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三差五,在浙江省开化县中医院呼吸内科医护微信群里,就会出现关于“桃子外公”的微信聊天。88岁高龄的孤寡老人余爷爷,因名字里带个“桃”字,大家都亲切地喊他“桃子外公”。
说起这位“桃子外公”,因为没有子女,身体状况不佳,身边也没有亲人陪伴,初来医院住院时,他常常会做出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举动,例如,突然一言不发,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出病房,直接就躺在病房走廊上,或者突然大声哎哟哎哟地叫喊,又或者直接把卫生间的地板当马桶……
每次他一言不发地拄着拐杖走到走廊躺下,呼吸内科的护士们总是第一时间赶过去,小心翼翼地扶起他,耐心询问:“您这是怎么啦?是不是病房里太闷啦?您是不是想到哪里去?”护士们会陪着他在走廊散散步,呼吸新鲜空气,直到他愿意回病房休息。
当他“哎哟哎哟”叫的时候,医生和护士都会立刻跑来,全面检查他的身体状况,可很多时候发现“桃子外公”这么做,只是想吸引大家的注意,或者想买什么零食吃了。医护们也不生气,反而会笑着跟他说:“桃子外公,您可把我们吓坏啦。下次您想要买什么直接和我们说就行了,要是哪里真不舒服再喊‘哎哟’哦。”
而当他把卫生间地板当马桶时,保洁阿姨会耐心地清理,一边清理一边说:“桃子外公,这里不是马桶呢,下次要注意哦。”然后耐心引导他正确使用卫生间。慢慢地,医护们发现,“桃子外公”这些看似让人哭笑不得的举动背后,是老人深深的孤独和对陪伴的渴望。
为了让“桃子外公”有更好的生活状态,大家只要有时间,都会抽空去陪伴他。护士长每天上班都会到病房多陪他聊几句,了解他的需求,关心他的心情。医生查房的时候,也会格外耐心地向他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让“桃子外公”心中有底。
给他带早饭、买零食这些小事,更是成了大家的日常。每次住院时,护士们主动轮流照顾“桃子外公”的生活起居,渐渐地,大家摸透了“桃子外公”的喜好,例如喜欢吃什么牌子的饼干、喜欢喝哪种饮料、喜欢吃哪一家的炒面……经过一次次磨合,“桃子外公”那些令人哭笑不得的行为越来越少了。
每次“桃子外公”来住院,工作人员都会将他安排在离护士站最近的病房,以方便随时照料。见“桃子外公”衣衫单薄破旧,护士长把家里闲置的衣服、鞋子送给他。有一天,“桃子外公”突然拿出一叠钱,大声对护士长说:“你们对我太好了,我无依无靠的,你们就像我的亲人一样。我不知道怎么报答你们,这些钱你们一定要收下,这是我的一点心意。”护士长见推辞不了,想着太多现金放老人身边也不安全,就接过“桃子外公”的钱,对他说:“您能快点好起来,开开心心的,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这些钱我先帮您交住院预付款,出院的时候再退给你。”
从那以后,“桃子外公”的脸上有了更多的笑容,更加珍惜医护人员对他的关怀,积极配合治疗,不再做出那些令人哭笑不得的行为了。“桃子外公”这个亲切的称呼,成为了呼吸内科医护心中最温暖的存在,每一次“桃子外公”前来住院,大家都像是迎接一位久别重逢的家人。这份特殊的情谊,也逐渐在医院里被传为佳话。
平凡的工作,有忙碌但也泛着光。医患之间的温暖小故事,讲述的不仅是医学的力量,更是中医人人性光辉的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