冲击。


关于造成中药材涨价的原因,北京中医药大学法律系教授邓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主要有四方面:一是,现在药农越来越少,造成了用工成本攀升;二是,随着药品管理法的监管体系不断全面,使得中药材种植、生产加工仓储等方面的合规要求趋严,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最后就转嫁到药材价格上涨;三是,经济尚处于恢复阶段,不排除会出现有企业囤积居奇,扩大供求矛盾,致使中药材上涨而使得部分中成药价格攀升的情况出现;四是,生产工艺标准的提升,也会造成中药材成本的攀升。


为维持平价口碑、保证客流量和销售规模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解到,面对上游中药材价格变化,不少终端零售药店并没有快速跟进提价,而是通过各种方式灵活应对。



图片

上游涨价,零售终端承压



近年来,由于实体零售药店店均服务人数持续下降,集采带动部分化药慢病产品盈利能力下降。不少零售药店为提高盈利能力,重点培育中成药OTC产品,使中药板块逐渐成为行业的“避风港”。多家头部连锁药店企业在财报中表示,中医药产品已成为公司门店销售、毛利的主要业绩增长点。


然而,今年以来上游中药材价格持续上涨并向下游传导,带动生产端与销售端产品的价格上涨。


生产端方面,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2021年年末至今,同仁堂、广誉远、太极集团、华润三九、九芝堂、片仔癀等企业均宣布提高部分中成药产品价格。


这也使得零售终端方面销售价格也水涨船高。浙江某连锁药店负责人李先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目前中药材涨价幅度较高,特别是当归、党参、白术等常用中药饮片,涨幅竟超过50%。但由于按照浙江当地的医保政策,中药饮片最高零售价为进价加成25%,因此不影响药店利润;加上6月与7月为浙江梅雨湿热季节,消费者有较高的祛湿健脾与清热解毒养生需求,是中药需求旺季,因此药店的中药产品销售没有受到太明显的影响。但假如涨价势头不减,未来必然影响企业销量。


西安中药材专业市场一家药行老板岳先生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药材虽然涨价了,但对于行业末端环节来说,进货的价格也在涨,并没有带来什么收益。反而由于价格太高,药材不好卖了。”


面对上游价格飞涨的影响,为维持药品平价口碑、保证客流量等,零售终端必须考虑应对中医药产品涨价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图片

降价留客?零售药店持续观望



广州某零售药店负责人郑先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流失顾客是肯定会担心的,实际上不少老顾客走进店来问完药价就走了。我们也没有过多挽留,但会留下联系方式,表示有优惠活动降价了就马上通知。就算顾客去别家药店选购或者改为网购药材,也同样要面临‘多掏腰包’这一现实情况。因为近期中药材涨价是普遍现象,线上线下都一样。”同时,他提到,对于常用药材而言,消费者价格敏感度更高,这也进一步导致终端市场近期药材销售较为平淡,门店店员只能尽量做好沟通解释工作或采取一些买赠促销手段。


“石斛进货价便宜了一两成,黄连、细辛、蜂房,这些常用品类都在涨价;党参、黄芪、元胡则是前阵子就已经完成涨价了。我们有的药材可以消化库存的,就暂时还没有在门店发布涨价通知,但消化完库存还是得逐步涨价,总不能做亏本买卖。”广州某连锁药房总经理张先生表示,实际上部分药材涨价幅度跟年初比已经达到三四成,对于他来说,“跟涨”还是“不跟涨”是一个两难抉择,避免“高价买入”变得尤为关键。


但难题在于中药材有一定的储存要求,药店很难提前大量囤货,所以只能密切关注价格,价格有下降便抓紧购买。他表示,“为了避免高价赶客,我们调价会滞后一点,自己利润多让出去一点,毕竟做的都是老街坊的生意。”


还有零售药店店长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如果中药材涨价太高,他们还会根据情况选择暂时不进货,因为沟通解释成本非常高,所以他们宁可缺货也不想失去消费者信任。“中药材持续涨价是市场普遍现象,但不是所有的消费者都可以理解、接受的。作为中间桥梁的药店,此时就得采取更多灵活措施以应对。”这位店长表示,“目前我们只能期待中药材价格尽快回归合理水平,一方面是让消费者购买到高性价比的中药产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障零售门店的销售规模与市场口碑。”



图片

如何破解涨价困局?



近期中药材市场走势开始分化,大部分品种止涨,部分品种出现降价。多种迹象表明,中药材反季暴涨的趋势已经出现“拐点”。不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也了解到,囤货现象依然存在,还有多地冷库在爆满后着手扩建。业界分析认为,由于中药材价格高涨备受市场关注,下游成本提高,终端市场消费被抑制,随着新一轮的产新季到来,后期高价行情能否维持还需市场来验证。


近年来,我国中药集采加快落地。2022年底启动的《三明采购联盟省际中药(材)采购联盟中药饮片联合采购文件》于2023年5月取得了初步成绩并公布拟中选企业。这意味着中药集采迈出实质性的步伐。


同时也有业内人士表示,部分中药材大品种显然还是具备一定的降价空间,二轮报价的规则也有效地刺激了企业降价。头豹研究院医疗行业高级分析师郑桦对此也表示同意,他认为,带量采购下中成药降价成为必然趋势。


在中药饮片与中成药集采加快落地的大趋势下,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印发《<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监督实施示范建设方案》,加强GAP建设落实,中药企业成本控制、集采品种供应量保证或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倒逼中药材价格监管和质量更加规范化,且有利于将游离资本剔出产业链,促使中医药产品价格回归到合理区间。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养殖专委会副秘书长贾海彬则指出,眼下中药材价格持续暴涨后开始回调,导致这一局面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中药产业链利益分配及结构失衡、中间环节过多与顶层架构不完善。


他分析道,集采平台直供直销虽是大趋势,但落地很难。首先,若药材/饮片源头无货可供,如何直供直销?其次,工业厂家、饮片企业传统的供销模式有3~6个月账期,直供直销会给企业带来现金流压力。此外,流通标准个性化,地区与地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差异性很大。


若中药及饮片开启直供直销,地标中药饮片跨省销售就是一个现实考题。另有专家直言,中药属于经验性用药,不同地区适用的剂量标准存在差异,单一性的全国标准可能存在用药安全风险。且中药还有复杂的同名异物、异物同名现象,这给直供直销带来考验。而全过程追溯也是一个问题。


贾海彬统计分析发现,集采客观上拉高了药材价格。“在原料保障体系尚未成熟之前,三大集采联盟均拉高了药材价格,原因有三:一是给炒作者提供了明确标的;二是刺激投标企业和中标企业提前加大药材储备,而应标会导致市场供应量减少,从而推动价格上涨;三是给前期囤货商提供出货通道,变现套利。”


贾海彬建议,应尽快建立中药全产业链统一的大数据中心。数据集采来源的获得、数据治理技术及数据的服务触达均待破局;再者,药材集采平台的建立应由大型工业企业牵头,要有精准的数据导航,并建立标准和编码体系,引导资本合作共赢,实现规范化、基地化生产。应避免盲目生产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因为多数企业没法承担这样的高风险和成本压力。


SFC

本期编辑 黎雨桐 实习生 宋佳遥

21君荐读

中药上市公司业绩追求“创新”成色

天然牛黄突破120万元/公斤,中药材为何淡季异常暴涨?

热钱流入,27种中药材涨价超200%,上市药企冷静应变图片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zywpt.cn/news/show-673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北华亮云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冀ICP备202100016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