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微寒
- 味:微苦
- 归经:归心、肝经
【名称】丹参
【英文名】Dan一ShenRoot
【别名】红参、紫丹参、赤参、红根、血参根、大红袍、红根等。
【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
【产地】山东 (自产自销)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心、肝经。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肥厚,外面红色。茎高40—80厘米,有长柔毛。叶常为单数羽状复叶;小叶1—3对,卵形或椭圆状卵形,两面有毛。轮伞花序6至多花,组成顶生或腋生假总状花序,密生腺毛或长柔毛;苞片披针形,花萼紫色,有11条脉纹,长约11毫米,外有腺毛, 2唇形,上唇阔三角形,顶端有。3个聚合小尖头,下唇有2齿,三角形或近半圆形;花冠蓝紫色,长2—2.7厘米,筒内有毛环,上唇镰刀形,下唇短于上唇, 3裂,中间裂片最大;雄蕊着生下唇基部。小坚果黑色,椭圆形。花期4—6月;果期7—8月。
【药材性状】本品根茎短粗,顶端有时残留茎基。根数条,长圆柱形,略弯曲,有的分枝并具须状细根,长10~20cm,直径0.3~lcm。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色,粗糙,具纵皱纹。老根外皮疏松,多显紫棕色,常呈鳞片状剥落。质硬而脆,断面疏松,有裂隙或略平整而致密,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或紫褐色,导管束黄白色,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苦涩。栽培品较粗壮,直径0.5~1.5cm。表面红棕色,具纵皱,外皮紧贴不易剥落。质坚实,断面较平整,略呈角质样。
【化学成分】含丹参酮Ⅰ、ⅡA、ⅡB(tanshinoneⅠ、ⅡA、ⅡB)异丹参酮Ⅰ、ⅡA(isotanshinoneⅠ、ⅡA)、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异隐丹参酮(isocryptotanshin-one)、甲基丹参酮(methyItanshinone)、羟基丹参酮等。
【功能主治】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
【应用】用于胸肋胁痛,风湿痹痛,症瘕结块,疮疡肿痛,跌仆伤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痛等。治疗胸肋疼痛、症瘕结块,以及月经不调、经闭经痛具有良效,常与川芎配伍应用。在治疗胸腹疼痛属于气滞血瘀方面,往往配合砂仁、檀香等药同用。用于温病热入营血、身发斑疹、神昏烦躁。常与鲜地黄、水牛角、玄参等药同用。 用于心悸怔忡、失眠。常与酸枣仁、柏子仁等药配合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9~15g。
丹参的栽培管理:
1、选地:一 般土壤都能种植。温暖湿润,土层深厚,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中性,微碱性土壤最适宜。
2、整地:立冬前后探耕30厘米以上,春施基肥2000kG/亩作畦,畦宽1--1.2米,高15--20Cm。
3、种植;
(1)分根法:立春后2月上旬,挖根,选粗壮的无病斑的一年生侧根,截成4--5CM长小段,每段保证有两个芽,晾半天,待伤口愈合后,栽到整 好的畦内,按行距20--25cm,株距20--30m~,深4.5cm开穴,将截好的根斜放于穴内,覆土,然后浇上水即可。
(2)种子育苗:种子成熟采收后,放阴晾处晾干,待上冻前或清明节至谷雨节播种育苗,苗高6--8m进行间苗。
(3)扦插繁殖:在高温多雨季节,取地上茎10一15Cm,剪去叶片,稍晒下,按行距为20--24CM,株距为lOcm进行扦插,埋实后浇水。
4、田间管理:
(1)4月上旬查苗,注意土壤板结情况,进行松土。
(2)5月上旬,6月上旬,8月中旬三次中耕除草,追腐熟粪肥。
(3)排水,小苗注意防旱。
(4)摘花.5--8月出现花蕾及时摘除。
5、采收:
用种子育苗和扦插繁殖的,2--3年后10--11上旬根繁殖的1--2年秋后刨收,采后晒半干,堆闷发汗,直至丹参根由白转为紫黑色,晒干
即成为原药材可直接供销售。也可以再经初加工,成为中药饮片。 6.丹参饮片加工方法:将干燥后的丹参原药材去净杂质及残茎,洗净,闷润至透,切厚片,干燥。切制后的丹参呈类圆形的厚片,表面红黄色或黄棕色,见有散在的白色筋脉点,中心略黄。周边外皮暗红棕色。气微、味微苦、涩。