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种植技术
第一章 丹参基地条件一、土质条件要求
1、丹参适宜的土质为较肥沃的砂壤土,要求土壤酸碱度为中性或微碱性、微酸性,且梅雨季节无积水,耕作层土厚40厘米(一尺二寸)以上。
二、水质条件要求
有可供灌溉的水源及设施,如水井、水库、河水或喷灌设备及水渠、水泵等,水质无污染,水的质量达到《国家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GB5084-92)。
三、环境及要求
1、在药源基地一公里以内无污染的工矿企业,无“三废“污染,无大型垃圾场。
2、交通方便,有公路可到田块,田间道路能通过耕作机械,适宜机械耕作。
3、基地实行“六统一”技术管理,即统一种子种苗、统一起垄移栽、统一施肥除草、统一排灌水、统一防治病虫害、统一采挖加工管理,以稳定和提高药材产量和质量。
4、基地实行“轮作倒茬”管理,至少两年倒茬轮作一次;一年最好。
四、基地管理
1、为了使基地药材生产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确保药材质量达到有效、稳定、可控及优质无公害的要求,根据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及相关规定,对基地进行管理。
2、基地按照“统一规划,集中连片,规范化管理”的原则进。 丹参种子、种根质量要求一、丹参种子的质量要求
1、分等:丹参种子暂定为一等、二等两个等级,以丹参种子千粒重、饱满度、种子净度、种子发芽率、种子含水量为依据进行分等。
(1)饱满、均匀、黑褐色,储运时间不超过1个月,千粒种不小于1.6克,饱满粒不低于85%,生活力不低于85%,发芽率不低于75%,净度不低于95%,含水量不高于1%。
(2)二等:饱满均匀,灰黑色,低温下储运时间在1-9个月之间,千粒重不小于1.4克,饱满粒不低于75%,生活力不低于75%,发芽率不低于60%,净度不低于95%,含水量不高于1
二、丹参种根的质量要求
1、质量标准
(1)留种用根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A、留种用根是种苗移栽后生长一年的根;
B、直径为0.7-1厘米,外表鲜红色,新鲜无疤痕和不病虫害感染,种植时切成长6-7厘米的小段,一般亩用量80公斤。
(2)根茎(芦头)的质量要求:直径不小于1厘米,顶端有宿芽3-5个或有茎痕,上部紫红色或棕黑色,下部紫红色,无破损及病虫害感染,种植时切成有1.5-2.5厘米长细根的芦头。
2、种根的采集及储运
(1)采集时间:冬季栽种应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春季栽种应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选晴天采挖;本基地推广冬季栽种。
(2)采集方法:用牙镢由植株的低侧深挖30厘米以上,逐行挖取,随采随栽,不能集中堆放,一面发热。
(3)储运:鲜根和芦头繁殖即采即种比较好。种根储运时间最多不超过7天。储运时有防止发热和萎蔫的措施;剪成段的种根存放时间不超过12小时;根茎的储运时间不超过3天,剪断后立即栽种。
种子育苗
(1)育苗田的选择:选择离水源较近,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不超过1.5米;耕作土层一般不少于30厘米;土壤比较肥沃的微酸性或微碱性的砂壤土;要求前一年栽种作物为禾本科植物如小麦、玉米或休闲地,扦插种植花生、蔬菜和丹参的地块,不能作为育苗田,地点最好选在基地范围内。
(2)苗床的准备:每亩施充分附属的厩肥或绿肥1000公斤,磷酸二铵10公斤,翻耕深20厘米以上。耙细、整平、清除石块杂草。作畦,畦宽1.2米,畦间开宽30厘米,深20厘米的排水沟。
(3)播种:播种时间应在种子收获后即时播种,一般在6月底或7月初。每亩地用种子3-5公斤,与2-3倍细土混匀以后,均匀撒播在苗床上,用扫帚或铁锨轻轻拍打,使种子和土壤充分接触后,用麦秸或麦糠盖严至不露土为宜,再浇透墒水,以保持足够的湿度。
(4)培育壮苗:播种后,每天检查苗床一次,观察苗床墒情和出芽情况,如天旱可在覆盖物上喷洒清水以保持苗床湿润;一般播种后第四天开始出苗,15天苗基本出齐。当开始出苗返青时,于傍晚或阴天逐渐多次揭去覆盖物(注意:覆盖物揭的太迟会将苗捂黄或捂死)。8月上、中旬若因缺肥种苗瘦弱时,可结合灌溉或雨天每亩施尿素5公斤。
(5)苗床管理:出苗后如有杂草,应及时用手拔除,以防荒苗;如种苗密度过大,应间苗,保持苗株距为2-5厘米。一般1亩苗田可供10-12亩大田移栽。
二、种苗移栽
