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百姓喜欢把中药处方称为“方子”,这一张写有药物名称、剂量、服法等内容的小单子,既是中医理论指导下辨证施治的具体举措,也是中医师面对疾病经四诊合参、度量权衡后综合给出的治疗方法。一张药方绝非简单的药物罗列,它的组成有渊源,有发展演变,有严谨的理论体系,有明确的用量、用法、剂型,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往圣先贤的文化传承,具有宝贵价值。下面就一起来了解这小方子中的大乾坤。
方中有规矩
《荀子》云:“圆者中规,方者中矩。”俗语亦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方药之“方”字,本就有规矩的含义,那什么是方药的规矩呢?实际上就是方药组合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现列举部分简述之。
首先,方药必须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产生。信息时代背景下,民众通过上网等各种途径都可以查询到中医药相关的内容,但这些信息真假难辨、良莠不齐。部分人出现身体不适后,通过简单检索查询、浏览网页,随意听信网络媒体的描述,未经专业医师、药师指导,就盲目选方、私自购药、随意使用,往往害己不浅。很显然,这样得来的方药并不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形成的。
其次,方药有自己严格的配伍法则,包括君臣佐使配伍、七情配伍、四气五味配伍、归经配伍、对药配伍等。这些配伍法则是经过长期临床总结,充分掌握药性、毒性以及药力后,才得到的药物之间亲疏主次、协同增效、制约减毒甚至拮抗抵消的关系规律。因此,合理配伍更有利于药物发挥功效,又能尽量避免毒副作用。在这样的配伍法则下,方中各个中药分工明确,各尽其责,能够达到一种冲和、可控的状态,发挥预期的治疗作用。
再次,就是适宜的剂量和剂型。方中每一味药扮演不同角色、承担不同分工时都有自己适宜的量,有时需要轻用,有时需要重用,有时不可替代,有时又可替换。比如同一味升麻,在升举阳气时,用量宜小,一般3g左右,而用于清热解毒时却又需要大剂量,重用至30g。有些方中药物剂量还存在固定的比例,比如六一散中滑石与甘草的剂量为6∶1,左金丸中黄连与吴茱萸的剂量为6∶1等。以一定配伍和剂量成方后,还可制作成不同的剂型,除常见的汤液外,还有丸、散、膏、丹等,他们各有其用,各有优劣。
最后,还讲究正确的煎煮和服药方法。根据针对疾患的不同,服药时间也有不同,比如杀虫药宜空腹服,补益药宜餐前服,攻伐药宜餐后服等。有时还按子午流注法要求服药时间者。根据方药的不同,煎煮时有入群药同煎的一般操作,又有先煎、后下、包煎、烊化等特殊操作,以使药效充分发挥,同时也可以减低刺激性、毒副作用等。类似的规矩还有很多,如配伍的禁忌、服药的忌口等。
方中有文化
中医讲理、法、方、药,以理法为依据,以方药为工具,方随法出,法随证立,中医的方药便是在这样一套严谨的规矩下与中医辨证结果相匹配,从而保持高度统一和一致。所以,方药中也就蕴含了丰富的中医文化,现简单介绍一二。
组方中经常可以看到传统阴阳文化的影子,如被称为“群方之冠”的桂枝汤,就可以分出桂枝和芍药两组内容,桂枝配伍甘草,辛甘化阳以温助卫阳,芍药配伍甘草,酸甘化阴以敛补营阴,生姜与大枣又是一对阴阳对立统一的小组合。又如升降散,取僵蚕、蝉衣这类清化、轻浮的药以升散火热,取姜黄、大黄这类苦寒、浊重的药以降泻积秽,并用清酒的辛香来助升,蜂蜜的凉润来助降,组成了一个可以升降清浊以恢复机体平衡的名方。
其实方药中这种阴阳文化在百姓生活中也十分常见。敦煌夏季白天温度最高可达40℃,劳动人民往往会以“西瓜汁泡馍”为午餐,大家都知道西瓜可以清热解暑、生津止渴,但长期单独吃西瓜又会中伤脾胃阳气,所以聪明的先祖便将馒头反复晾晒成干馍,泡在西瓜汁里,既可以解饥,又能制约西瓜汁的寒凉之性。实际上,从现代医药角度看,干馍偏碱性,可以中和胃酸。中医认为,反复曝晒后的干馍有了温补之性,西瓜汁清解阳明胃以助生津解暑,干馍则温补太阴脾以助运化寒湿。
方药中还有其他传统文化的因素:如三才,《温病条辨》三才汤中,天冬补肺属于三才之天,人参补脾属于三才之人,地黄补肾属于三才之地;如四象,在汉唐以前的方药中,就有青龙汤、白虎汤、朱雀汤以及玄武汤的名称,且组方治疗的核心意义都能够与四象对应;如五行,组成方药的中药大多都能满足五行药象理论,颜色上青、赤、黄、白、黑分别对应肝、心、脾、肺、肾,性味上又与酸、苦、甘、辛、咸分别对应。其他的还有兵家的攻伐文化,如把大黄叫将军、“用药如用兵”之说法;还有儒家文化,如四君子汤等方剂的命名。
总之,方药是中医药宝库中弥足珍贵的组成部分,传播方药文化,有利于让更多人了解到中医朴实、科学、严谨的一面,让更多人了解严格遵循医嘱服药的重要性,并注意忌口和合理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