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的疗效与其道地产区密切相关,所谓“离其本土,则质同而效异”。目前地黄的产地已扩展很多。史载陕西长安、江苏徐州、安徽和县、南京板桥镇、陕西大荔等沿黄河、淮河两岸一代由于自然条件比较接近,地黄略有种植面积,自明代以后长期药效实践证明,怀庆府(今河南的温县、沁阳、武陈、孟县等地)所产地黄品质优,黄河中下游地区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生地又称地黄,来源于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的鲜品或烘干的块根。秋末采挖,将地黄缓缓烘焙至约八九成干的地黄。在六味地黄丸、地黄明目丸、知柏地黄丸、消渴丸、三九胃泰、乌鸡白凤丸、消糖丸,桂附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四生丸,归脾丸,逍遥丸,虎潜丸,汇仁肾宝片、等中成药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古代李时珍对生地早有论述:“服之百日面如桃花,三年轻身不老。” 生地具有清热凉血功效。本品味甘苦、性寒而入血分,能清营血分之热而凉血。用于温热病之高热、热入营血、口干舌燥、夜热早凉者,如清营汤。另外生地还具有养阴生津。本品质润多液能养阴,味甘性寒能生津,有养阴润燥生津作用。用于津伤口渴,内热消渴, 用于温热病后期、邪热伤津者。 凡温热病后期,余热未尽,津液耗伤,口干舌燥,夜热早凉者、知母等。凡温病血热发斑者,可与牡丹皮、白芍、犀角(水牛角代)配伍;凡心阴不足,心火偏亢 , 惊悸,心烦不眠者,可与黄莲、朱砂等相配。可用于治温热病热入营血,血热毒盛,吐血衄血,斑疹紫黑。如四生丸。 生地甘寒质润,既善凉血泻热,又善养阴生津。凡血分有热及诸脏津伤阴不足者,均为常用之品。煎服,10~30g,鲜品用量加倍,或以鲜品捣汁入药。 不仅如此,地黄还是药食同源的佳品,地黄熬粥,或切丝凉拌,是不可多的的食疗药膳。据现代研究表明,地黄叶含多种活性成分,是新药开发的重要资源。
加工熟地黄需经九蒸九晒,“黑如漆、光如油、甘如饴”寓意质地柔软,味甘,色泽光黑,抽润;其性滋而不凝,补而不腻。 曾是清宫贡品,可起到目昏耳鸣,腰膝酸软,经闭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