1、起苗:一般在移栽前进行,随起随栽为好;用牙镢采挖。起苗后要立即在荫蔽无风处选苗。剔除不合格苗,每100苗用麦秆或稻草扎成一把,捆扎不能过紧。
2、种苗检验:种苗在移栽前要进行筛选,对烂根、色泽异常及有虫咬或病苗、弱苗要除去(特别要注意根部有小疙瘩的苗子必须剔除,此为根结线虫病)。
3、种苗运输:种苗要用干净的筐子或透气性较好的袋子包装;用清洁卫生的车辆运输;最长储运时间不超过24小时,以防止烧苗。
4、大田土壤处理:如多选地块属根结线虫等病害多发区,要用以下发放作好土壤处理:
①结合整地,每亩施入3%辛硫磷颗粒3公斤,撒入地面,翻入土中,进行土壤消毒;或者用50%辛硫磷乳油200-250克,加10倍水稀释成2-2.5公斤,喷洒在25-30公斤细土上,拌均匀,使药液充分吸附在细土上,制成毒土,结合整地均匀撒在地面,翻入土中,或者将此毒土顺垄撒施在丹参苗附近,如能在雨前施下,效果更佳。
②或者每亩用80%棉隆(必速杀)可湿性粉剂1.5公斤,拌细土10-20公斤,或兑水60-70公斤沟施,然后覆土压实;或每亩用80%可湿性棉隆粉剂1.5公斤,拌细土10-20公斤撒施,施后深耕耙磨,使药土与土壤充分混合,地表形成药土层;施后20天方可栽种。
(注意:毒土处理,必须深施、覆土。从今年调查来看,若不作土壤处理,会造成根结线虫病大面积发生,损失高达80%)
5、大田的清理及起垄:清除大田四周杂草病远离田间集中烧毁,每亩施充分腐熟的厩肥或绿肥1500-2000公斤、磷酸二铵10公斤做底肥,深翻30-35厘米,整细、耙平、作垄。垄宽1.2米,高20厘米,垄间留沟25厘米宽。大田四周开好宽40厘米,深35厘米的排水沟,以利田间排水。
6、种苗移栽
①种苗处理:对前茬种植蔬菜、土豆、花生或丹参的地块,移栽时要对种苗进行药剂处理。方法是:优选无病虫的丹参苗,栽前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蘸根处理10分钟,晾干后移栽,以有效地控制根腐等病菌的侵染。
②秋季种苗移栽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寒露至霜降之间)进行,春栽在3月初。株行距20厘米×20厘米左右,视土壤肥力而定,肥力强者株行距宜大。在垄面开穴,穴深以种苗根能伸直为宜,苗根过长的要剪掉下部,保留10厘米左右长的种根即可;将种苗垂直立于穴中,培土、压实至微露心芽,每亩约栽12000株左右,栽后视土壤墒情浇适量淀根水,忌漫灌。
三、田间管理
1、查苗补苗:
在每年5月上旬以前,对缺苗地块进行检查,如出苗、成活率低于85%的,则要抓紧时间补苗。补苗方法为:首先选择与移栽时质量一致的种苗,时间选择在晴天的下午3点以后补栽;如种苗已经出苗或抽薹,则需剪去抽薹部分,只留1-2片单叶即可;移栽后需浇透淀根水。
2、中耕除草:一般中耕除草三次,4月幼苗高10厘米左右时进行一次;6月中旬开花前后进行一次,8月下旬进行一次,平时做到有草就除。总之,除草要及时,若不及时除草,会造成荒苗,导致严重减产或死苗。
3、追肥
(1)追肥的时间和种类
丹参开春后,要经过九个月的生长期才能收获,除栽种时多施底肥外,在生长过程中还需追肥三次。第一次在3月中旬丹参返青时,结合灌水施提苗肥,每亩施尿素5-10公斤。第二次在4月底至5月中旬,不留种的地块,可在剪过第一次花序后再施;留种的地块可在开花初期施;硫酸钾复合肥每亩5-10公斤。第三次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正值丹参生长旺盛期,根部迅速伸长膨大,每亩硫酸钾复合肥10-15公斤。
4、灌溉和排水
(1)灌溉
①灌溉设备条件:基地内应有河流水源或机井,有条件的地方可配备喷灌设施。
②5-7月是丹参生长的旺盛期,需水量较大,如遇干旱,土壤墒情缺水时,应及时由垄沟放水渗灌或喷灌。禁用漫灌。
(2)排水
①排水条件:田地四周要有与垄沟连接的深40厘米以上的排水沟,并保持通畅。
②排水:遇连阴雨天气,土壤出现积水时,应及时疏通并加深田间的排水沟至35厘米以上,将水引入四周的总排水沟排出地块。
丹参根系增重最快的时期在8月中旬至10月中旬,因此这一时期营养水分充足与否对产量影响很大,必须加强田间管理,防止积水、干旱、缺肥和草荒。
(3)施肥的要求
施肥原则应该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使用的肥料种类应该以有机肥(包括农家肥、商品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即尽量多施充分腐熟的厩肥、堆肥、禽畜粪尿等含有有机质较多的肥料,在生长后期或即将收购之前,可以配合施用少量化肥(配方肥)。施用农家肥时,必须充分腐熟,否则将会出现严重病虫害。不经腐熟的农家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