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中医药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图)

   2023-08-15 天津日报656840
导读

文 赵磊 陈茗王庆昆与他的藏品  提起收藏,很多人会想到瓷器、钱币、玉器、古籍、字画、家具等,而王庆昆却另辟蹊径,结合自己在同仁堂制药厂工作多年的经历,专门收藏药瓶、药罐、药壶、药鼓、药杵、药碾子、脉枕

文 赵磊 陈茗
王庆昆与他的藏品

  提起收藏,很多人会想到瓷器、钱币、玉器、古籍、字画、家具等,而王庆昆却另辟蹊径,结合自己在同仁堂制药厂工作多年的经历,专门收藏药瓶、药罐、药壶、药鼓、药杵、药碾子、脉枕、药目、仿单等医药类古旧物品。走进他家的客厅,摆满藏品的文物架占了整整一面墙,俨然是一座小型中医药博物馆。这些藏品见证了天津中医药行业的历史变迁。

  曾为老山前线战士捐赠药品

  老药瓶佐证天津同仁堂历史

  王庆昆出生于1949年,毕业于天津中药学校,参军复员后分配到同仁堂制药厂,曾担任主管销售和技术的副厂长。在厂里干了一辈子,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同仁堂制药厂曾为老山前线战士捐赠风湿寒痛片,王庆昆亲历了这件事的全过程。

  当时已是副厂长的王庆昆,接到厂办公室转给他的一封从老山前线寄来的信。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在进行中,解放军战士驻守阵地,在猫耳洞里一蹲不是一天两天,甚至要蹲上一年半载,好多战士得了风湿性关节炎。信中说,猫耳洞又冷又潮又湿,战士们唯一的文化生活就是听收音机,碰巧听到同仁堂制药厂风湿寒痛片的广告,于是来信想买药。

  王庆昆心潮起伏,他不敢耽搁一秒,赶紧把情况上报给厂领导。厂务会研究讨论,决定为老山前线的解放军战士们捐赠20箱药品。这件事由王庆昆负责执行,把药品按照信的地址转到部队。几个月后,厂里再次收到前线来信,是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还有一面锦旗,感谢药厂的无私支持。

  上世纪90年代,王庆昆喜欢上了收藏。有一次逛沈阳道古玩市场,在地摊上一堆乱七八糟的杂物中发现了一个小药瓶,一面印着“同仁堂”,一面印着“张记”。摊主要价20块钱,王庆昆毫不犹豫地将其拿下。

  据厂里老职工所讲,北京同仁堂又称“乐家老铺”,清末在天津开设仓库,药品走水路销往南方。精明强干的张益堂受雇北京同仁堂,在天津管理仓库,娶了乐家的女儿,多年后独立出来单干,开了天津同仁堂,各做各的药。那时候品牌意识不强,只靠祖训约束,两家并没有什么冲突。

  到了民国年间,北京同仁堂在天津法院立案,状告天津同仁堂“侵权”,而在当时,天津同仁堂已发展成为家喻户晓的大药铺。由于原告、被告既是同行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他们白天在法庭上争得面红耳赤,晚上在家中把酒言欢叙旧。最终判决结果是:天津同仁堂一定要和北京同仁堂有所区别,要标注“天津同仁堂张记”,不允许使用北京同仁堂商标,不能卖北京同仁堂的特色药,同时也要向北京同仁堂支付赔款。

  一个小药瓶佐证了天津同仁堂的历史。王庆昆兴奋至极,如获至宝,“这是我的第一件中医药类藏品,后来我们厂建立厂史展厅,我把它捐了出去。”虽然历史已远去,但通过这个看似普通的小药瓶,天津同仁堂的始末缘由被再次挖掘出来,这些故事今天听来仍然鲜活生动。

  专注收藏中医药老物件

  挖掘老字号药铺的历史

  和很多收藏爱好者一样,王庆昆最早入门收藏是从瓷器开始的。他加入了天津市收藏协会,结识了不少圈内朋友,经验丰富的老先生给他提建议:“瓷器价格太高,一般人真玩不起,很难提升收藏的品质。你既然在同仁堂工作,对中医药应该很熟悉,中医药历史厚重,而且在咱天津收藏圈是一个空白,何不专注于这方面的收藏呢?”一句话点醒梦中人,王庆昆心想:“我身边认识的人全是搞中医药的,我在这个领域搞收藏可谓如鱼得水,肯定能做出点儿成绩来!”

