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养生关注一二三四五

   2023-12-06 620
导读

一个中心:以自己的心身健康为中心。老年人心身健康,就不会给社会和家庭造成负担,这本身就是对社会和家庭做贡献。一个心身健康的人,他的生活质量才能提高,才能享受到生活给予的乐趣。二个要点:潇洒一点,糊涂一

一个中心:以自己的心身健康为中心。老年人心身健康,就不会给社会和家庭造成负担,这本身就是对社会和家庭做贡献。一个心身健康的人,他的生活质量才能提高,才能享受到生活给予的乐趣。

二个要点:潇洒一点,糊涂一点。老年人应该活得更轻松一些,宽容一些。潇洒者,自然大方,轻松自如,不拘束;糊涂者,大彻大悟,淡泊宁心,不为琐碎事所扰。人生苦短,生命才是第一位的,何必斤斤计较那些生活中的无聊琐事呢?

三个忘记:忘记年龄,忘记疾病,忘记恩怨。老年人不要总担心自己年事已高,疾病缠身,也不要总回忆过去的恩恩怨怨。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没有人能够逃脱这个过程,所以没有必要对此过分担忧。人生旅途中难免会有一些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恩恩怨怨,没有必要对已经过去的事情斤斤计较。老年人应该放松自己,乐观地生活,这才是最重要的。

四老:有个老伴,有个老窝,有点老底,有几个老友。老年人一定要有个老伴,俗话说:“满堂儿女,不如半路夫妻。”儿女再好也不如夫妻相互照应好,即使是新组合的老夫妻也比子女的照顾要好得多。老夫老妻在精神上相互安慰寄托,在生活上相互照顾关怀,是其他关系所无法替代的。老年人一定要有一所属于自己的房舍,才会有安全感,有利于心身健康。老年人还应该有一些积蓄,以备不时之需,能够及时拿出以解燃眉之急。老年人应该有几个老朋友,平时一起聊聊天,有事相互帮帮忙,对养生保健很有好处。

五要:要放、要跳、要笑、要俏、要聊(唠)。老年人要放下架子,保持一颗平常心,这对于有社会地位的人来讲尤为重要。离退休后不要再讲我是某某长,我是老专家,我是老教授,我是著名艺术家,想当初我如何如何等。要把自己放在一名普通老百姓的位置,用一颗平常心来看待问题和处理周围事物,心态才会平和,心身才会健康。老年人要经常活动,“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增强体质,使机体充满活力,还可以调节情绪。老年人要对生活充满乐观情绪,时时保持着愉快的心态。每天对着镜子笑几次,就会有好心情。老年人的穿着要漂亮一些,让自身的形象更美一些,这样就会感觉年轻了许多,别人也会看到其焕发出的青春朝气。老年人要经常与别人进行思想和感情交流,封闭自己和孤独感是危害老年人心身健康的重要因素,是引起老年抑郁症和老年痴呆的原因之一。聊天是一种最经济实惠而且又非常有益于心身健康的)古动,对防治抑郁症和痴呆均有益处。

长寿的奥秘

蒲昭和

若月俊一先生是日本著名的社会医学家,他撰写了一本养生防老专著《从45岁开始预防衰老》,受到了日本各界中老年人的普遍好评。该书从各个角度研究总结了人类同衰老做斗争的宝贵经验,提出了许多预防衰老的有效措施。当有人问他:“你已经是80多岁的人了,每天还能工作10多个小时,人也显得那么年轻,你自己有何特殊的养生之道呢?”

若月俊一的回答令人有些意外,他说:“其实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健身养生术。每天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和所有的人一样,在医院的职工食堂吃午餐,每天工作、休息、吃饭、睡觉,仅此而已。既未做健康操,也未服补药。”

“长寿并不需要刻意去追求”,这是若月俊一的基本观点。他认为自己能健康而长寿,主要得益于两点:一是不做勉强、过分之事。二是一切为他人着想。

所谓“勉强、过分之事”,不仅包括身体、体力方面的事情,还包括精神、心理方面的事情,都要适度、量力而行。这并不是不要工作,积极工作、劳动对健康是有益的,只是不能“过度”。怎样才算适度呢?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具体掌握。比如,平时自己要心中有数,不要过度劳累,如感到疲劳,就适当休息一下。勉强、过度之举不仅损害健康,容易引起疾病,而且还可能引起失误,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

一切都要适度,就是吃饭也不例外。不管生活多么富裕,都不能过食。既要保证平衡、充足的营养,又要避免过度摄食。这需要经常了解一些生活常识和健康知识,了解有关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食物营养成分,注意饮食卫生。只有多懂些生活中的健康知识,才会使你尽量少做“过度之事”。

“一切为他人着想”,是若月俊一十分推崇的观点,也是他对健康之道的深刻体会。他认为,“人只有为社会、为别人竭尽全力,才能让自己的生活过得充实,有意义,有价值。”一切为他人着想,为别人做事,就会使自己感到胸怀宽阔、意气风发、热血奔流。这对全身的血液循环和激素分泌,都会带来良好的影响。若月俊一对工作的深刻体会是:“只要自己感到这是社会的需要,对他人有利,自己就会平心静气、心情舒畅地努力去做。”

若月俊一提出的“利他主义可以延年”, 与我国养生学家强调的“养身必须先养德”、“仁者寿”的观点可谓不谋而合。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zywpt.cn/news/show-7232.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北华亮云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冀ICP备202100016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