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大巴山,山林密布,云雾缭绕。
从重庆万州区驱车近两个小时,到达最北边的城口县,再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穿过多个隧道,走进高燕镇星光村的一片山林中,远近入目皆是连片种植的淫羊藿。
这里的淫羊藿有效成分含量最高可以达到《中国药典》含量标准的十倍。然而,这么好的“宝贝”,却很少为川渝之外的大众所熟知。
“我们这的药材好得很哟!过去因为交通不便,经济基础薄弱,中药相关产业小而散,城口中药材的知名度不高。”城口县委常委、县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张国进说。
近年来,张国进总是奔走在宣广推介城口中药产业的路上,他想让城口的中药产业走出“深闺”,面向大众,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品质称道:道地药材推动乡村振兴
每到秋季,当横亘于渝川陕鄂四省市交界地带的大巴山上披上“彩衣”,村民们就会热火朝天地采收林下种植的中药材淫羊藿。一片片郁郁葱葱的“绿叶子”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金宝贝”。
秦岭无闲草,巴山多仙药。城口县被誉为“大巴山生态药谷”“中国绿色生态中药材示范县”,全县有1000余种可供开发利用的药用植物,盛产淫羊藿、川贝母、连翘、石斛、天麻、灵芝等名贵药材,川党参、云木香、独活、杜仲、厚朴、黄柏、大黄等药材品种优势突出。
为加强道地中药材的种植与研发,2020年10月,城口县与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合作共建重庆大巴山中药研究院,与西南大学建立深度合作机制,推动县域中药材产业科研能力建设。
大巴山中药研究院院长周益权介绍,城口中药材大多生长和种植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中高山地带,采取仿野生栽培的方式,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发生率低,药材品相好,淫羊藿、天麻等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高于《中国药典》规定标准的数倍。
2021年,高燕镇星光村充分利用国家储备林项目平台,引进企业,发展林下淫羊藿种植500亩,为高燕镇拓展出一条因地制宜、因林施策的中药材种植之路,林下空间变成了“聚宝盆”,不仅带动农民就近务工就业,更解决了星光村集体经济问题。
“一地生四金!”农户王大爷表示,自从种了中药材,有了种粮和种药收入,还有补贴和分红。在周溪乡鹿坪村,农民将玉米、土豆与中药材独活套种,实现粮食和药材种植“一地兴两业”。
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目前全县60%以上村社区集体经济收益都有中药产业的贡献。”城口县委书记张继军介绍,目前全县共有中药材资源36.4万亩,建有规范化种苗基地、种植基地187个。培育市、县级龙头企业10家,全产业链产值超过10亿元,占县域GDP比重约为17%,全县中药材市场主体400余家。2.2万余农户参与中药产业发展,年户均增收8000余元。中药产业已经成为当地乡村产业振兴的举旗产业。
科技问道:数字化种植,规范化发展
三年来,周益权与同事们建起中药材实验室及陈列室,进行中药材质量检测,对道地中药材品种开展良种选育、品种质量评价、种子质量测试、种苗等级规格测试、规范化繁育与栽培研究。
在位于城口县高观镇的曲茎石斛基地内,由重庆裕品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培植的仿野生曲茎石斛正在茁壮成长,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罗毅波仔细地观察长势,提出指导意见。
中药材种植业要长足发展,不能缺少科技力量的支撑。在城口县,中药材种植的数字化进程正在加快。日前,“大巴山药谷”数字中药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管理云平台已在城口县上线使用,通过数字信息技术实现中药材生产全过程溯源管理。
“我们大力实施数字化战略,以推进中药材GAP数字化产业为抓手,建设数字中药产业大脑,建立种苗繁育,种子采收、加工、炮制、流通等全产业链的质量管控体系,让数字赋能加持产业发展。”张国进说。
位于咸宜镇李坪村的天宝药业灵芝GAP种植示范基地配备了“药田哨兵”小型气候站、实时联网的监控摄像头、雾化喷淋系统等,实现了从菌种选种、椴木处理、接种埋土,到生长管理、采收加工全程可追溯。
近年来,城口县选取当地规范化发展基础较好的优势中药材品种,遴选发展势头良好、辐射带动作用突出、联农带农效果显著的市场主体作为创建单位,推进县域GAP建设。目前,城口已成功创建了淫羊藿、灵芝2个品种GAP种植示范基地,还将陆续启动连翘、独活、川贝母、天麻、石斛、黄柏、杜仲、厚朴等19个品种GAP基地创建。
今年8月4日,大巴山GAP专家工作站揭牌。按照计划,到2030年城口县将完成本轮所有GAP基地创建,力争实现县域GAP基地规范种植规模达到15万亩,产值规模达到50亿元。
管理有道:设专班推进,强宣传推介
11月2日,张继军主持召开“大巴山药谷”建设任务推进落实第三次调度会。中药产业专班办汇报了工作推进情况,县林业局、县市场监管局等专班成员单位结合各自职能职责发言。
张继军对照着任务完成表,仔细勾画。“一定要锚定目标,全力以赴,稳扎稳打,推动中药产业不断取得新成效。”坚定的话语透露着推动“大巴山药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自从张继军“挂帅”成为县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第一召集人以来,这样的专班会议往往一开就是两个多小时。
张继军介绍,为发展中药特色产业,城口县实施大品种、优品质、差异化发展战略,按照“1155”思路,全产业链建设“大巴山药谷”,即通过组建“大巴山药谷”中药产业联盟,搭建区域合作发展平台;围绕道地特色优势药材产区规范化生产重点任务,推进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实施,着力实现优质优价优先。同时启动建设优良种质种苗繁育中心、物流集散中心、检验检测中心、中药产业数字信息中心、中药产业科技研发服务中心等5个中心,健全组织体系、政策体系、技术支撑体系、考核评价体系、诚信体系5大体系。
“城口是优质中药材资源的原产地,有着好山好水好药材。‘巴山原乡、生态城口’欢迎您!”在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高峰论坛——第六届“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上,作为参加本次论坛的全国唯一县(市、区)代表,张国进围绕“科技创新赋能中医药产业融合升级”主题,作题为《共建大巴山药谷、赋能人类大健康》的经验交流,宣传推介城口中药产业。
锚定发展中药产业目标以来,张国进总是不遗余力地开展宣传推介,持续提升城口中药产业辨识度、知名度、影响力。
在高位推动下,城口县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相继出台。城口县中药材产业提升行动计划和城口县中药材产业扶持办法出台,力争到2035年将城口建设成为渝东北优质生态中药材生产基地,市级重点野生中药材自然保护区,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大巴山区域的中药材交易物流中心,以中医药为主题的养老养生及休闲娱乐的乡村振兴示范区。
每天奔波于药材基地和办公室间的专班办常务副主任李永富说:“抓中药产业要有一种情怀,一份责任,更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
对于城口中药产业的发展,张国进很有信心。“提到发展中药产业的山区县,很多人都知道江西有樟树,浙江有磐安,希望未来大家提到重庆,都能想到重庆有城口,大巴山药谷,未来可期!”张国进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