  与中医药相关的旧物,诸如中药器具、典藏医药古籍、老字号药店的药目、民间验方手抄本等,可谓种类繁多,王庆昆还是从老药瓶入手。收藏老药瓶的难度也不低,因为谁吃完药也不会把药瓶保存下来,但随着药瓶的存世量越来越少,研究价值也逐渐凸显,价格随行就市,水涨船高。他一有空就往古玩市场跑,发现心仪的宝贝,千方百计也要淘到手。“我以前在沈阳道买的药瓶都是几块钱、十几块钱一个,现在基本上都得一两百块钱。”

  每个药瓶上都印着老字号的名字,像什么隆顺榕、同仁堂、达仁堂、万全堂、真一堂……而且很多都印有“天津”的字样。随着城市发展,过去天津知名度比较高的老字号药铺相继换了名号,有些也从老店搬到了新址。王庆昆就想通过对这些老药瓶的收藏,追根溯源,记住这些天津老字号的历史。

  那时王庆昆还在厂里上班,他自己争取到一项任务──编撰天津同仁堂制药厂的厂史。“厂领导很支持,我们查找了很多资料,带着同事走访老职工以及创始人家族的后代,积累了珍贵的口述资料。”他把收藏和对厂史的研究结合起来,并乐此不疲。厂里有人跟他开玩笑,说他捡的这些破烂儿扔马路上都没人要,他一笑了之,该捡还捡,该买还买。

  在药厂仓库的一个角落里,他发现了两块被灰尘覆盖的立匾,每块足有两米多高。“过去的老药铺,门前左右会各挂一块立匾,一人多高,相当于广告牌。我们厂这两块立匾比一般的要高,所以叫‘通天牌’。”牌匾上分别刻着“京都同仁堂精制丸散膏丹参茸药酒”“京都同仁堂精选南北生熟地道药材”,可以说是“镇店之宝”。厂领导很重视,马上派人把立匾擦拭干净,专门做了展柜,陈列在厂史展厅里。

  每一件藏品背后

  都有大量历史信息

  王庆昆在地摊上淘到一本民国初年的《京都达仁堂丸散膏丹药目》。那是一本毛头纸木版印刷的线装书,介绍了当时达仁堂的药品名称、功效特点。美中不足的是缺少了前面十几页,不知被谁装裱过,从外面看不出来。他总觉得是个很大的遗憾,直到半年后,他在鼓楼市场又发现了十几页“药目”,主要是讲达仁堂的历史由来。王庆昆欣喜若狂,买回来后仔细对照,发现虽然和自己那部分不是同一个版本,但内容应该是一致的,已经很难得了。他请专业人士重新装订,订好后跟原版的一模一样,成为他最珍视的藏品之一。

  还有一次,他去古文化街逛地摊,无意中发现了两张达仁堂乐家老铺的仿单。所谓仿单就是说明书,过去商铺在包装纸上盖有一个木刻印章,介绍商品的功效、用法等。随着印刷工艺的进步,仿单又兼具了信誉保证、防伪标签的功能。薄薄的两页纸,摊主要价100块钱,王庆昆觉得不值,没舍得买。回到家越想越后悔,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之后多次到古文化街寻觅。过了很久,他终于碰上了那个摊主。摊主已经认不出他了,他从册子里抽出包括那两张仿单在内的四张纸页,摊主要价还是100块钱。王庆昆捡了个漏儿,心里美滋滋的。

  回到家,他仔细研究这两张仿单:一张为“银翘解毒片”,另一张为“香连片”。银翘解毒片的仿单上印着“国药改进科学制品”,另有几行详细介绍:“本方系根据清初吴鞠通氏所拟银翘解毒丸处方,经我店改用科学方法提炼制成片剂,其功效与原丸药无异。”此外还印有主要成分、主治等内容。两张仿单的与众不同之处,还在于上面都用红颜色印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八个镂空字。这说明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中药新剂型已经研制成功。这里面包含的诸多信息,为了解中药行业的习俗和发展提供了实物史料。

  王庆昆把散落在民间的宝贝一个个挖出来,留下累累硕果:“天津收藏老药具的人屈指可数,可以交流、交换藏品的朋友也不多。但收藏圈有很多藏友为我提供信息,或者慕名而来,看过我的藏品后,都感慨中医药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

  或许在别人眼中收藏往往会跟经济利益挂钩,但在王庆昆看来,借助这些与中医、中药相关的瓶瓶罐罐、故纸旧物来研究天津中医药的历史,理清发展脉络,就是最大的价值。“如果这些物件没有了,历史拿什么佐证?所以收藏的乐趣就在这儿,每一件藏品背后,都有一段令人难忘的故事。”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zywpt.cn/news/show-680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北华亮云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冀ICP备202100016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